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 楓
我國經濟發展整體上進入新發展階段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支撐經濟高速增長的傳統動能日趨減少甚至消失,經濟增速由高速增長轉變為中高速增長。黑龍江省作為老工業基地的典型代表,原有產業結構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問題比較突出,依靠高投入實現增長的方式難以適應新發展階段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黑龍江省如何打好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翻身仗,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迫切需要3100 萬龍江兒女統一思想、明確方向、形成合力。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明確提出“堅定不移打好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翻身仗,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并強調“堅持把轉方式調結構作為振興發展的重中之重”,抓住了黑龍江省振興發展的主要矛盾,直擊問題根源,通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能夠增強黑龍江省振興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從而實現高質量發展。
只有深刻認識轉方式調結構的科學內涵,才能夠深入理解領會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指出的轉方式調結構是黑龍江省振興發展的重中之重。轉方式,就是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由粗放型增長到集約型增長,經濟增長動力由資本驅動型增長到創新驅動型增長,技術進步主要由以模仿為主要方式來推動到以自主研發為主要方式來推動,發展目標從單純的經濟增長到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調結構,就是通過調整經濟社會中的產業結構(包括產業內部和產業之間的結構)、區域結構、城鄉結構、所有制結構、人力資源結構、收入分配結構等比例關系,實現生產要素從生產率較低的產業行業、部門、區域向生產率更高的產業行業、部門、區域轉移,把社會生產資源配置到生產率相對更高、生產率提升速度相對更快、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相對更強的企業或產業中去,從而使生產要素得到優化使用,提高整體的生產率水平,實現更快的經濟增長。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堅定不移打好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翻身仗”,就是要將轉方式調結構作為重中之重的手段和措施,來實現黑龍江的振興發展。增長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既可以通過市場力量發揮作用自發演進來實現,也可以通過政府主導政策調控有意識有目的來推進。前者通常發生在先發國家,增長方式轉變與經濟結構調整往往是經濟發展的結果,而后者通常是后發國家成功實現經濟趕超的經驗,轉方式調結構同時也是后發經濟體實現快速趕超的手段。
將轉方式調結構作為實現振興發展的手段,就必然需要有為政府主導推動。結合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作出的總體安排,我們要在農業生產領域提高生產技術水平,轉移并重新配置剩余勞動力帶來效率的提升;在制造業、服務業領域,要從價值鏈“微笑曲線”的底端向兩端攀升,通過引導社會生產資源流向生產性服務業提升制造業競爭力,由產品制造向產品設計與研發、營銷與售后轉移,延伸產品鏈、產業鏈以及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同時,還要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高效精準施策,拉動區域經濟快速增長,實現趕超跨越。在轉方式調結構的過程中,我們要堅持先進生產力導向原則和比較優勢原則,充分認識發揮基于經濟體自身稟賦差異的比較優勢的重要性,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和黑龍江省各種稟賦的比較優勢,找準突破口,選準發力點。
立足新發展階段,實現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首先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完整全面準確貫徹新發展理念,找準轉方式調結構的關鍵點、要害處,抓住牛鼻子,抓住主要矛盾,做到牽一發而動全身;同時,要注意轉方式調結構不是簡單的短期攻堅戰,不是局部戰役,需要我們長期謀劃,系統考量,統籌全局,兼顧各方。要注意平衡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我們要的轉方式調結構不是單純依靠行政命令干預經濟運行的歪路,也不是單純依靠市場力量自發調節的尋常路,而是立足新發展階段的以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有機結合,更好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趕超路。要通過制度設計來激發市場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經濟增長動力由資本驅動到創新驅動、技術進步主要形式由以模仿為主到以自主研發為主的轉變,從而進一步穩定經濟增長、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率,這也是黑龍江省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轉方式調結構,不能使用以經濟增長為唯一導向的招商引資和項目推進方式,而是要圍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賦能升級傳統優勢產業和推動服務業結構優化來展開,打造出適宜黑龍江振興發展新階段的新引擎。特別是要培育壯大“大智移云”、石墨新材料、機器人、高端裝備等“新字號”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賦能傳統“老字號”優勢產業,升級改造企業技術;深度開發“原字號”企業,推進產業鏈延伸,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和項目建設。通過進一步落實“五頭五尾”,推動發展轉型,做到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進而適應新發展階段的需要,實現黑龍江省振興發展。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明確提出“六個著力”,將其作為黑龍江省轉方式調結構的主要抓手,即著力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著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賦能升級傳統優勢產業、著力推動服務業結構優化、著力抓好招商引資工作、著力推進項目建設。“六個著力”是基于對黑龍江省發展現狀深入研究,并充分發揮黑龍江省稟賦比較優勢的真招實策,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必須協調推進,而不能只強調某一方面。

為保障中歐班列暢通運行,哈爾濱國際集裝箱中心站工作人員調運集裝箱進行裝車作業 張濤/攝
必須把握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相統一原則。堅持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同時,發揮好有為政府的方向引領作用,破解產品及生產要素在企業、部門和地區之間合理流動的障礙,避免政府越位、錯位的產業政策,增強企業創新和提升效率的動力,打破限制企業進入和退出的制度性門檻,通過市場機制結合有為政府實現優勝劣汰,堅決管住如產能過剩等不利于結構優化的產業行業新上項目。相關部門要嚴格控制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的政策引導和扶持力度,加大財政和信貸政策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同時,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生態和優質營商環境,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外引新量和內生增量并重,全力構建新發展格局,這也是轉方式調結構能否得到實質性推進的關鍵。
必須把握整體性與協調性相統一原則。
避免只關注局部,忽視整體;避免過度注重提高某個產業的比重,忽略產業之間的關聯,忽略結構調整產生的連鎖反應,而影響全省生產率提高的效果。優化所有制結構,要向黑龍江省國有經濟不活、民營經濟偏弱兩個領域發力,依托重點領域改革實現突破。結合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及人口結構等方面的情況,科學規劃各地市及城鎮定位,在以哈爾濱為中心,快速鐵路一小時、兩小時運力輻射網內,增強各區域經濟體差異性互補性發展能力,實現錯位發展,暢通省內大循環,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要深挖龍粵對口合作紅利,發展“飛地經濟”,加快俄油俄氣管線和儲備基地建設,加快推進黑龍江省油城、煤城、林區等資源型城市和地區經濟轉型協調發展。
必須要把打造與黑龍江省振興發展相適應的人才隊伍工作放在首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轉方式調結構是苦干出來的,不是硬等出來的?!笔〉谑吸h代會已經把發展的藍圖擘畫好,打好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翻身仗,推動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就要選好用好引好留好各方面人才,緊緊圍繞企業家、技術人員、領導干部三個群體,開展好各方面人才的“選用引留”工作。要弘揚企業家精神,激發技術人員創新熱情,提升領導干部治理能力,讓轉方式調結構的動力更加充沛,為轉方式調結構提供充分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