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東
(山東浩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煙臺,264100)
發展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全球共識。我國從“十二五”時期開始,便重視新能源汽車的整車關鍵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的攻關,其中一些技術已處于世界先進水平。現階段,以純電動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規模在不斷增長,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已步入快車道。其中,電動商用車的應用領域和市場規模迅速拓展,并出口到海外,走出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發展道路。
在電動商用車(包括客車、卡車、專用汽車)方面,其發展應用規模往往會被制造成本、動力電池等因素所影響,因此應從系統工程這一角度做好它的規劃應用。在其技術體系內,主要涉及電動商用車平臺、實時運營監管系統和充換電基礎設施,它們互相支撐,可以將電動汽車在充電時間、續航里程等方面的需求順利解決。
純電動汽車較早在城市公交領域得到大規模示范應用,純電動城市客車的 發展即體現了這一技術體系的概念。圖1為目前在我國普遍應用的純電動城市客車,通過“零排放”形式,體現了人文、科技和綠色的理念。在相關企業、機構的共同努力下,快速、智能的充換電站建設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整車的設計理論、核心技術等也實現了系統創新。如今,純電動汽車也開始在環衛、工程等領域有所應用,其技術體系也獲得了發展與完善。

圖1 目前已經在公交領域普遍應用的純電動城市客車
在這一系統工程內,關鍵技術的應用會涉及電動商用車平臺技術、實時運營監管系統和充換電的基礎設施等內容,具體如下。
在電動商用車的系統體系內,此類技術屬于關鍵的子系統,經過長期研究及發展,已經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技術鏈條,其中主要涉及整車系統集成等技術,打破了以往主要做改裝設計的思路,開發了能對電池箱即時更換的技術,促進了動力傳動、冷暖空調等技術的一體化,也順利解決了整車輕量化方面研究比較停滯等問題,促進了自主電動車的創新發展。此外,在數字化技術支持下,傳統技術中共享數據、車輛協調及控制等問題也被有效解決,當下可以實時自動完成整車故障、隱患監控診斷,保障了整車安全。而在電池成組技術中,應用模塊化封裝等技術,使得操作人員能在電池箱內對動力線等快速更換,實現了對線的同步、自動插接,順利解決了電動商用車內的長期問題,提高了成組電池的實際使用壽命。圖2為一種電池模塊化裝置的制作方法。最后,在冷暖系統的控制等方面,當下也超越了傳統技術,解決了整車空調制冷劑泄漏等問題,保障了空調效果,也落實了節能觀念。

圖2 一種電池模塊化裝置的制作方法
在新能源類型汽車技術發展下,一些相關的技術理念也不斷成熟,并被投入使用。在電動商用車系統內,其監管系統同樣在不斷成熟,以政府、企業等為監控主要模式的監管技術,變成了商用車系統內比較重要的子技術,可以有效檢測車輛運行的安全,及運行的規范性,實現對消耗、車輛里程等的實時檢測,在其檢測系統內,各檢測主體也要負責檢測不同內容,檢測活動的側重點同樣存在差異,這能共同地維護車輛的安全使用。
在電動車的研究和發展中,充電時間較長、利用效率低下、有安全隱患等,都屬于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而充換電的基礎設施技術,便能將上述問題順利解決。在傳統電池方面問題處理中,主要是利用快速充電、電池箱的快速自動更換等方法。在快速更換類型方案中,一般是在快速更換區內,以自動更換的機械快速更換電池,常用方法是分箱組合方法,更換電池只需5 min。在換電模式內,規劃建設比較重要,此外,互聯共享等技術內容,也屬于此項技術內比較關鍵的內容,會和其可行性等有密切聯系。現階段的很多企業都在研究、實施大功率式充電技術,在一些跨國大型車企內,也提出大功率的充電需求,如1 000 V等,電動商用車用戶會對此類需求更為需要,而此類需求會源自用車習慣等要求。在現階段,國內對大功率充電模式方面的研究比較重視,這和電網運行、行車安全都聯系密切。但大功率式充電模式會影響成本控制,和當下成本預估相比,其成本預估會成倍增加,而這和大功率式充電中電控單元、電池系統等有聯系。雖然此類充電模式容易增加成本,但它也有充電安全、整車效益高等優勢,這遠非傳統充電能比,所以它也屬于必然、可行的一類發展趨勢。圖3為大功率充電樁示意圖。

圖3 大功率充電樁示意圖
首先,應該提高整車智能化水平,并對智能駕駛、整車控制等技術進行研究。在電動汽車的未來發展中,智能化將是其發展的關鍵技術,這也是提高整車性能的技術抓手,關鍵技術包括整車的智能化輔助駕駛、網聯整車的控制器等。對相關技術重新設計以及開發,讓整車可以變得更為安全、可靠。
其次,提升整車的動力性。對電驅動的高效系統進行研發,進一步提高整車的動力性能,并降低能耗,對電機及其控制器等會有較高要求。其中的關鍵技術包括高密度的電機、控制器等,高集成度、高效的電驅動分布式系統,也變成可行的一類技術方案。
再次,突破低溫禁區,對高效的熱泵空調技術進行研究。在夏季、冬季,電動車內的空調系統屬于耗能的主要部件;而使得空調系統提升制熱、制冷的效率,屬于促進整車節能、提高續駛里程的有效舉措。在現階段,低溫增焓的技術具備節能、高效的明顯優勢,在嚴寒的條件下也能提高汽車性能,屬于升級電動商用車的關鍵技術。而通過相關技術支持,低溫增焓式的空調在低溫制熱方面的能效,會比預期效果更好,在-15 ℃條件下,制熱能力能夠得到提高,即使在-25 ℃同樣能正常運轉,可以滿足嚴寒時使用汽車的供暖要求。
最后,應該對全氣候類型動力電池等技術進行研究,提高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以及降低成本都十分重要。在低溫環境中,鋰離子類的動力電池會有能量密度降低的狀況,它在低溫時的應用會受嚴重限制。而全氣候類動力電池屬于電池的新型技術,它能將低溫中電池在性能上的局限突破。在此類電池內,會有一片鎳片,能以更少的電能在零下環境中完成電池的自加熱,在電池的溫度有所上升后,它也會自動停止加熱,不會損失更多能量。此技術可以大大提升傳統電池在嚴寒工況下的功率,也不會使得電池減弱常溫中的壽命和性能。
綜上所述,電動商用車系統工程技術體系屬于復雜概念,在新能源等理念發展下,此系統也會獲得不斷發展,整車也能提高智能化的水平,車輛的綜合性能也能獲得提升。本文主要分析了它的技術體系及關鍵技術,關鍵技術主要有電動商用車平臺技術、實時運營監管系統和充換電的基礎設施等方面,期望共促這方面的技術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