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德森 ■ 特約記者 何 翔

如今的鶴山市龍口鎮青文村,村道干凈整潔,車位整齊劃一,黨建公園內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處處可見鄉村治理所取得的喜人成效。
青文村是老區村,下轄10條自然村。近年在村委會干部的帶領下進行鄉村治理,通過“三清三拆”、村道改造、水利建設等,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美化提升人居環境,村容村貌得到了極大改善。2021年,青文村獲評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取得這一成效,靠的是村委會黨員干部的努力,靠的是群眾的支持配合。針對青文舊村的小巷窄路,村里決定通過“三清三拆”修建環村道路改善交通,但牽涉自身利益一些村民不理解、有情緒,村干部挨家挨戶做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村民認識到路通才能改變,路通才能財通。對涉及拆除豬舍、舊房等事情上,村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帶頭將自家的先拆除。由于群眾工作做得好,干部帶頭落實,環村道路建設推進順利。
清拆后多出的空地,村委會做規劃,因地制宜建造花圃和村民活動廣場,還新建了生活污水處理站和荷花池。如今,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家家戶戶都有了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
青溪舊村連接桃源鎮龍都村的一條道路,遇雨就會水浸,過往村民必須繞路走,非常不便。且村民日常生活污水及養殖魚塘排水難問題需要解決,但解決必須修建“三面光”水渠,并要對部分道路進行改建。由于道路處于兩個自然村交界點,土地界線不明確,在推進過程中,部分村民對修建水渠需要改建道路表示不理解、不支持。為此,青文村委會通過入戶調研,廣泛收集村民對水渠“三面光”工程的意見,咨詢老一輩村民該路段過去的土地界線劃分情況,做好村民解釋工作,并召開村民大會對該處道路歸屬問題進行說明,出具了相關證明公示,有效解決了土地糾紛歷史遺留問題,保障了工程順利實施。
通過“三清三拆”、道路改造、人居環境整治、水利工程建設,并借助珠西國際物流中心不斷發展的契機,盤活村里閑置土地,帶動經濟發展。以青文舊村為例,近年來通過村內的房屋、車位、魚塘、土地等出租,村集體收入超過30萬元。村民的錢袋子鼓了,村集體的收入增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