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國勝

自古以來,人類始終向往天空。
算起來,現在漫天飛行的飛機,還是很晚近的事。在萊特兄弟1903年發明飛機前120年,已有航空器將人類帶上天空。
1783年11月21日,法國兩位年輕的物理學家坐上了一個神奇的大“氣球”從巴黎中心起飛。他們一直飛升到約915米的高空中,飛行了9公里,在25分鐘后降落在郊區。
這場試飛吸引了幾乎全巴黎市民的觀看,也由此開啟了熱氣球載人的時代。當時,人們設想了一個盛況的熱氣球時代,想象它如公共交通般飄在我們的頭頂。但熱氣球之后的發展并未如彼時人們之所愿。
現在我們都知道,飛機取代熱氣球實現了人類的飛行夢。但熱氣球作為人類叩開天門的始祖飛行器,并沒有被拋棄,而是成了人們休閑、運動、探險的用具,也是承載一種夢幻之意的載體。
由此,誕生了諸多的熱氣球節。從熱氣球的誕生地法國,一直蔓延至整個歐美。每逢節至,多彩的熱氣球升起在暮靄和夕陽里,成為不少人的夢中之景。
我們由此會想到很多,想到千年前升起的孔明燈,想起飛屋環游的探險之旅,也想起自己或曾有過的坐著熱氣球飄向遠方的夢。
在疫情最開始的那一年,跟隨世界靜默的步伐,不少熱氣球節也應聲而止。如今,世界漸回往常,熱氣球也再度升空。7月,土耳其、俄羅斯、美國等國的熱氣球節如期舉辦,飛升的熱氣球將各地的天空點綴成畫。
進入新世紀后,熱氣球節也進入中國。如先后舉辦了中國青島國際熱氣球節、中國(廊坊)國際熱氣球節、中國·包頭秦長城熱氣球節、中國·張掖七彩丹霞(國際)熱氣球節等。
熱氣球成為新的風景,也讓我們通過乘坐它看到不一樣的景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