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芳 李立
糖尿病性黃斑水腫作為發達國家勞動年齡人口中導致視力損傷的主要因素之一,該病以黃斑細胞外液發生積聚和外滲為特征,常常繼發血管內滲透性的增加,高血糖癥為導致該病發生和發展的主要因素。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種可以促進血管再生和增加血管通透性的蛋白質。VEGF 表達增多是導致糖尿病性黃斑水腫的主要病因,玻璃體內注射抗VEGF 的藥物已經得到臨床驗證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性黃斑水腫患者的視力。雷珠單抗是一種特殊的針對眼部使用而設計的人源化的Fab 片段單克隆抗體。它可以結合VEGF-A,并具有高度親和性,并且可以抑制所有的VEGF-A 亞型。阿柏西普是一種可溶性的誘餌受體融合蛋白,可以抑制胎盤生長因子,此外還可以抑制VEGF-A 和VEGF-B的所有蛋白質亞型。本研究目的為比較阿柏西普和雷珠單抗治療糖尿病性黃斑水腫的臨床效果,并檢測兩種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 料選取2019 年12 月~2020 年12 月濟南市明水眼科醫院收治的141 例糖尿病性黃斑水腫患者(213 眼),依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雷珠單抗組(81 例,122 眼)與阿柏西普組(60 例,91 眼)。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納入標準:年齡>18 歲;經由臨床醫師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確診為糖尿病性黃斑水腫。排除標準:在研究開始前的3 個月內,進行過阿柏西普和雷珠單抗玻璃體內注射治療的患者;在研究開始前6 個月內,進行過曲安西龍和地塞米松玻璃體內注射治療的患者;不同于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具有血管性視網膜疾病的患者;高度近視>6D、脈絡膜視網膜炎癥與伴有形態學和功能學變化的其他眼底疾病患者。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n(%)]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n(%)]
注:兩組比較,P>0.05
1.2 方法 術前對患者進行完全的眼科學檢查,包括詢問治療史,利用斯內倫視力表檢測BCVA,裂隙燈活檢,進行眼內壓檢測和眼底擴張檢查,進行OCT 檢查。術前3 d 向術眼滴加左氧氟沙星滴眼液,6 次/d 術前需要對術眼結膜囊實施沖洗處理,隨后給予眼球表面麻醉處理。在顳上方約10 點位角鞏緣 4 mm 位置處,雷珠單抗組予以玻璃體內注射 0.05 ml 雷珠單抗治療,阿柏西普組予以玻璃體內注射2 mg(約0.05 ml)阿柏西普治療,待藥物注入玻璃體腔后,應用無菌棉簽對創口實施按壓處理,按壓時間為30 s。術后給予患者局部點用典必殊滴眼液,4 次/d,使用無菌眼貼包扎患眼。治療的標準根據BCVA 和OCT 變化情況決定,當BCVA呈下降趨勢時或CMT 增加以及在OCT 中觀察到視網膜內液的增加或持續性不消退時再次進行治療。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均進行12 個月的隨訪,隨訪期的檢查包括利用斯內倫視力表檢測BCVA、裂隙燈活檢、OCT 檢查。比較兩組術前、術后第4 個月、術后第12 個月各項臨床指標,包括糖化血紅蛋白、BCVA、CMT、CMV。記錄患者在研究期間進行的其他治療,例如焦柵激光治療、全視網膜光凝術和白內障手術。觀察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術前,兩組糖化血紅蛋白、BCVA、CMT、CMV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4 個月,兩組糖化血紅蛋白、BCVA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4 個月,雷珠單抗組CMT、CMV 均低于阿柏西普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12 個月,兩組糖化血紅蛋白、BCVA、CMT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12 個月,雷珠單抗組CMV 低于阿柏西普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表3。
表2 兩組手術前后糖化血紅蛋白比較(,%)

表2 兩組手術前后糖化血紅蛋白比較(,%)
注:兩組比較,P>0.05
表3 兩組手術前后BCVA、CMT、CMV 比較()

表3 兩組手術前后BCVA、CMT、CMV 比較()
注:與阿柏西普組比較,aP<0.05
研究期間11 例患者進行局灶激光治療,8 例患者進行全視網膜光凝手術,7 例患者進行白內障手術。所有患者均未出現嚴重并發癥,如視網膜剝離或眼內炎癥等。
糖尿病性黃斑水腫由視網膜血管通透性過度導致,可導致視網膜中積聚的液體增加和黃斑厚度增加。糖尿病性黃斑水腫與血視網膜屏障的破壞具有聯系并且能夠導致VEGF 表達水平的增加[4-7]。隨著醫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發展,研究學者們發現VEGF 在糖尿病性黃斑水腫的發病機制中的表達起到非常關鍵性的作用[8-10]。隨著VEGF 在黃斑中的表達濃度升高,VEGF與其受體相結合可以明顯促進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及血管增生,從而對細胞外基質產生了改變,一方面VEGF可以對新生血管形成與發展起到推動和加速作用,另一方面也會導致視網膜黃斑中的毛細血管通透性提高引起滲出液的增多,從而導致組織形成持續性水腫,這是糖尿病性黃斑水腫發病的重要機制之一[11-14]。而抗VEGF 的藥物對VEGF 亞型具有特異性的親和力,與VEGF 結合后可以阻止VEGF 與其受體結合,從而抑制VEGF 的生物作用,起到抑制糖尿病性黃斑水腫發生與發展的作用[15-17]。VEGF 抑制劑的發展使糖尿病性黃斑水腫的治療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可以使患者視力得到改善并降低CMT[18-20]。
本次研究將BCVA 作為主要的檢測指標來評價患者的臨床療效,術后,兩組患者BCVA 均較術前升高,兩組患者CMT 較術前降低。表明雷珠單抗與阿柏西普對糖尿病性黃斑水腫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術后第4 個月,雷珠單抗組CMT、CMV 均低于阿柏西普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12 個月,雷珠單抗組CMV 低于阿柏西普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面雷珠單抗對糖尿病性黃斑水腫患者的黃斑中心凹附近的水腫滲出起到了非常好的抑制作用,大范圍改善了視網膜層間的水腫情況,并有助于恢復視網膜的正常空間結構,最終改善患者的視覺質量。患者注射后均未出現與藥物相關的眼部并發癥或全身不良反應,說明雷珠單抗與阿柏西普玻璃體內注射治療糖尿病性黃斑水腫患者的安全性和療效都值得肯定。
綜上所述,雷珠單抗與阿柏西普治療糖尿病性黃斑水腫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視力及視網膜層間的水腫情況,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