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歡
受全球疫情反復影響,大學生正在經歷一種不同于以往的封閉生活。大學生活本該是以自由、全面、多樣為特點,卻因為疫情被迫將線下活動轉移到線上,情感抒發日趨理性化,“同行友伴”項目在此背景下開展了對于大學生情緒狀態的變化及壓力釋放方式的調研探究。
選取部分高校在讀大學生。本次調研的樣本量不大,且多集中于西安、廈門、北京和重慶等高校。
1 線上語音采訪:調研人員給不同大學就讀學生致電,進行語音談話,共有13個有效樣本。
2 線下采訪調研:調研人員在“五一”假期及5月中旬進入某西部大學的學生公寓,進行線下對話,共有72個有效樣本。
調研優點:結合時事,可采樣的樣本普遍且在身邊。
調研問題:調查問卷問題的設定主要分為以下3個維度。
1 當前大學生對于反復封校的理解和態度。
自身的情緒狀態是否有大的波動?
如果情緒有大的波動,是因為什么原因?
2 封校之后,對于學校相關政策實際實行情況的態度和改進建議。
“非必要不出校”等進出校措施、收寄快遞、食堂飯菜、澡堂分流、上網課、宿舍矛盾等。
3 是否有自身疏解壓力的途徑?覺得什么途徑對封校中的大學生更有效?
1 封校期間的心情:學生們普遍表達了對學校工作的理解,并認為身為學生應該積極配合。在封校期間,92%的學生雖然經常會感到煩悶,但是總體來說心情平和,小部分學生覺得每日心情平靜。
2 對于校方的建議:在調研報告匯總中,70%的學生提出學校應多組織學生參與戶外活動,并且持續優化管理措施,使其靈活化;還有15%的學生希望學校的后勤保障措施(洗澡、食堂和快遞)能更加完備。
3 封校期間的排解方式:在調研過程中,大學生普遍反映了封校期間活動方式受限,在宿舍中休息的時間加長,并且容易過度沉迷于游戲,減少了室外活動的精力和機會。

Q:你在封宿舍期間心情怎么樣?
A:封宿舍期間比較無聊,只能每天待在宿舍,室外活動比較少,感覺越來越容易疲倦。
Q:封校之后,你的消遣方式是什么?
A:我一般會選擇睡覺和打游戲,在出去做核酸的時候舒展身體。
Q:在封校期間,感覺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A:學校總體做得很好。首先是及時解決了學生的洗澡問題;其次食堂供應也正常進行,對于自己的生活沒有影響。但是宿舍中的舍友會有矛盾,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關注封校期間學生的心理健康,多與學生談心對話。
Q:有沒有給學校的改進措施?
A:希望學校能多組織室外活動,比如像清華大學在封校期間的集體廣場舞等,把大家組織到操場上,讓我們有更多接觸室外的機會。
1多數學生對由于疫情封校持理解態度,雖然情緒有波動,但依然能保持總體的平和心態。這說明大學生的心理逐步成熟,能積極配合國家的防疫政策。
2疫情封校對大學生正常生活產生極大影響,多數學生提出后勤工作需要改善、學校過度的形式主義產生了諸多不便、學校政令不統一、無法取快遞等問題。建議學校防疫政策應該更靈活變通,改善一刀切的政策措施。
3大學生舒緩自身壓力主要分為利用電子產品娛樂和線下運動兩種。以電子娛樂為主,建議校方能在封校期間在宏觀上增加大學生的集體活動和室外活動時間,在個體上能多接觸學生、排解學生心理壓力。
“同行友伴”項目是以微信公眾號和 App 等形式,致力于打造一個集合各優秀高校內部資源,降低本科生賦能成本,創造一個同校對接、破除大學生內卷壁壘的大型平臺。
青年的公益項目是眾多公益項目類型中最具有潛力和創新性的,也是青年創業創新和職業化發展的全新戰場。如果把公益項目的開發過程簡單地解構為:社會問題界定——問題措施開發和設計——可持續性模式建立——社會價值評估以及公益產品設計和規模化,那么第一階段的深度調研是確立一個青年公益項目的重要基點,也是反映青年公益項目開發專業能力和確定自我社會問題意識的重要過程。
青年問題調研可以訓練青年人對于社會問題的認知和想象,突破一種封鎖的自我問題意識,建立個人和社會之間的關系;關注青年公益成長的第一步就是關于社會問題的界定。調動青年人特有的熱情和視角以期在社會問題調研中不斷突破自我,提高青年群體對社會問題的關注深度與廣度,同時向社會展示青年人的思想。青年問題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一個全球性問題,在我國,青年問題更有特殊的意義,不僅對今天的社會生活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而且決定著未來社會和國家的面貌,我們必須將其放在戰略高度去思考。
Tips 疫情期間大學生容易出現的典型負面情緒
1.焦慮過度
日益增加的感染人數,以及校園封閉管理,容易給部分學生帶來焦慮情緒,控制不住地看各類有關疫情的信息,擔心家人、朋友或自己染上病毒。恐慌焦慮的情緒還會影響生理狀態,如出現頭暈、惡心、胸悶、寢食難安等消化道和呼吸道癥狀。
2.煩躁、易怒
完全不受疫情影響的生活遙遙無期,未來的不確定因素大大增大,自己卻對此無能為力。面對封校時對自由的束縛、家庭壓力、學習壓力和就業壓力等,學生容易產生煩躁情緒。當現實情況與自己所想出入過大,這種煩躁就會轉化為憤怒的情緒,可能出現過激行為。
3.迷茫、易頹廢
出入校園不便,使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宿舍,這需要很強的克制力、自我約束力去學習和生活。安逸的環境容易使人產生惰性,容易使人頹廢,不知所措。
4.漠視、逃避
有的學生會通過以漠視、逃避等心理來掩蓋內心的不安和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