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君
大面積重度燒傷不但會令局部組織受損,同時也會引起全身性反應。有統計證實,我國每年燒傷人數達到千萬以上,在此其中因重度燒傷休克引致死亡者相對較多。在發生燒傷后,患者皮膚大面積受損,失去既往屏障功能,體液自創面大量滲出,免疫調節能力受損。燒傷患者往往合并呼吸系統受損,其有著比較高的致死率以及致殘率。切痂植皮術為一類治療重度燒傷疾病的重要方式,其在治療燒傷疾病中能取得一定效果[1]。烏司他丁屬于廣泛酶活性抑制劑,使用該藥物對患者開展治療,能取得滿意成效。為了全面探討烏司他丁聯合切痂植皮術治療重度燒傷患者的效果,結合實際情況,本文選擇2016 年4 月~2020 年4 月本院收治的172 例重度燒傷患者為研究對象,對上述命題加以分析,現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 年4 月~2020 年4 月本院所收治的172 例重度燒傷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患者燒傷程度為Ⅱ~Ⅲ度,四肢燒傷。且在燒傷后12 h 內接受治療。排除標準:肝腎功能嚴重不全者、心腦血管嚴重疾病者、2 型糖尿病者、自身免疫功能缺陷者、精神疾病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86 例。對照組男50 例,女36 例;平均年齡(42.79±1.36)歲;燒傷類型:電熱傷12 例、熱水燙傷40 例、火焰燒傷34 例。觀察組男51 例,女35 例;平均年齡(43.08±1.72)歲;燒傷類型:電熱傷16 例、沸水燙傷38 例、火焰燒傷32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實驗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n,)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n,)
注:兩組對比,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之后,應用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對燒傷創面加以沖洗,連續沖洗時間≥30 min,有效清除已壞死的感染組織。在此之后實施強化營養、抗休克以及抗感染等基礎化治療。兩組患者均接受切痂植皮術治療疾病。于生命體征完全穩定之后,開始對患者實施治療,具體操作方式為:受試者保持仰臥位,開展臂叢神經麻醉。應用止血帶全面止血,針對于患者創面表皮痂,使用滾軸刀切除或消除。有效清洗患者的新鮮創面,開放止血帶。應用溫熱生理鹽水輕敷創面。后實施電凝止血。后結合患者實際創面規格以及形狀,選擇供皮區域內的厚皮片,具體厚度為0.4~0.6 cm。將其和創面完全縫合,有效包扎供皮區域和植皮區域,定期更換敷料。觀察組在切痂植皮術基礎上加用烏司他丁注射液(廣東天普生化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133)治療。具體方案為:從患者住院第1 天起,靜滴劑量為8×105U 的烏司他丁注射液,2 次/d。患者連續接受15 d 的臨床治療。
1.3 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指標情況,包含TNF-α、IL-10 以及IL-6;比較兩組患者創面愈合時間以及植皮成活率;分析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對比 治療前,兩組TNF-α、IL-10、IL-6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TNF-α、IL-6 較治療前降低,IL-10 較治療前增高,且觀察組TNF-α、IL-6 低于對照組,IL-10 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對比(,μg/L)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對比(,μg/L)
注:與本組治療前對比,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bP<0.05
2.2 兩組創面愈合時間及植皮成活率對比 觀察組植皮成活率為98.84%(85/86),高于對照組的82.56%(71/86),創面愈合時間為(23.26±4.15)d,短于對照組的(30.26±4.29)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創面愈合時間及植皮成活率對比[n(%),]

表3 兩組創面愈合時間及植皮成活率對比[n(%),]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2.3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49%,低于對照組的18.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對比[n,n(%)]
重度燒傷會造成患者皮膚受損、皮膚防御能力下降。燒傷患者免疫力低下,其機體對于外界病菌侵襲抵抗能力差,燒傷后感染發生率比較高,治療難度大[2,3]。
有文獻表明[4]:患者在燒傷之后,其機體往往伴有比較嚴重的炎性反應以及應激反應。如果炎性介質水平維持在既定范圍之內,有助于修復創面。但倘若炎性介質過度釋放,導致患者機體出現水腫、缺氧、代謝障礙等系列性癥狀,就此加重了患者組織損傷嚴重度。若情況嚴重,還會損害患者腎臟以及肝臟等等器官。
IL-6 以及TNF-α 為典型促炎性細胞因子,其在炎性反應發生過程之中體現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IL-10 為一類多功能細胞因子,其能夠發揮出促進細胞分化生成的效用,同時也參加到了具體炎癥反應以及免疫反應過程之中[5-7]。本組實驗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兩組TNF-α、IL-6 較治療前降低,IL-10 較治療前增高,且觀察組TNF-α(34.26±12.25)μg/L、IL-6(128.63±12.27)μg/L 低于對 照組的(56.38±9.37)、(205.25±15.24)μg/L,IL-10(89.35±3.91)μg/L 高于對 照組的(86.36±5.29)μg/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代表對患者實施烏司他丁聯合切痂植皮術治療疾病有助于改善患者機體炎性因子指標水平。觀察組植皮成活率為98.84%(85/86),高于對照組的82.56%(71/86),創面愈合時間為(23.26±4.15)d,短于對照組的(30.26±4.29)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49%,低于對照組的18.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對患者同時應用烏司他丁治療疾病,有助于縮短創面愈合時間,提高植皮成活率,減少并發癥發生率。另外有實驗研究結果表明:烏司他丁為一類自成年男性新鮮尿液內所分離的一種糖蛋白物質,其屬于蛋白酶抑制劑,藥物進入到人體之后,會對諸如透明質酸酶、巰基酶等物質為發揮出抑制效用,并且烏司他丁也能夠發揮出有效穩定溶酶體膜、抑制溶酶體酶釋放度,清除氧自由基和抑制炎性介質釋放的效用[8-12],該藥物可有效緩解人體中性粒細胞蛋白過度釋放,減輕其對于肝腎功能的損害度。
綜上所述,針對于重度燒傷患者來講,應用烏司他丁聯合切痂植皮術治療能取得滿意療效,該法值得進一步在臨床內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