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 舟 肖獻法 文
2022年6月14—17日,以“騰飛吧!山東高端裝備制造”為主題的山東重工新科技成果展在濟南山東大廈舉行。作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龍頭企業,山東重工集中展示了近年來取得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有力彰顯了山東高端裝備產業的創新實力與發展韌勁。
展會期間,除了隆重發布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全國首輛商業化氫內燃機重卡,山東重工還集中展示了6大整車/整機產業鏈拳頭產品及核心技術;每個整車/整機產業鏈前均展示了濰柴世界一流的動力總成系統,彰顯了山東重工“以動力總成系統為核心、以整車/整機為龍頭”的戰略發展邏輯。
6月15日,2022年全國低碳日,中國重汽、濰柴動力聯合發布了全國首輛商業化氫氣內燃機重卡。標志著雙方在推進多元能源轉型、助力我國“雙碳”戰略中又取得了里程碑式的重大科技突破。
該車型為中國重汽全新一代黃河品牌高端重卡,搭載濰柴動力自主開發的13 L氫氣內燃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可商業化應用于港口、城市、電廠、鋼廠、工業園區等多種特殊運輸工作場景。氫內燃機作為一項替代燃料內燃機技術,具有零碳排放優勢,將推動重型商用車邁入多元能源的新時代,對我國“雙碳”目標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表1 山東重工新科技成果展上的商用車一覽表
據介紹,濰柴動力作為全球重型內燃機行業的龍頭企業,自2018年起開始布局氫內燃機技術,依托強大的研發團隊和先進的研究平臺,迅速完成了關鍵核心技術和商業化應用的突破,攻克了一批卡脖子技術難題,掌握了一批原創性專利技術,實現了有效熱效率41.8%,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動力領域的發展又一次樹立了全球新標桿。

中國重汽?濰柴動力全國首輛商業化氫內燃機重卡發布儀式
在性能開發和配套應用方面,該車(機)采用了多項專有技術,優勢突出——采用精準氫氣噴射控制技術,實現氫燃料靈活準確供給,可充分滿足發動機變工況需求;采用高效增壓、稀薄燃燒技術,解決了氫氣異常燃燒難題,確保發動機平穩高效運行;采用濰柴自主ECU系統,智能控制、自主可控,確保控制策略定制化開發;基于已有的氣體機產品平臺進行技術再延伸,可快速推動商業化落地。
當前,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交通運輸領域是實現“雙碳”戰略的重要戰場,在這一過程中內燃機行業承擔著重要角色。內燃機將氫作為燃料,已成為行業落實“雙碳”目標的重要路徑之一,未來應用前景廣闊。

現場發布的濰柴氫氣內燃機

展車現場
氫內燃機具有3大優勢:一是可沿用現有內燃機工業體系進行開發,大部分零部件與現有內燃機成熟產品通用,可極大縮短開發周期,產業化轉化更有利;二是具備無后處理器的情況下滿足嚴苛排放法規的潛力,后處理等系統可取消或簡化,產品成本優勢顯著;三是采用傳統燃燒做功模式,對氫氣燃料純度要求較低,燃料適應性好。
“氫內燃機的核心技術突破和商業化應用將進一步提升山東重工集團在全球行業內的引領力和話語權,推動重型商用車邁入多元能源的新時代,對我國節能減排、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山東重工集團董事長譚旭光表示。
(1)風阻系數全球最低的中國重汽“黃河”重卡、中國首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重汽“黃河”氫燃料電池雪蠟車,成為全場耀眼的明珠。
其次,句式的積累。詞匯是基礎,句式是支撐,有了詞匯的基礎還要能夠將之連成句子,如此才能夠促進寫作的達成。而對于句式的學習,我們可以將單詞鑲嵌到句子里,讓學生反復不斷的朗讀,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記憶句型,之后再通過相同句式的擴展來讓學生學會句式的表達。大量的朗讀也有助于學生寫作語感的培養。
(2)中通客車全球首套移動疫情防控裝備,由核酸檢測車、CT醫療車、負壓轉運車、負壓救護車、保障車及應急指揮車組成,實現了疫情防控檢測、核查、轉運、救護、保障及指揮“六位一體”。
其中,中通核酸檢測車為全球最大通量移動核酸檢測車,防疫保障車為國內首輛多功能醫護保障車,CT醫療車為國內首輛3軸客車車載CT,負壓轉運車為國內首輛大運量一站式負壓轉運車。

同期展出的豪沃6×4電驅橋純電牽引車(藍)、豪沃6×4電驅橋純電自卸車(綠)、汕德卡G7S高端冷藏車(白)

黃河氫燃料電池雪蠟車(列車)再次亮相

中通客車展區,包括核酸檢測車、防疫保障車、負壓轉運車、CT醫療車、應急指揮車、負壓救護車等,分別基于大、中、輕型客車底盤改裝
(1)WP13H商用車動力總成:是濰柴近年來科技創新集大成者,該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全球獨家的51.09%高熱效率技術加持,堪稱全場“頂流”。
(2)非道路動力系統領域:濰柴著力打造“濰柴發動機+林德液壓”液壓動力總成黃金產業鏈,重磅推出國內首款大型拖拉機CVT動力總成、替代進口的挖掘機液壓動力總成,打破外資品牌壟斷,填補了國內農業裝備、工程機械空白。
(3)新能源領域:濰柴多條技術路線齊頭并進,集中展示了技術水平領先的12 L的HPDI天然氣發動機、13 L氫內燃機、200 kW燃料電池等減碳脫碳新利器。
(4)濰柴全新一代WP13F船舶動力推進系統、20M33高端大缸徑發動機等:各項性能指標比肩國際巨頭,堪稱各應用領域的“國之引擎”。
(1)配套濰柴大馬力CVT動力總成的雷沃P8000重型智能拖拉機,可謂國貨農機“巨無霸”,助力中國搶占全球農機高端價值鏈。
(2)濰柴雷沃大豆玉米帶狀復合氣吸式免耕精量播種機,可實現4行大豆、2行玉米同時精準播下,為我國大規模推廣復合種植提供技術支撐。
(3)山推純電推土機、裝載機、挖掘機,濰柴雷沃60 t挖掘機、濰柴160 t高端礦卡等新產品,是山東重工整合產業鏈資源以新科技打造新引擎的優秀代表。
在海洋交通裝備展區,“流量擔當”法拉帝FSD195公務艇,集成全球船艇高端制造、高端工藝技術,是公務艇領域的全能冠軍。在智慧物流展區,林德氫燃料電池叉車、電動叉車等,一展“凱傲物料搬運硬件+德馬泰克系統集成”智慧物流產業鏈風采。

濰柴特車生產的WT160寬體礦用自卸車

現場展示的農業機械、新能源工程機械(挖掘機、裝載機、寬體礦卡)及動力傳動系統
現場還展出了8AT變速器、自主ECU電控單元、燃料電池膜電極、后處理系統等核心部件。這些“全球之最、中國首款、山東第一”一經展出吸睛無數,匯聚起了山東重工邁向世界一流的底氣與實力。
高端裝備是山東省重點發展的“十強”產業之一。產業集群的形成,產業鏈的良性循環發展,離不開“鏈主”企業的引領帶動。在山東省發布的制造業重點產業鏈及“鏈主”名單中,濰柴動力、中國重汽、中通客車、山推股份、濰柴雷沃是全省汽車、工程機械、農機裝備、氫燃料電池等四條產業鏈的“鏈主”企業,充分彰顯了山東重工在山東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龍頭”地位。
此次展會,這些“鏈主”企業所在產業鏈合作伙伴們齊聚一堂展風姿。在發動機產業鏈,濰柴動力多家供應鏈伙伴攜自家拳頭產品展出,如線束接插件全球第一的泰科電子(濰坊)有限公司,曲軸、連桿產品全球規模最大的天潤工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活塞產品規模全國第一的濱州渤海活塞有限公司等。在商用車產業鏈,參展的中國重汽合作伙伴有博世汽車轉向系統(濟南)有限公司、采埃孚商用車系統(濟南)有限公司、馬勒貝洱熱系統(濟南)有限公司等全球知名企業。
多年來,山東重工堅持“鏈合創新、鏈條共贏”原則,打造多贏、可持續的良性產業生態,共同應對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在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帶動了上下游產業鏈做強做大、邁向高端。濰柴集團攜手產業鏈伙伴成立研發共同體和應用共同體,成員企業共計140家,有力推動了產業鏈創新能力質的飛躍。濰柴集團、中國重汽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零部件企業入駐在濰坊和濟南的國際配套產業園,目前已有多家國際知名品牌落地。
近年來,山東重工集團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心無旁騖攻主業”諄諄教誨,堅持科技自立自強,推進研發大投入、人才大引進、生態大變革、全球大合作,構建了“自主創新+開放創新+基礎創新+工匠創新”四位一體科技創新體系,突破了一批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成果,打破了一批國外核心技術壟斷,推出了一批引領行業升級的高端產品,贏得了國內外同行的尊重。
“行業發展有周期,研發投入無周期。越是下行周期越要加大研發投入,即使犧牲短期利潤也在所不惜。”譚旭光說。據悉,近3年來,山東重工研發投入每年都在持續增長,累計超過300億元。研發大投入撬動科技大爆發,截至目前,山東重工已獲得授權專利1萬4 179件,包含發明專利2 713件;主持或參與國際、國家及行業標準制定261項;獲得國家科技一等獎2項,國家級科技獎勵7項,省部級科技獎勵99項。
科技創新的“核動力”來自人才。山東重工以開放包容的生態引才、育才、用才,全球研發團隊規模達2.5萬人,通過建立“高壓力+高貢獻+高薪酬”科技生態,打造了萬馬奔騰搞創新的良好局面。僅2021年在山東省內引進優秀高校畢業生3235名,碩博占比超過50%,雙一流院校生占比超過70%,人才招聘數量和質量創下歷史新高。
以機制改革催生創新活力,營造“比著干”“搶著干”“拼命干”的新生態。2021年,山東重工瞄準“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在行業內率先實施科技創新項目“揭榜掛帥”制,與濰柴集團、中國重汽高管簽署29個“軍令狀”項目,并對“揭榜掛帥”項目公開招標。“軍令狀”項目單項最高獎勵2 000萬元,“揭榜掛帥”項目單項最高700萬元。今年濰柴集團科技激勵表彰大會上,拿出6 441萬元重獎科技成果,最近又拿出1億元對集團10大戰略新引擎項目進行大激勵、大推進。
山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要加快推動科技自立自強,建設先進制造業強省,塑成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山東重工在科技創新中取得的新成就、探索的新路子,為山東高端裝備制造插上騰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