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福飛
〔塔城地區纖維檢驗所,新疆烏蘇833000〕
棉花作為塔城地區重要的經濟作物,對當地的農業、紡織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筆者將以塔城地區近4年的棉花公證檢驗數據為依據,著重對鋸齒加工細絨棉馬克隆值、顏色級、長度整齊度指數、軋工質量、斷裂比強度、長度級6項指標進行統計分析,為相關行業提供數據參考,同時從數據中了解棉花各項指標的變化趨勢,并在此過程中發現影響棉花質量發展的具體問題,找出原因并提出建議,以期更好地促進塔城地區纖維產業的發展。
以中國纖維質量監測中心公布的塔城地區2018—2021年度棉花公證檢驗實驗室數據為依據,通過馬克隆值、顏色級、長度整齊度指數、軋工質量、斷裂比強度、長度級6項指標具體所占比例反映出塔城地區棉花質量情況。
圖1數據顯示,塔城地區棉花檢驗量年均54萬t以上,2018—2021年度檢驗量保持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其中2019年最低為49.44萬t,2020年最高為60.36萬t。

圖1 塔城地區近4年棉花檢驗量變化趨勢
圖2數據顯示,近4年塔城地區棉花馬克隆值整體品質下降明顯,B2值級所占比例最大,其中,2021年最高為82.21%,2018年最低為59.62%;A值級與C2值級所占比例次之,其中A值級整體呈逐年下降趨勢,2018年最高為36.53%,2020年最低為3.67%,C2值級整體呈逐年上升趨勢,2019年最低為0.83%,2020年最高為33.76%。

圖2 塔城地區近4年棉花馬克隆值變化趨勢
因為近四年塔城地區棉花顏色級白棉一級與黃染棉所占比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此次統計并未納入其中。從圖3數據顯示,顏色級品質整體略有下降,白棉二級顏色級變化較為明顯,整體呈逐年下降 趨 勢,2018 年 最 高 為10.81%,2019 年 最 低 為1.50%,到2021年共下降了7.49個百分點;白棉三級整體所占比例最大,數據波動較為穩定,2020年最高為81.85%,2019年最低為64.98%,至2021年回升至74.02%;白棉四級數據波動較大,2018年與2020年所占比例較低,平均為6.74%,2019年與2021年所占比例較高,平均為25.38%,相差18.64個百分點;淡點污棉整體呈逐年下降趨勢,至2021年所占比例僅為1.05%。

圖3 塔城地區近4年棉花顏色級變化趨勢
圖4數據顯示,通過對2018—2021年近4年棉花長度整齊度指數進行比對,U3所占比例最大,2020年最高為80.06%,整體數據較為穩定,平均值為70.67%;U2所占比例次之,2020年最低為16.98%,整體數據波動不大,平均值為27.37%,整體略有提升。

圖4 塔城地區近4年棉花長度整齊度變化趨勢
圖5數據顯示,塔城地區近四年棉花軋工質量主要集中于P2檔,數據趨于穩定,年所占比例平均值為99.27%。

圖5 塔城地區近4年軋工質量變化趨勢
圖6數據顯示,對比塔城地區近4年棉花斷裂比強度數據,可以看出斷裂比強度集中于S2和S3檔,整體呈逐年上升趨勢,2021年棉花斷裂比強度外在表現最好,S1和S2所占比例達到55.76%,2019年斷裂比強度相對較差,S1和S2所占比例僅為26.72%,與2021年相差29.04個百分點,截止到2021年,斷裂比強度整體質量有所回升。

圖6 塔城地區近4年棉花斷裂比強度變化趨勢
圖7數據顯示,塔城地區棉花長度級整體態勢基本穩定,數據集中于28 mm~30 mm之間,其中2020年數據波動較大,外在表現最差,27 mm所占比例達到16.76%,與其余三年27 mm平均值1.51%相比高出15.25個百分點;28 mm所占比例為53.59%,比其余三年平均值21.93%高出31.66個百分點;29 mm所占比例為26.06%,比其余三年平均值57.57%下降31.51個百分點;30 mm所占比例為2.37%,相比其余三年平均值17.85%下降15.48個百分點。雖然塔城地區近四年長度級≥31 mm所占比例很少,但是整體呈逐年上升趨勢。

圖7 塔城地區近4年棉花長度級變化趨勢
2018—2021年塔城地區棉花檢驗量基本趨于穩定,年均檢驗量在54萬t以上,就馬克隆值和顏色級而論,馬克隆值A級所占比例逐年降低,從2018年的36.53%下降到2021年的5.36%,同時C2級有增加趨勢,整體品質下降明顯;顏色級白棉2級以上所占比例逐年降低,白棉4級整體有所回升,整體品質略有下降;長度整齊度指數和斷裂比強度兩項指標整體呈上升趨勢,長度整齊度指數U1和U2所占比例總體逐年提升,斷裂比強度S1和S2所占比例上升明顯,到2021年達到55.76%;軋工質量基本在P2檔,趨于穩定;從長度級方面來看,除過2020年數據波動較大外,整體有小幅度回升。就整體6項檢驗指標而言,近四年塔城地區纖維質量雖然呈逐年上升趨勢,但是整體幅度不大。
地理位置、氣候特點以及氣候變化是影響纖維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塔城地區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地處北溫帶干旱地區,屬典型大陸性氣候,夏冬長、春秋短,常年干旱少雨,光熱充足,夏季有干熱風、冬季伴有寒流入侵,這都將影響纖維質量提升。
棉花品種是影響棉花品質的決定性內在因素。塔城地區自2018年起,已連續4年開展新疆棉花質量提升、棉花質量監測行動。為確保監測效果達到質量提升的預期效果,近年來在品種監管試點種植地塊和種植戶原有基礎上增加監測面積和戶數,2020年監測棉花的種植面積同比2019年增加42%;2021年監測棉花的種植面積同比2020年增加21%。隨著塔城地區品種監管工作的全面實施,棉花品種經過層層篩選比對,已經培育出適合塔城地區氣候特點、水質土壤的棉花種子,經過大力的試驗和推廣,相比以前品種廣而雜的局面有所好轉。
塔城地區棉花土地整合已基本完成,種植過程基本成熟。隨著現代化技術的普及,人為操作的失誤減少,可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不必要的風險,有利于棉花質量的提升。
“棉花價格補貼”政策落到實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棉農的后顧之憂,提高了棉農的積極性,將更多的精力投入于品種優化、田間管理、設備更新等,實現棉花品質提升的良性循環。
此項工作具有長期性、周期性、變化性,持續培育和引進適應塔城地區實際條件、產量高、抗病蟲害效果強、纖維品質優秀的機采棉品種,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推廣種植,從源頭上控制棉花品質。
棉花種植過程中,脫葉劑的使用率;棉花采摘過程中,環境的影響;棉花收購過程中是否嚴格執行國家標準分等、分級、分類別收購;棉花加工過程中烘干、清理、軋花、加濕等環節工藝的優劣、頻率、設備的更新、人為的失誤;貯存、運輸過程中異物的混入都是影響棉花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方面鼓勵棉農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市場在棉花價格和資源分配中的調控作用,實現優選優育、優質優價,進一步促進加工企業改良工藝,不斷提高棉花品質。
將棉花種植與現代化技術結合,適時播種、灌溉、脫葉、采摘,促進纖維行業良性發展,助力棉花品質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