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超,劉玉龍,吳 俊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一般旋挖樁深度都在10 m以上,通過觀察很難了解樁的情況(樁壁完整性、水位線以下樁身等情況)。如果是干樁,可以通過手電筒觀察樁壁情況,合理選擇充盈系數。但是對于深度在15 m以上的樁,即使強光手電筒也難以觀測到樁壁情況,尤其是當樁內有水時,水下部分樁壁情況更難了解。
悅來會展中心北辰項目三期(C10-1/06、C14-1/06、C14-2/07號地塊)施工總承包工程位于重慶市兩江新區悅來會展城,工程共分三個地塊,C10-1/06地塊總用地面積為28 315 m2,總建筑面積為123 735.37 m2,C14-1/06地塊總用地面積:23 265 m2,總建筑面積約:64 685.22 m2,C14-2/07地塊總用地面積:26 549 m2,總建筑面積約:46 804.23 m2。建筑結構形式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基礎形式為樁基礎。
本工程C10-1/06地塊所處地帶為高回填土地帶,場地第四系人工填土厚度0.50~37.10 m,主要為場地早期平場時開挖回填形成,堆填方式為拋填,結構松散~稍密,壓縮性高,承載力低。工程地質特性差,分布不均勻,均勻性差。場地第四系粉質黏土厚1.00~4.40 m,強度低,工程地質特性較差,分布和厚度不均勻。場地基巖強風化帶厚度0.60~4.10 m,鉆探巖芯破碎,強度相對較低,工程特性較差,均勻性一般。中等風化帶基巖單層厚度5 m以上,厚度較大,分布較穩定,強度指標變異性低,均勻性較好。
“計時法”顧名思義就是通過計時的方法,計算單位時間內混凝土澆筑的方量。因為現場樁基澆筑混凝土,多采用泵送的形式,無論天泵、地泵,在泵送混凝土的過程中,其泵送流量基本是保持不變的。因此,就可以通過計時的方法,計算樁基混凝土澆筑方量。
1)確定現場需要澆筑的樁基數量,結合樁深、樁徑、樁壁情況,可以假設樁內沒有水,樁壁充盈系數取值一定,初步計算澆筑樁所需的混凝土方量。混凝土方量=充盈系數×樁的體積(充盈系數取值需要結合樁壁情況,一般情況下可暫取1.0~1.25,利用“計時法”之后,根據實際情況再稍作調整。樁的體積按照圓柱體體積計算公式計算)。
2)了解攪拌站距離施工現場的路程、道路高峰期、罐車限行等情況。確定罐車從攪拌站到施工現場所需的時間。以防混凝土量不足時,能在前一車混凝土初凝之前及時補料。
1)在第一車混凝土開始澆筑的同時用秒表記錄好混凝土的澆筑時間,待第一車混凝土澆筑完成時,暫停秒表,此時結合罐車混凝土容量(V)和混凝土澆筑時間(t),計算出混凝土澆筑流量(q):
(1)
式中,V為混凝土方量,m3;q為混凝土澆筑流量,m3/s;t為混凝土澆筑時間,s。
2)第一車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開始澆筑下一車,在當前樁基澆筑最后一車混凝土時,總結計算出之前幾車混凝土澆筑的平均流量(q1),然后記錄好當前樁基完成澆筑時最后一車混凝土的澆筑時間(t1),計算出當前樁基完成澆筑時最后一車混凝土的澆筑方量(V1):
V1=q1×t1
(2)
將原罐車內的混凝土方量減去澆筑量得到罐車內剩余混凝土方量。
3)總結出當前樁基澆筑的混凝土實際方量和計劃方量的差值,若當前樁基實際澆筑混凝土量大于計劃混凝土量,說明當前樁基已經占用了下一個樁的混凝土,需要做好補料的計劃,而且補料需要在最后一個樁基澆筑的最后一車混凝土初凝之前到達。
4)當成孔樁內水位較高,水位線下樁身情況不明,樁身孔壁不完整,難以計算樁所需混凝土方量時,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除需記錄好混凝土澆筑時間以外,還需用皮尺記錄好每一車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所對應的樁基澆筑高度,然后通過對比樁的實際澆筑高度和理論澆筑高度,了解樁內水位線以下的情況和樁身孔壁塌孔情況,通過計時和測高度相結合,再判斷混凝土計劃方量是否滿足澆筑需求。
5)對于一個樁,若現場只有一個樁需要澆筑,且澆筑樁所需要的混凝土方量較少,而攪拌站離施工現場比較遠。“計時法”就很難適用,這種情況下,對于干樁,澆筑所需的混凝土量較好估算,且誤差很小。但是對于濕樁,樁內水下情況不明的時候,可按干樁計算,適當增加混凝土方量。若所需混凝土方量較大,“計時法”仍然適用,尤其是用于補料,能有效地避免混凝土浪費。
本工程C10-1/06地塊基礎樁基直徑在1~1.6 m,樁長在10~16 m,因基坑開挖深度較大,基坑地勢較低,所以地下水位較高,地下水位線距離基坑地面5 m左右,且土壤為未經壓實的回填土,回填土中含有大量尺寸大于2 m的塊石,在旋挖鉆孔施工的過程中,存在多次塌孔回填,而且多數成孔樁樁身也存在局部垮塌的現象。所以,此類樁的混凝土澆筑方量根本無法準確計算,只能通過“計時法”做好詳細的澆筑記錄和補料計劃。圖1是“計時法”的實測記錄和整理后的實測數據。

圖1 “計時法”的實測記錄和整理后的實測數據
通過對比分析,證明“計時法”在旋挖樁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完全具有適用性和可行性,運用“計時法”進行樁基混凝土補料能有效地解決因為補料不足、補料剩余所造成的樁基質量缺陷和混凝土浪費等問題
1)無論是泵送還是自卸,在單位時間內,混凝土的流量都是可控的。所以,在混凝土方量不可精確計算的時候,“計時法”能較高效地跟蹤混凝土的動態方量,以達到節約成本的功效。
2)“計時法”其實就是精細化管理施工的一個過程,通過全施工過程動態管理,將施工前不可量化的工作,分解為施工過程中的具體數據,運用數據管控施工,最終實現精準施工,精細管理。
[ID:013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