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爽
牙外傷是口腔頜面部損傷急診治療中的常見疾病,尤其是近幾年交通以及工業的發展,導致牙外傷普遍發生[1]。若治療效果較差,則會引起牙齒永久性缺損,嚴重情況下可導致牙齒缺失,進而對患者的口腔功能以及美觀產生較大的影響,同時導致患者終身配戴義齒,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較大的傷害[2]。現如今,臨床上治療急診外傷脫位牙主要是提高其再植的穩定性,以便能夠對牙周組織康復起到促進的效果,以確保牙齒的美觀性、舒適性。在以往治療牙脫位、損傷復位固定中一般采取傳統牙弓夾板以及鋼絲結扎,其效果不佳,然而采取尼龍絲加強樹脂牙弓夾板可起到不錯的效果,可有效對折裂牙以及再植牙予以較好的固定[3]。為此,本次研究以于2019 年2 月~2021 年2 月收治的60 例急診外傷脫位牙再植患者為研究對象,在急診外傷脫位牙再植術后固定中采取牙弓夾板的價值以及美觀效果予以探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 年2 月~2021 年2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急診外傷脫位牙再植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0 例。實驗組:男13 例,女17 例;年齡16~54 歲,平均年齡(37.87±7.76) 歲;牙損傷至手術時間1~3 h,平均時間(2.44±0.71)h;牙損傷原因:交通事故11 例,摔倒8 例,打擊傷 11 例。對照組:男14 例,女16 例;年齡18~55 歲,平均年齡(38.43±7.21)歲;牙損傷至手術時間1~4 h,平均時間(2.48±0.61)h;牙損傷原因:交通事故10 例,摔倒9 例,打擊傷 11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滿足本次研究標準,且自愿參加,能夠較好的配合相關研究安排。本研究滿足倫理審核標準。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給予絲片段弓技術固定,對患者的牙面使用低濃度磷酸予以沖洗,然后進行隔濕、吹干,待其牙面干燥后使用方絲片段弓托槽(杭州愛麗思口腔醫療器材有限公司)、方絲弓帶環(杭州西湖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結扎鋼絲(杭州奧索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于脫位牙以及相鄰的近遠中鄰牙上予以粘接。對托槽的位置進行調整。保證托槽的槽溝處于同一水平面,使用正畸鋼絲(0.45 mm)按照牙弓狀態置入槽溝內予以結扎。
1.2.2 實驗組 患者給予牙弓夾板進行固定,使用尼龍絲加強樹脂夾板(美國3M 公司)。取直徑尼龍絲(規格:0.22 mm),長度為40 cm,按照 “8”字進行結扎,往返2~3 次。結扎絲需要在舌隆突之上、于鄰接點下0.5 mm 位置,同時在鄰接點處予以結扎。3 d后開始上樹脂,對患者的牙面使用低濃度磷酸進行沖洗,然后進行隔濕、吹干,待其牙面干燥后在牙面上涂抹薄層粘結劑和樹脂,涂抹要均勻,然后進行光照固化20~40 s;尼龍絲和結扎頭使用樹脂進行包埋,要保證牙面塑形能夠符合牙體的正常生理形態,確保鄰間隙通暢,以便于牙齒能夠自我保護。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美觀度評分、舒適度評分、固定質量評分、牙齒松動度情況。療效判定標準:患者經治療后其牙齒固定質量以及美觀度較高為顯效;患者經治療后其牙齒固定質量以及美觀度有所改善為有效;患者經治療后其牙齒固定質量以及美觀度較低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美觀度、舒適度以及固定質量評分:患者治療后隨訪6 個月,應用美國公共健康協會制定的急診外傷脫位牙再植術后固定滿意度評價標準進行評價,包含了美觀度、舒適度以及固定質量,各項滿分為10 分。牙齒松動度:患者治療后隨訪6 個月,對患者的患牙松動情況予以觀察。超出生理動度,幅度<1 mm 為Ⅰ級松動,幅度1~2 mm 為Ⅱ級松動,幅度>2 mm 為Ⅲ級松動。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7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美觀度評分比較 實驗組美觀度評分為(8.76±3.45)分,高于對照組的(6.73±3.2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359,P=0.022<0.05)。
2.3 兩組舒適度評分比較 實驗組舒適度評分為(9.46±2.35)分,高于對照組的(7.54±2.16)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294,P=0.001<0.05)。
2.4 兩組固定質量評分比較 實驗組固定質量評分為(8.45±2.33)分,高于對照組的(6.54±2.2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257,P=0.001<0.05)。
2.5 兩組牙齒松動情況比較 實驗組Ⅰ級松動占比為70.00%、Ⅱ級松動占比為26.67%、Ⅲ級松動占比為3.33%;對照組Ⅰ級松動占比為40.00%、Ⅱ級松動占比為10.00%、Ⅲ級松動占比為50.00%。實驗組牙齒松動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牙齒松動情況比較[n(%)]
在臨床上,固定是松動和脫位牙齒治療過程的主要內容。在發生外傷性牙齒脫位的緊急情況下,牙齒脫位通常會受到較大外力的影響,這會導致牙齒偏離其原始位置,牙齒部分脫離牙槽,甚至有些完全脫離牙槽窩[4,5]。多因交通事故、跌倒、打擊傷等導致。該病可導致局部牙齦腫脹以及撕裂,同時還會導致牙槽骨骨折[6,7]。如果完全脫位的牙齒可以在30 min 內重新種植到牙槽窩中,那么90%的患牙可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還能夠保持穩定,并且可以執行各種功能。若牙齒脫位的時間越長,其治療效果則會越低[8]。
對于急診外傷脫位牙患者急診治療中應進行再植手術治療,但再植后對固定的要求比較高。臨床上通常使用片段弓、牙弓夾板固定以及樹脂固定等。傳統的弓形弓法口感舒適,便于護理、清潔,并且能夠較好的防止因不適當的力引起的牙槽吸收或牙齒伸長,能夠保障固定的牙齒的生理活動性。但該方法的固定性較差,較容易對牙齦造成損傷。夾板固定分為兩類:臨時夾板和永久夾板。生物力學原理是將多個松動的牙齒連接起來以形成一個新的咀嚼單元[9]。牙齒在受到不同方向的咬合力時不會發生傾斜和移位,并且牙周膜纖維可以抵抗所有方向上的外力,并分散咬合力,提高牙齒的穩定性,同時可降低牙齒和牙周組織的損傷[10-12]。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7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美觀度評分為(8.76±3.45)分,高于對照組的(6.73±3.2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舒適度評分為(9.46±2.35)分,高于對照組的(7.54±2.16)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固定質量評分為(8.45±2.33)分,高于對照組的(6.54±2.2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Ⅰ級松動占比為70.00%、Ⅱ級松動占比為26.67%、Ⅲ級松動占比為3.33%;對照組Ⅰ級松動占比為40.00%、Ⅱ級松動占比為10.00%、Ⅲ級松動占比為50.00%。實驗組牙齒松動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研究結果對比得知,在急診外傷脫位牙再植術后固定中采取牙弓夾板的效果顯著優于絲片段弓技術固定。
綜上所述,在急診外傷脫位牙再植術后采取牙弓夾板固定效果顯著,具有較好的美觀度以及舒適度,同時可有效避免牙齒松動,且固定質量較高,可在臨床予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