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英 黃俊棪
(1.貴州財經大學 貴州貴陽 550025;2.貴州開放大學 貴州貴陽 550051)
1873 年,英國人溫菲爾德發明了網球的最原始玩法,這也成為網球近代發展的起源。經過不斷的演變,網球運動成為在室內、室外深受人們喜愛的一項競技運動。作為網球運動的發源地區,歐洲國家在世界網球比賽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特別是被譽為全球頂尖網球賽事的“四大滿貫”,歐洲國家在賽事中所取得的各項成績都有目共睹。
在法網比賽中,世界優秀男子單打運動員保持較高競技狀態的同時,通過不斷的努力,創造了更多的經濟價值。優秀網球運動員未來的職業化管理,以及如何通過科學化的訓練保持優秀競技狀態,將成為未來研究的重點。同時,通過對法網優秀運動員技戰術特點的研究,找到制勝的規律,為我國男子單打運動員更好地提高競技水平,提供理論上的參考。
該文以2021年法網男子單打四強選手發球技戰術特征為研究對象,選取2021年法國網球公開賽納達爾、德約科維奇、茲維列夫、西西帕斯4名優秀男子單打運動員作為調查對象,將法網1/4決賽、半決賽、決賽8場比賽中各選手不同階段的技術特征,作為該文的基本研究內容。
1.2.1 文獻資料法
首先,通過2021年法國網球公開賽官網,進行相關優秀選手比賽信息的查找。其次,通過學校圖書館、中國知網等平臺,以法網、男子單打技戰術特征、紅土場地等為關鍵詞進行相關文獻的查找。通過對文獻的搜集和整理,制訂出相關的研究方案。
1.2.2 錄像觀察法
通過2021年法國網球公開賽官網以及騰訊體育等視頻網站查找相關比賽視頻,對法網比賽過程中,最后3輪比賽各階段數據進行收集與整理,特別是運動員在發球、接發球、相持階段的各項技術統計,以及記錄發球落點、回擊球成功率等戰術統計,分析并得出相結論。
1.2.3 數理統計法
通過Excel對4名選手在比賽過程中的各個技術動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1.1 四強選手半決賽中發球階段數據統計
在網球比賽中,發球技術動作是比賽中得分的主要手段。通過高質量的發球可以直接得分,同時還能夠給對手帶來更大的壓力,優秀選手對于發球的速度、旋轉和落點的控制相當精確。通過對法網半決賽中,四強選手發球階段各項數據的統計可以得出,德約科維奇作為第一場半決賽的勝者,在一發的成功率上低于納達爾。但是,在一發得分率和二發得分率上都高于納達爾;半決賽第二輪比賽中,西西帕斯作為獲勝者,在一發成功率上低于茲維列夫,但在一發得分率和二發得分率上也高于茲維列夫(見表1)。

表1 四強選手半決賽中發球階段數據統計
2.1.2 四強選手發球速度的數據統計分析
法網紅土場地對于發球速度以及球落地回彈高度都有所限制,優秀運動員會根據場地特質的不同,合理控制發球時的速度,而非盲目地大力發球。從表2 可以看出,在半決賽第一場比賽中,德約科維奇的最快發球速度為199km/h,納達爾最快發球速度為202km/h。在半決賽第二場比賽中,西西帕斯的最快發球速度是203km/h,維利爾夫最快發球速度是225km/h。在一發和二發的平均發球速度上,西西帕斯低于茲維列夫。決賽當中,德約科維奇的發球速度比西西帕斯的最快發球速度低,同時在一發和二發的平均速度上,也比西西帕斯低。

表2 四強選手發球雙誤和ACE 球的數據統計分析
通過對近兩年法網比賽中優秀選手在半決賽中發球速度的數據統計可以得出。雖然優秀的爆發力型選手在發球的速度上占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在紅土場地上發球速度較快的選手往往在比賽中不占優勢。從2019 年法網比賽過程中,納達爾和蒂姆的發球對比來看,納達爾的最快發球速度也是低于蒂姆的最快發球速度,然而在比賽過程中,能夠看出納達爾在發球階段的速度降低,能夠更好地控制發球階段球的轉速、落點以及旋轉,從而使蒂姆很難達到更高質量的回球,加大了對手的受迫性失誤。2021 年法網半決賽,德約科維奇在發球速度上低于納達爾,然而在回球質量上遠遠高于納達爾。優秀選手在紅土場地進行發球,不是一味地追求發球的速度,而是在發球過程中加強對球速的控制,增強球旋轉,使對手在接發球時的回球質量不高,同時,還能夠最大限度避免雙誤的發生,增大發球的成功率。
2.1.3 四強選手發球雙誤和ACE 球的數據統計分析
運動員在發球階段,發出好球的因素有很多,大多數運動員希望通過高質量的發球打出更多的ACE 球,然而心理因素的影響,很容易使選手在發球階段產生很多的雙誤球。通過對法網半決賽和決賽過程中,四強選手的發球質量統計,由表3可以看出,德約科維奇和納達爾在比賽過程中的發球總數較為相近,在ACE球的數據上相同,都為6 個,但在雙誤的統計上,納達爾的雙誤個數遠遠高于德約科維奇。在第二場半決賽中,茲維列夫的發球總數比西西帕斯多,并且在ACE球的個數上,茲維列夫有11個,西西帕斯有8個。雙誤的個數上,茲維列夫比西西帕斯多。在決賽中,西西帕斯發球總數高于德約科維奇;在ACE球的個數上,西西帕斯有14個,德約科維奇有5個。在雙誤個數上,西西帕斯有4個,德約科維奇有3個。

表3 四強選手發球雙誤和ACE 球的數據統計分析
優秀選手在發球過程中,對于發球的質量以及發球過程中的速度都有很好的控制,特別是在紅土場地上,獲勝的選手更加注重發球的質量,在球的落點以及球的轉速上,會根據對手的弱點進行技戰術的部署。雖然通過大力高速的發球很容易打出ACE 球,但是這對于運動員的心理、身體以及技術都有很高的要求,特別是在激烈的比賽過程中,運動員很容易在發球的過程中受到外界的干擾,從而增加雙誤的概率。
2.1.4 四強選手半決賽發球落點的數據統計分析
優秀選手在發球階段對球的落點掌控,可以根據場地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區域,從場地橫軸和豎軸中可以分成前場、中場、后場、外角、中角、內角。優秀運動員在發球過程中通過控制球的速度,更好地控制球的落點,根據對手的站位與跑動進行戰術的布置。通過高質量的發球可以使對手接發球的質量大大降低,從而使用第三拍技術動作進行得分。由表4能夠看出,在一發階段,優秀選手將球落點發到外角和內角的概率相對較大;在二發的過程中,由于要追求發球的成功率,將球發到內角的概率為39.625%,發到中路的概率為35%。在半決賽第一場比賽中,德約科維奇一發追求得分,將球發到內、外角,沒有發到中角,這樣使德約科維奇一發的得分率較高,在二發中,德約科維奇仍舊以發球得分為主;納達爾在二發中,落點更加偏向于內角與中路。在第二場半決賽中,茲維列夫一發落點更加偏重內角,占52.5%,而西西帕斯一發落點偏向外角,占47.5%;在二發中,西西帕斯以發球成功率為主,落點在中路居多,占64.5%,而茲維列夫仍以內角落點為主,占44.5%。從整體上能夠看出,優秀運動員在一發的落點更加偏重外角,在二發的落點更加偏重內角。

表4 四強選手發球落點統計分析
對四強選手發球落點的統計,能夠看出優秀選手在發球過程中對于得分的把握更加穩定,特別是優秀選手在發球過程中,對于球速及落點的掌控,根據對手的站位以及習慣特點進行分析,使對手在接發球階段很難有高質量的回球,使發球選手在第三拍回球過程中,打出高質量的回球從而得分。發球速度較快的一方,更喜歡使球落在中路,而球速較慢,則更容易落在內角和外角。同時發球質量的好壞,也加大了選手在整場比賽過程中獲勝的概率。選手在一發失誤的情況下進行二發時,會為了提升發球的成功率,在路線的選擇上更加趨于穩妥,特別是對于發球過程中球速的掌控。根據選手的特點以及平時練習的技術不同,選手在發球過程中更加注重發球的質量。
2.1.5 四強選手發球技術特點的數據統計分析
運動員在發球的過程中,會通過揮拍動作的改變,對球進行平擊、切削、上旋,產生不同的轉速,使球在空中運動過程中能夠發生不同方向的旋轉。由表5能夠看出,優秀選手在一發過程中,使用平擊的次數最多,有86次,占55.13%,并且得分率達83%,其次是上旋發球,有48 次,占30.77%,得分率為65%。在二發中,發球運用的技術以上旋發球最多,有47次,占57.32%,得分率為63%。

表5 四強選手發球技術動作統計分析
優秀選手在進行發球過程中,一發更加注重球的速度與路線,這樣更能夠打出ACE球,即使對手能夠接住來球,在回球質量上也有所欠缺。二發,通過降低球的速度,可以保證球的落點與旋轉,這樣能夠使對手無法判斷球的狀態,從而產生失誤。
發球階段,一發落點主要集中在內角和外角區域,優秀運動員在發球過程中對于發球的把控較為重視,并且發球得分欲望較重,特別是德約科維奇在一發和二發過程中,將球的落點主要集中在內外角區域。在發球的技術選擇上,一發主要是以平擊的方式為主,二發在降低發球速度同時,選擇上旋發球的方式最多。
優秀選手在接發球階段,接一發技術使用最多的是推擋接發,接二發技術使用最多的是抽球接發。在接發球的路線選擇上,接一發,更多地選擇斜線回擊,接二發同樣是斜線回擊。
在網球訓練過程中,要注重發球的質量,并且通過對球速的控制,改變球的路線與落點,從而使對手在接發球過程中出現失誤。同時,在接發球訓練中,要加強回擊球、抽擋和推擋技術的練習,這樣能夠使運動員在接球過程中更好地處理發球所帶來的威脅。
我國運動員應更注重身體素質以及對發球各階段技術的學習。對更加細化的技戰術進行深入的研究,加強對優秀選手的技戰術模擬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