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離
無論是PC還是手機用戶,瀏覽器緩存保存著用戶通過 HTTP 獲取的所有資源,在下一次請求時可以避免重復向服務器發出多余的請求。通俗地說,就是在你訪問過一次某個網站之后,這個站點的文字、圖片等所有資源都被下載到本地了,下次再訪問該網站時判斷是否滿足緩存條件,如果滿足就不用再花費時間去等待資源地獲取了。
瀏覽器緩存分為強緩存和協商緩存(對比緩存)兩個大類,瀏覽器在加載資源時,會先根據本地緩存資源的 header 中的信息判斷是否命中強緩存,如果命中則直接使用緩存中的資源不會再向服務器發送請求。當強緩存沒有命中的時候,瀏覽器會發送一個請求到服務器,服務器根據請求頭中的部分信息來判斷是否命中緩存。如果命中,則返回 304 ,告訴瀏覽器資源未更新,可使用本地的緩存(如圖1)。

通俗來講,瀏覽器緩存地存在有助于減少網絡延遲,加快頁面打開速度,順帶還可以減少網絡帶寬消耗以及降低服務器壓力,但各種數據的“提前”存儲也讓瀏覽器占用大量的存儲空間,日積月累下,緩存容量會像滾雪球一樣變大(如圖2)。

除瀏覽器緩存數據會占用磁盤空間外,越來越“胖”的瀏覽器本身也會占用不少硬件。微軟稱,從 Edge 102 版本開始,Edge 瀏覽器已支持自動壓縮磁盤緩存,以提高性能并減少磁盤占用,不過與其被動等待微軟更新,不如手動清理瀏覽器緩存,簡簡單單的操作即可提升瀏覽效率。
清空瀏覽器緩存作為常備操作,微軟系統早已預設了“Ctrl+Shift+Delete”的快捷鍵用于瀏覽器緩存的清除,以QQ瀏覽器為例,在瀏覽器界面下同時按下三個鍵后便會彈出“清理上網痕跡”彈窗,這里默認就會勾選“網頁臨時文件”“歷史記錄”“下載記錄”等選項,這里筆者并不建議大家勾選“Cookies”項,畢竟在很多網站保持會員登錄,使用便利性能得到大大提升。
Edge在快速清理上也大同小異,不過對于想要徹底清理瀏覽器緩存數據的用戶而言,還是進入瀏覽器設置界面進行刪除更徹底一些。同樣以QQ瀏覽器為例,依次進入“設置—高級”,并在“高級”界面下將菜單滑動至“緩存目錄”項。
點擊并復制“緩存目錄”地址后,在文件夾中打開并訪問,這時即可全部刪除緩存文件,并在回收站中清空。對于打算更換電腦的辦公人群而言,將自己在舊電腦中的瀏覽痕跡徹底清除還是相當必要的,而“Cookies”項這個時候就需要刪除掉了。
而在手機瀏覽器方面,筆者更傾向直接使用第三方清理工具,以vivo手機的i管家為例,其本身就帶有應用清理功能,可對瀏覽器緩存、網盤緩存、WPS緩存等數據進行清理,操作更方便一些,當然,用戶也可以在手機瀏覽器的設置項里完成緩存清理,不過這樣的清理效率有些慢,只不過對于iOS用戶而言,則可打開iPhone或iPad的設置應用程序,然后從應用程序列表中選擇Safari,再點擊“清除歷史和網站數據”,待出現提示時,點擊確認刪除數據即可。
事實上,除瀏覽器外,不少軟件在使用過程中,都會有緩存數據產生,日積月累下,輕輕松松占用用戶幾個GB甚至幾十個GB(如微信、QQ)的存儲空間,借助第三方清理工具,養成良好的清理習慣,能為我們省下不少存儲空間,更能提升軟件使用的流暢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