
高銘遙

掃一掃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調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將專業“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深入融合,是我進入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習后最直觀的感受。學院以習近平總書記致哈爾濱工業大學建校100 周年的賀信精神作為生動教材,利用“祖國以光”等校園紅色見學點,以模擬辯論賽等創新教學形式營造“沉浸感”、增強“互動感”,使思政理論課“活起來”,進而“火起來”。
在思政課課內實踐過程中,我創立了新時代哈爾濱工業大學青年筑夢實踐團,帶領同學走出校園,走進革命老區、田間地頭,先后完成共青團中央組織開展的9個“三下鄉”專項活動,赴10 個省份21 個地市的200 多個村(社區)調研,開展主題活動500 余場,在學思踐悟中逐漸加深了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提升了理論素養。今后,我要將實踐中的體會反哺于科研和宣講,融入到我們青年的話語體系中,與同學們一起走好未來的理論研究之路、思想宣傳之路。
(作者系哈爾濱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21級碩士研究生)

范嘉祥

掃一掃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學思踐悟是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方法,因此,老師們不僅鼓勵我們多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還引導我們運用理論指導實踐。在深入淺出的課程里,在浩如煙海的書本中,我逐漸把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作為一種習慣,也將“走進馬克思”作為使命。在讀研究生期間,我在導師的幫助和支持下,多次到省外高校參加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學術會議,聆聽名家講座、參與學術交流。同時,我還堅持到基層一線開展宣講和調研,并將所思所想撰寫成了多篇論文進行發表,這也使我的理論水平和系統性思考能力得到提升。未來,我將繼續恪守“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切實將“馬院姓馬,在馬言馬”做到實處,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書寫好青年人的時代答卷。
(作者系哈爾濱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

李繁榮

掃一掃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馬克思主義學院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和平臺優勢,成立了“政青春”學生宣講團,緊密圍繞“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致哈爾濱工業大學建校100周年的賀信精神”以及“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劉永坦院士先進事跡”等主題,面向校內學生廣泛宣講。
作為“政青春”宣講團的一名成員,我在學中講、在講中學,不斷堅定了理想信念,增強了理論認同感。其中,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劉永坦院士先進事跡”為主題的宣講讓我至今難忘。劉永坦院士“將‘家國’二字融入血液,一輩子圍繞一個方向、聚焦一個領域、甘坐冷板凳”,這位戰略科學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使我和同學們都深受震撼。劉永坦院士是我們青年學子的榜樣,他的精神也一直激勵我們在許黨報國、投身科研的路上不斷前行。未來,我將繼續在“政青春”宣講團中發揮自身作用,提升理論水平,以更加飽滿的青春熱情在黨的百年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作者系哈爾濱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21級碩士研究生)

岳佳妮

掃一掃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黨史是最好的營養劑。作為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學生,更要立足馬院學子身份,率先做到“知黨史、感黨恩、跟黨走”。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營造了濃厚的黨史學習氛圍,并鼓勵各基層黨支部組織豐富多樣的主題黨日活動,以豐富學習形式。作為一名學生黨支部書記,我在組織支部黨員進行理論學習和集中研討的同時,還帶領入黨積極分子深入大慶市林甸縣鶴鳴湖鎮五星村,為村民進行理論宣講,將理論研討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此外,我還組織支部黨員集體參觀了哈爾濱黨史紀念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等,讓主題黨日活動與黨史學習教育緊密相聯,做到知行合一。
通過這些活動,我了解了更多的黨史知識,接受了精神洗禮,堅定了信仰信念信心。作為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亦作為新時代青年黨員,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不斷學習黨史,加強黨性修養,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把黨的歷史融入血液,將紅色基因更好地傳承,不負青春年華,不辱時代使命。
(作者系哈爾濱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