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影響
——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證據

2022-08-30 07:14:24蘇芳梁秀芳陳紹儉孫艷蕾
中國環境管理 2022年4期
關鍵詞:制度環境企業

蘇芳,梁秀芳,陳紹儉,孫艷蕾

(1.陜西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陜西西安 710021;2.陜西師范大學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陜西西安 710119)

引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加快綠色低碳發展,改善環境質量,隨著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企業環境責任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1,2]。目前80%的環境污染來自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3],如何規范企業環境行為已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因此,分析環境規制形成的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作用機制,甄別影響該作用機制的主要因素,可以幫助企業根據自身具體情況提高企業環境責任,也利于政府有效利用環境規制以促進環境保護,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后續環境規制的實施提供借鑒和參考。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關于企業環境責任的研究成果豐碩,總結了企業環境責任的概念及維度測量[4],探究了環境法規[5]、綠色創新[6]、企業戰略[7]等因素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影響,并指出企業環境責任具有改善企業聲譽[8]、幫助企業獲得競爭優勢[9]、提高企業財務績效[10]等作用。上述研究已針對企業環境責任進行了不同視角的分析,但是對于制度壓力與企業環境責任之間關系的研究卻十分缺乏,相關研究集中于制度壓力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影響上,大多證明制度壓力對企業社會責任有正向影響[11]。同時,現有研究使用問卷調查獲取數據,存在數據客觀性不足、樣本量小等弊病。因此,本研究將填補這些“研究縫隙”,探究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影響并以中國A 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克服問卷調查樣本量小、可重復性差的弊端,使研究結果更具普遍意義。根據制度理論,為了獲得合法性,面對日益嚴格的環保政策和日益加大的環境制度壓力,企業需要提高企業環境責任,而在實際情況中,制度壓力是否可以強化企業環境責任仍有待探究。同時,相關研究表明企業環境戰略[12-14]、內部控制[15-17]和產權性質[18-19]等因素,都可能會影響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作用,但這些因素是否在制度壓力與企業環境責任的關系中起到調節作用仍需進一步探討。

本文以中國上市公司2014 年、2015 年和2017 年的數據為基礎,使用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各地區節能減排績效的評級作為制度壓力的衡量依據,選取和訊網對企業環境責任的評分,利用固定效應模型探究制度壓力與企業環境責任的關系。借助調節效應模型,分析企業環境戰略、內部控制對制度壓力與企業環境責任兩者關系的影響;用異質性分析探究產權性質和企業隸屬關系的作用。

本文主要有以下貢獻:第一,從國內現有文獻看,對制度壓力與企業環境責任關系進行探究的文獻較為缺乏,本文系統驗證了制度壓力對中國上市公司企業環境責任的影響,豐富了國內關于企業環境責任的研究;第二,探究了企業環境戰略和內部控制等變量在制度壓力與企業環境責任關系中的調節作用以及產權性質和企業隸屬關系的具體作用,有助于政府和企業多措并舉,綜合施策,最終有效提升企業環境責任;第三,企業環境責任是企業社會責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揭示了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積極影響,也進一步充實了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相關研究。

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企業生存在社會體系中,其行為和決策會受所在社會的影響,因此,從社會角度,而不僅僅是從經濟理性角度來解釋企業的行為更為合適。制度是社會的規則,是規范社會行為而設計的一種約束。任何組織的行為都在社會制度的框架里運行,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種社會制度的限制。企業處于制度環境之中,只有符合制度環境的規則才能生存下來。這種來自制度環境并且影響企業生存的壓力即是制度壓力[20]。

目前,中國制度環境中的行業組織、社會文化等力量尚未成熟,政府是制度環境的主導力量。因此,我國企業的實踐更多表現為政府推動的結果[21]。社會制度壓力中來自政府的壓力是影響我國企業的關鍵制度壓力,通常以法律和政策規章的形式出現,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有重要影響,企業有強烈動力與政府保持一致[22],政策往往比市場更能左右企業的行為決策。企業響應政府,這樣才能與政府建立良性的關系,獲取政府支持[23]。

1.1 制度壓力與企業環境責任

制度理論將制度壓力分為規制壓力、規范壓力和認知壓力,規制壓力是政府的相關政策,規范壓力來自行業組織,認知壓力來自社會公眾[24]。在我國現行環境下,政府是最直接可觀的制度壓力來源,企業行為更多受政府影響[25],強大有效的國家政策是強化企業環境責任的關鍵因素[26]。因而本文討論的制度壓力主要指規制壓力。

制度壓力影響企業環境責任主要有以下兩條路徑:第一,企業的行為決策不僅受經濟因素的驅使,也會受社會制度的影響。在制度壓力下,組織與個體行為會更多地考慮合法性[27]。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環境合法性已成為消費者、公眾、政府等利益相關者的關注焦點,是一項重要的戰略資源,有利于從政府獲取政治優惠和其他支持[28]。而制度壓力是主導合法性獲取的決定因素[29],只有滿足制度壓力的要求,才能獲得合法性,否則就面臨著合法性威脅。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政府意識到環境污染、生態退化等問題必須得到解決。各部門紛紛出臺了相關文件,對企業提出了生態環境要求。當企業環境責任成為政府的關注點時,一些敏銳的企業管理者希望和政府的意志保持高度一致。企業為了獲得環境合法性,會自愿積極響應政府相關政策,采取各種行為提升企業環境責任。第二,環境已成為地方政府官員的重要考核指標,地方政府官員為了晉升會高度重視轄區內企業的環保績效。國務院印發的《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中規定,要對政府官員生態環境指標進行考核。地方官員為了績效考核,必然將環境制度壓力轉嫁至轄區企業。若企業仍按照傳統模式進行環境管理,不能較好地滿足制度壓力的要求,則會受到來自政府的行政處罰,難以獲取政府及官員手中的關鍵性戰略資源,而滿足環境制度壓力要求的解決之道就是履行企業環境責任[30]。所以,面對制度壓力,企業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反應,采取一定行動回應,制度壓力較低時,企業會采用消極的行為態度,而制度壓力較高時,企業會以積極的行為態度對待企業環境責任。基于以上理論分析,提出假設:

H1:制度壓力與企業環境責任正相關。

1.2 企業環境戰略的調節效應

制度理論解釋了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影響,但是面對相同的制度壓力,為什么企業的反應卻存在差異呢?迫于環境制度壓力的要求,企業雖然會有一定響應,但卻可能采取表面行為來應對,實質上的改進卻有限[31]。單用外部壓力來解釋很可能忽略了企業自身的主觀動因。支持制度理論的學者對這一問題繼續進行了探究,發現只強調制度壓力存在一定局限性[32],在制度壓力下,企業有不同的戰略選擇[33]。企業環境戰略是企業主動降低其對環境不利影響的一種戰略選擇[34],而不同的企業環境戰略會使企業環境責任表現不同。有研究表明,企業環境戰略實施得越早,企業的環境績效就越好[12],消極的反應型環境戰略可能傾向于規避企業環境責任,而積極的前瞻型環境戰略則利于企業環境責任的強化[13]。具有良好企業環境責任表現的集團,都先后提出過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企業環境戰略決定了企業環境責任的方向,是提升企業環境責任的重要力量[14]。基于以上理論分析,提出假設:

H2:企業環境戰略在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影響過程中起調節作用。

1.3 內部控制的調節效應

美國反虛假報告委員會認為內部控制是企業員工和管理人員為了使企業運營有效、財務可靠、遵守法律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35]。企業作為一個復雜系統,當制度壓力發生改變時,必然要做出反應來適應這種制度壓力的變化,而企業的反應是否有效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自身的內部控制水平。在企業根據制度壓力采取實際行動反應的過程中,離不開有效的內部控制,內部控制是促進企業履行環境責任的強有力的保證。完善的內部控制保證了企業自我規范和管控的能力,從而保證企業有效地實現環保目標。有研究表明:企業內部控制失效是造成環境污染事故的重要原因[15],良好的內部控制有助于企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16],履行企業環境責任,企業內部控制情況越好,那么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質量也就越高[17]。高質量的內部控制體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業環境責任,而當企業內部控制有缺陷時,沒有良好的控制機制,企業無法有效監督管理層,也就無法確保企業環境責任的強化。基于以上理論分析,提出假設:

H3:內部控制在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影響過程中起調節作用。

1.4 產權性質的作用

企業產權是企業一切生產經營行為的基礎和出發點,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的產權性質不同,所以對于制度壓力的反應也會不同。國有企業是政府參與經濟活動的重要手段,其在一定程度上會因為產權性質受到政府更大的壓力。在我國,政府專門設立部門監督央企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而非國有企業受這類因素的影響較小,非國有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更多是因為經濟目標。國企的日常經營既需要考慮經濟的影響,也需要考慮政治方面的因素,從政治角度來看,國企承擔社會責任會更多考慮社會的穩定發展和政府官員的個人政績。在中國,社會對國企有更高的期望,國企的合法性需求更高,國有企業有別于私有制企業,除了企業應該具有的經濟目標之外,還具有配合政府完成相關政策的責任。有研究發現,環境規制對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作用因產權性質而異[18],并且國企環境責任履行情況更好,國企在響應國家相關政策措施、履行環境責任等方面具有模范帶頭作用,是其他企業需要學習的對象[19]。基于以上理論分析,提出假設:

H4: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影響程度因產權性質而異。

2 實證設計

2.1 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

因為官方信息公布有限,根據數據獲取的具體情況,本文最終采用了2014 年、2015 年和2017 年上市公司的數據,企業環境責任的數據來自和訊網,制度壓力的數據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其他數據均來自國泰安數據庫。三年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觀測值有10 785 個,之后對這些數據進行篩選,刪除不披露企業環境信息、內部控制信息和財務信息的企業,余下有效樣本7459 個。

2.2 變量設定

2.2.1 解釋變量

測量制度壓力有許多不同方式,可采用各省(區、市)的環境法律規章數[36]的方法,也可采用各地區的環境行政管制強度、環境監管強度、環境處罰案件數、環境經濟規制強度等因素綜合衡量[37]。本研究參考Wang 等的衡量方法,使用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各省級行政區節能減排績效的評級作為制度壓力的衡量依據[38]。長時間以來,國內生產總值(GDP)是官員關鍵的考核指標[39],環保一直讓位于經濟,考核體系的根本性變化出現在2013 年。2013 年中組部下發《關于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加大環保、能耗等指標在考核評價體系中的權重[40]。國務院《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中,要求各地實現節能減排目標,每年開展節能減排考核,考核結果作為績效考評的重要內容,實行問責制[41]。因此,2013 年之后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各地區節能減排情況考核的結果,必然成為地方政府官員任命、晉升的重要指標[40],在這一舉措形成的制度壓力下,地方政府官員也必然將環境考核壓力轉嫁至轄區企業,采取各種手段促進轄區內企業環境責任的提高。國家發展改革委官方公布了2013 年、2014 年、2016 年各地節能減排評估情況,因此,本研究延期一年,使用國家發展改革委2013 年、2014 年、2016 年對各區域節能減排的評級來衡量2014 年、2015 年、2017 年的制度壓力,因為年度期末的考核結果只會對下一年度產生制度壓力,無法影響本年度官員和企業的行為。同時,分析上一年度節能減排考核結果對本年度企業環境責任的影響,排除了企業環境責任對本年度節能減排考核結果的影響,避免了反向因果關系造成的內生性問題。

2.2.2 被解釋變量

企業環境責任是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部分,是企業采取的符合環境倫理和相關法律的行為[42]。中國衡量企業社會責任的機構有潤靈環球與和訊網,在和訊網的評價系統中,將上市公司的企業環境責任用企業環保意識、企業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情況、企業環保投入金額、企業排污種類數、企業節約能源種類數來衡量。和訊網評價標準統一且獨立性較高,已得到國內外眾多學者的認可及廣泛使用[43],因此,本研究采用和訊網的評分來衡量企業環境責任①和訊網企業環境責任衡量標準:環保意識(1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15%)、環保投入金額(25%)、排污種類數(25%)、節約能源種類數(25%)。。

2.2.3 調節變量

(1)企業環境戰略。國內缺乏與企業環境戰略相關的定量數據。田虹等借鑒了2017 年復旦大學環境經濟研究中心的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報告[44]。衣鳳鵬等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的信息衡量企業環境戰略,當報告中包含有關環境的某項內容時,將該項賦值為1;當報告中包含有關環境某項內容的具體數值時,將該項賦值為2;其余情況賦值為0[45]。綜上,本研究將根據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報告內容衡量企業環境戰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會披露許多項環境相關信息,如用電量減少、廢水排放量下降、CO2排放總量下降等數據,本文采用各公司披露環境信息的項目數量來衡量企業環境戰略。

(2)內部控制。隨著上市公司信息管理的不斷完善,大多學者使用企業內部控制評價報告中的信息衡量內部控制[46]。企業內部控制評價報告主要包括內部控制是否有效、是否存在缺陷、內部控制評價等。劉運國等用披露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和內部控制缺陷兩項來衡量內部控制[47]。綜合之前的研究,本文以企業內部控制報告、內部控制結論、內部控制有效性、內部控制缺陷這四項的綜合得分作為衡量依據,符合一項增加1 分,以總分數作為內部控制的得分。

2.2.4 控制變量

本文根據已有研究[48,49],選擇企業年齡、兩權分離度、董事長總經理兼任、持股比、董事會規模、投資機會、成長性、盈利狀況、資產收益率、資產負債率、總資產周轉率、現金流量作為控制變量,盡可能減少遺漏變量造成的內生性問題。其中兩權分離度、董事長總經理兼任、持股比、董事會規模反映企業的治理結構;投資機會、成長性反映企業的發展潛力;盈利狀況、資產收益率、資產負債率、總資產周轉率、現金流量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相關數據均來自國泰安數據庫,本文涉及的所有變量及定義如表1 所示。

表1 變量定義

2.3 模型設計

根據前文假設,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對年份和行業進行了固定,通過雙向固定效應模型控制遺漏變量導致的內生性問題。構建模型如下:

上述模型(1)、模型(2)、模型(3)分別用來檢驗假設H1、H2、H3,假設H4 用分組回歸的方法檢驗。其中,i表示企業;t表示年度;t-1 表示滯后一年;CER 為企業環境責任;Control 為控制變量;ES 為企業環境戰略,Class×ES 為制度壓力與企業環境戰略的交互項;IC 為內部控制,Class×IC 表示制度壓力與內部控制的交互項;Year 表示時間固定效應;Ind 表示行業固定效應;λ為隨機擾動項。

3 實證與結果分析

3.1 描述性分析

對7459 個數據進行分析發現,企業環境責任(CER)的分值在0 與30 之間,其均值為0.801,說明各上市公司的企業環境責任存在較明顯的差異,且企業環境責任整體水平不高。制度壓力(Class)分值在1 到4 之間,均值為1.430,說明企業面臨的制度壓力存在明顯的差異,并且制度壓力整體較為溫和。企業環境戰略(ES)處于0 到716 之間,均值為1.830,說明企業環境戰略差別非常大且整體趨于保守。內部控制(IC)處于0 到4 之間,均值為3.580,說明樣本中企業的內部控制整體有效。各變量情況具體見表2。

表2 描述性統計

3.2 基準回歸分析

基于本文研究假設與模型,進行基準回歸分析,結果如表3 所示。由表3 模型(1)可知,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回歸系數為0.372(p<0.01),顯著為正,說明制度壓力越高,企業環境責任也越高,假設H1 成立。由表3 模型(2)可知,企業環境戰略與制度壓力的交互項對企業環境責任的系數為0.097(p<0.01),假設H2 成立。由表3 模型(3)可知,內部控制與制度壓力的交互項對企業環境責任的系數為0.180(p<0.05),假設H3 成立。

表3 基準回歸

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印證了之前的理論分析,中央政府對各地官員施加制度壓力,地方將壓力傳導給企業,促進企業環境責任的提升。而面對相同的制度壓力,企業環境戰略的不同也會影響企業的行為決策,積極的企業環境戰略可以促進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影響。內部控制會影響企業的執行能力,在企業戰略目標確定的情況下,企業完成既定目標的程度會被內部控制影響,有效的內部控制提升了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促進作用。

3.3 異質性分析

將國有企業(國企)和非國有企業(非國企)分組回歸進行比較,結果見表4。2916 個國企中,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回歸系數為0.263(p<0.1);4538 個非國企中,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回歸系數為0.487(p<0.01),比較回歸系數及顯著性可知,制度壓力對非國企的企業環境責任影響更大,假設H4成立。之后將國企按央企和地方國企分組回歸進行比較,結果見表4。1002 個央企中,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系數不顯著;1910 個地方國企數據中,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回歸系數為0.401(p<0.05),比較回歸系數及顯著性可知,制度壓力對地方國企的企業環境責任影響更大。

表4 異質性分析

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影響在非國企中更大,該結果與之前的理論分析不一致,之前的理論分析認為國企的合法性需求更高,因此國企應該對制度壓力反應更積極,國企的企業環境責任也應該更高。事實上,國有企業在企業環境責任方面的平均分是1.079;非國企在企業環境責任方面的平均分是0.623,國企的企業環境責任優于非國企。但經數據分析可知,國企的這種優勢并非制度壓力導致的,面對制度壓力,非國企的反應更加積極。該現象的原因Wang 等給出了解釋,他們認為國企是政府的延伸,本身就是政府的一部分,國企會出于自身性質來響應政府的政策。國企提升企業環境責任是一種主動地實現政府目標的行為,而不是因為制度壓力的要求被動地做出反應,不論制度壓力強弱,國企都會提升企業環境責任,因此,制度壓力與企業環境責任之間的聯系在國企中較弱[38]。國內研究也發現,國企易受到政府的“偏袒”,面臨的實際監管壓力較低,這反而會導致國有企業的產權性質不利于環境責任意識的提高[50]。

相比央企而言,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影響在地方國企中更強,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與產權性質的作用類似。中國國有企業由各級政府控制,央企直接隸屬于中央政府[51],可以更容易獲得資源和特權,更有能力承擔企業責任,央企的企業環境責任的平均分是1.547,非央企的企業環境責任的平均分是0.834。但由表4 異質性分析可知,這種差異不是由制度壓力引起的。在央企中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無顯著影響,而非央企中,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強化有促進作用。這是因為央企的企業不受地方政府控制,也感受不到中央向地方施加的制度壓力。尤其許多央企的領導級別還大于地方政府官員,更難以被各級政府或相關部門的政策與監管所影響。央企雖然受制度壓力的影響較小,但是作為中央政府功能的延伸,依然履行著實現政府目標,擔負社會責任的職責,主動自覺地保護環境,較其他企業有著更高的企業環境責任水平。

3.4 穩健性檢驗

本研究采用更換解釋變量衡量方式、以重污染行業為標準分割樣本、以企業所在區域分割樣本和反事實檢驗四種方法進行穩健性檢驗。總體而言,基準檢驗中假設H1、H2、H3 在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依然成立。

3.4.1 更換解釋變量衡量方式

用地區節能減排績效排名代替地區節能減排績效評價,2016 年地區節能績效排名未公布,無法檢驗2017 年的數據,因此對2014 年、2015 年的數據進行穩健性檢驗。用地區節能績效的排名代替地區節能減排績效評價,采用與之前完全一致的方法處理數據,結果如表5 所示。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回歸系數為0.035(p<0.01)、企業環境戰略與制度壓力的交互項對企業環境責任的系數為0.006(p<0.05)、內部控制與制度壓力的交互項對企業環境責任的系數為0.020(p<0.05)。自變量變化后,表5 的回歸結果未發生大的改變,方向及顯著性與之前的數據分析結果一致,可見之前的研究結果具有穩健性。

表5 穩健性檢驗(1)

3.4.2 以重污染行業為標準分割樣本

按照2010 年原環境保護部頒布的標準①2010 年原環境保護部頒布的《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南》將火電、鋼鐵、水泥、電解鋁、煤炭、冶金、化工、石化、建材、造紙、釀造、制藥、發酵、紡織、制革和采礦行業企業劃分為高污染行業。,將樣本分割為重污染行業和其他行業,采用與之前完全一致的方法處理數據,結果如表6 所示。重污染行業組中,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回歸系數為0.313(p<0.1)、企業環境戰略與制度壓力的交互項對企業環境責任的系數為0.067(p<0.1)、內部控制與制度壓力的交互項對企業環境責任的系數0.378(p<0.01),數據分析結果與基準回歸一致,具有穩健性。其他行業中,除內部控制的調節效應不成立以外,其他變量的方向及顯著性與之前的數據分析結果一致,可見之前的研究結果具有穩健性。

表6 穩健性檢驗(2)

3.4.3 以所在區域分割樣本

根據企業所在省份,將樣本分割為東部地區企業以及中西部地區企業兩個部分,采用與之前完全一致的方法處理數據,結果如表7 所示。東部地區企業中,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回歸系數為0.286(p<0.01),企業環境戰略與制度壓力的交互項對企業環境責任的系數為0.061(p<0.05),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有正向顯著影響以及企業環境戰略有正向調節作用的結論具有穩健性。中西部地區中,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回歸系數為0.567(p<0.01),企業環境戰略與制度壓力的交互項對企業環境責任的系數為0.196(p<0.01)、內部控制與制度壓力的交互項對企業環境責任的系數為0.374(p<0.01),數據分析結果與基準回歸一致,方向及顯著性未發生大的改變,之前的研究結果具有穩健性。

表7 穩健性檢驗(3)

3.4.4 反事實檢驗

之前的研究延期一年,使用國家發展改革委2013年、2014 年和2016 年對各區域節能減排的評級來衡量2014 年、2015 年和2017 年的制度壓力。考慮到除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各地區節能減排評級這一制度壓力外,其他隨機因素也可能導致企業環境責任的差異,而這種差異與制度壓力沒有關系,這樣就推翻了前文實證的結論。因此,為了排除其他隨機因素的影響,假設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各地區節能減排評價提前一年,用2013 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各區域節能減排的評級來衡量2013 年的制度壓力,分析2013 年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影響。因為2013 年制度壓力是不存在的,如果2013 年虛假的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影響顯著為正,而2014年、2015 年和2017 年真實的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影響也顯著為正,則表明無論制度壓力是否存在,企業環境責任都不受影響,前文分析的制度壓力與企業環境責任正相關這一結論不成立,企業環境責任的不同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反之,如果2013 年的系數不顯著為正,說明企業環境責任的不同確實是由制度壓力引起的。

檢驗采用與之前完全一致的方法處理數據進行反事實檢驗,結果如表8 所示。所有模型中,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回歸系數均不顯著,與之前數據分析的結果相悖,說明企業環境責任的不同確實是由制度壓力引起的。

表8 反事實檢驗

4 結論與討論

4.1 結論

本文以制度理論為支撐,2014 年、2015年和2017 年中國上市公司數據為基礎,系統評估了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影響,對企業環境戰略、內部控制的調節作用進行分析,根據企業產權性質和企業隸屬關系進行異質性分析。結果表明:制度壓力能顯著促進企業環境責任;企業環境戰略、內部控制在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影響過程中起正向調節作用;較國企而言,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影響在非國企中更強;較央企而言,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影響在地方國企中更強。

4.2 建議

對于企業來說:第一,企業需正視政府施加的制度壓力,制定積極的綠色環境戰略來強化企業環境責任。同時,企業要注重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強化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確保企業環境責任意識的提高。第二,企業應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改變過去的粗放發展模式。在制度壓力下,企業的減排治污成本增加,因此,企業應該加大綠色創新技術投入,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并減少污染排放,以達到制度壓力的標準。尤其是在高污染行業,企業面臨更加嚴格的政策要求,企業生產成本和減排費用都會顯著增加,這就更需要改進企業生產技術,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用“創新補償效應”來抵消企業成本的增加。

對于政府來說:第一,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影響在非國有企業中更明顯。為此,政府應根據不同產權性質企業實施差異化政策,以充分發揮制度壓力對企業環境責任的促進作用。另外,制度壓力的影響在央企中非常有限,中央政府應該加強對央企的監管,促使央企承擔更多的環境社會責任。第二,應進一步完善環境法律法規,加強環境違規懲戒力度,對于違反環境政策,造成重大環境損失的企業要依法處理。要發揮政府作用,彌補市場缺陷,加大處罰力度,倒逼企業從源頭防治環境問題。同時,在環保高壓態勢下,政府要避免“一律關停”、限電限產等“一刀切”做法,為企業生產經營創造良好環境。第三,整合企業利益與社會利益、經濟利益與環境利益、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首先,政府可以通過金融、稅收優惠政策等鼓勵性措施積極引導企業綠色生產,使企業利益與集體利益有效統一起來。其次,要改變對經濟利益的片面追求,用排污權交易等機制實現環境利益與經濟利益的統一。最后,構建長遠利益規劃,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方式,避免“竭澤而漁”的情況,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倡導,立足長遠利益,為后代人留下“綠色銀行”、留下良好的生態環境。

4.3 局限與展望

本文的研究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本文以我國A 股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未探究其他公司,因此,研究結論具有一定片面性,可能并不適合中小企業及未上市的企業,未來的研究可以拓展到其他樣本。第二,本文著重于企業環境戰略、內部控制等因素的調節作用,但是對于制度壓力影響企業環境責任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中介因素未展開研究,接下來可以對在制度壓力與企業環境責任之間發揮中介作用的其他變量進行分析。第三,因為官方公布信息有限,本文研究使用的并非最新數據,在之后可以考慮通過改進變量衡量指標等方法使用最新數據進行研究。

猜你喜歡
制度環境企業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淺探遼代捺缽制度及其形成與層次
環境
簽約制度怎么落到實處
中國衛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区精品| 亚洲天堂网2014| 久久人体视频| 成人亚洲国产| 欧美全免费aaaaaa特黄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99精品在线看| 午夜啪啪网|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裸舞福利在线视频合集| 国产精品女主播| 午夜不卡视频|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免费视频|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黄色网页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国内精品免费| 青青操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电影|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 蜜臀AVWWW国产天堂|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欧美一级在线看|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成人久久18免费网站|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日本国产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99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 九色国产在线|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站| 一区二区午夜| 久久亚洲综合伊人|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区不卡|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午夜精品区| 福利在线不卡一区| 精品国产网| 97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不卡|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日本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五月婷婷导航| 亚洲成人www| 久久五月视频|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AⅤ | 99伊人精品| 亚洲一区毛片| 日本91视频| 久久精品66|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日韩欧美91| 日韩精品亚洲人旧成在线|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伊人蕉久影院| 亚洲天堂2014|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在线视频亚洲欧美| 国产一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第一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