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
最近幾年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增加,這導致臨床上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人群也不斷增多,青光眼合并白內障對患者產生的影響嚴重,所以要引起重視。臨床認為[1],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是患者視力降低的主要原因,其在老年人群當中較為多見。也有臨床研究表明[2],這兩者之間存在相互關聯,而且長時間應用降眼壓藥物會導致患者晶狀體加速變性,使渾濁增加。而白內障發展到一定程度也會并發青光眼,這兩者同時發病會使得患者視力降低甚至致盲[3,4]。目前通過手術方案治療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是有效的治療方案,為保證手術的安全順利進行,需要采取合理的麻醉方案。本文主要在常規麻醉基礎上應用右美托咪定進行輔助麻醉,并分析其對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所發揮的麻醉作用,詳情見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1~12 月入本院治療的52 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通過抽簽(奇偶數)方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26 例。觀察組:男女比例為14∶12;年齡65~98 歲,平均年齡(73.08±6.28)歲;病程1~12 個月,平均病程(6.15±1.96)個月。對照組:男女比例為13∶13;年齡65~99 歲,平均年齡(72.62±6.24)歲;病程1~11 個月,平均病程(6.08±1.75)個月。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入院后患者均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本文患者的資料均經過倫理驗證符合標準,臨床資料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標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5]①所有患者均被診斷為青光眼合并白內障,診斷符合《原發性青光眼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當中的標準;②所有患者具備手術適應證;③患者年齡均>60 歲;④具備完整的臨床資料。
1.2.2 排除標準[6]①合并嚴重的心肺疾病、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肝腎功能不全者;②懷疑存在惡性腫瘤疾病者;③酒精、藥物成癮者;④長時間服用鎮靜劑、催眠藥物的患者;⑤半年內應用過免疫抑制劑、免疫活性藥物者;⑥對本文所應用的藥物過敏或不耐受者。
1.3 麻醉方法
1.3.1 對照組 以常規麻醉方法進行麻醉。手術之前積極的進行全身檢查,以排除手術禁忌。術前通過20%的甘露醇(山東齊都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0780)250 ml 為患者靜脈點滴,并確保在0.5 h之內完成用藥,確保手術之前眼壓能恢復到正常范圍之內,術前0.5 h 還要對患者應用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Santen Pharmaceutical Co.,Ltd.Shiga Plant,注冊證號J20180051)實施散瞳,1~3 滴。常規為患者消毒鋪巾并應用開瞼器開瞼,麻醉選擇鹽酸丙美卡因滴眼液(s.a.ALCON-COUVREUR n.v.,注冊證號H20160133)進行球表麻醉,1~3 滴,并在上方結膜之下應用2%的利多卡因(遂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3668)進行局部浸潤麻醉,1~3 滴。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右美托咪定輔助麻醉。在常規麻醉之前10 min 靜脈輸注右美托咪定(宜昌人福藥業,國藥準字H20183390)0.8 μg/kg,之后以0.4 μg/(kg·h)進行輸注,一直到手術結束為止。
1.4 觀察指標
1.4.1 血流動力學 比較兩組患者T0、T1、T2 時的心率、平均動脈壓、心率與收縮壓的乘積、血氧飽和度。
1.4.2 眼壓 比較兩組患者T0、T3、T4 時的眼壓水平。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水平比較 T0 時,兩組患者的心率、平均動脈壓、心率與收縮壓的乘積、血氧飽和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T1、T2 時,觀察組患者的心率、平均動脈壓、心率與收縮壓的乘積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T1、T2時,兩組患者的血氧飽和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水平比較()

表1 兩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同期比較,aP<0.05
2.2 兩組患者的眼壓水平比較 T0 時,兩組患者的眼壓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T3、T4 時,觀察組患者的眼壓水平分別為(12.62±2.43)、(11.23±2.15)mm Hg,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6.73±3.44)、(16.12±2.13)mm Hg,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眼壓水平比較(,mm Hg)

表2 兩組患者的眼壓水平比較(,mm Hg)
注:與對照組同期比較,aP<0.05
目前臨床上廣泛應用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人工晶狀體植入聯合小梁切除術治療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而且手術技巧不斷提升,治療效果也不斷的提高。但臨床研究認為[7,8],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進行白內障囊外摘除手術聯合后防型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手術后早期會存在眼壓升高等嚴重的并發癥,會對患者的康復產生影響。目前導致患者眼壓升高的具體機制并不明確,但考慮可能是因為青光眼本身存在少量功能障礙和房水流出減少的情況,再加上手術切口會使患者的小梁網產生損傷,術后存在殘留的粘彈性物質等,使得患者房水排出產生阻礙,進而導致眼壓升高[9,10]。所以在手術的同時選擇一種能夠使得手術中血流動力學穩定且能降低眼壓、保護視神經的麻醉藥物,對促進患者的預后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將右美托咪定輔助麻醉應用在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手術當中,并分析所取得的效果,結果能夠看出這種輔助麻醉方法可以維持患者穩定的血流動力學和降低眼壓,減輕眼心反射的作用。這可能是因為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交感神經興奮度,能夠擴張血管,促使中心靜脈壓降低,減少睫狀體防水分泌。而且該藥物還可以對睫狀體的回流血管產生收縮作用,進而減少了房水生成。右美托咪定能夠削弱交感神經對眼排水系統的血管張力,可促進房水的排出,進而能實現眼壓的降低作用[11-13]。
綜上所述,右美托咪定輔助麻醉應用在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的手術當中不會對其血流動力學產生較大影響,且能明顯減輕患者的眼壓和眼心反射,對保護視神經具有重要意義,是值得推薦的可靠的輔助麻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