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雙桂,朱燦敏,楊婷
(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江南醫院 神經內科,湖北 武漢 430200)
三叉神經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發病突然,患者難以忍受疼痛,持續時間短,發病時間無規律可循,可在30 min 或在幾分鐘內重復發病數次[1]。臨床針對TN 的治療方案較多,有藥物治療、神經阻滯、手術治療等,但是由于該病較復雜,復發率居高不下。有資料顯示TN 發病率在0.004%~0.028%,且治療后仍有20%~30% 患者復發[2]。目前臨床對復發性TN 治療方案尚無統一標準,TN 的一線治療多采取抗驚厥藥物,卡馬西平是臨床首選的一線藥物之一,具有抗驚厥、抗神經痛作用,但仍有部分復發性TN 患者治療療效不佳,且卡馬西平具有低鈉血癥、再生障礙性貧血和肝衰竭等副作用,限制其臨床應用[3]。
加巴噴丁是一種抗癲癇藥物,可通過抑制電壓門控鈣通道的亞基發揮作用。有研究發現該藥對神經病理疼痛療效較好,但單一應用加巴噴丁治療TN 療效有限[4-5]。A 型肉毒素是一種神經毒素,有研究證實該藥在疼痛疾病的治療中具有一定優勢[6-8]。基于此,筆者推測加巴噴丁聯合A 型肉毒素治療復發性TN 可能取得滿意效果,但目前尚缺乏相關報道。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S100β 是中樞神經損傷的特異性指標,NSE、S100β 對機體神經細胞的生長、增殖、分化及神經元的修復具有重要作用,加巴噴丁聯合A 型肉毒素治療復發性TN 是否影響患者NSE、S100β 表達尚不明確。鑒于此,本研究通過前瞻性研究探討上述問題,以期為臨床治療復發性TN 提供理論參考,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江南醫院收治的復發性TN 患者110 例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分為試驗組、對照組,各55 例。納入標準:①參照《三叉神經痛診療中國專家共識》[9]診斷為TN 者;②采用射頻、神經阻滯等治療后TN 復發者;③年齡18~60 歲者;④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健全者;⑤首次采用本研究藥物治療者。排除標準:①伴有精神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者;②伴有血液系統疾病者;③伴有局部感染或全身感染者;④伴有免疫缺陷者;⑤伴有遺傳代謝性疾病者如甲狀腺功能異常、糖尿病者;⑥既往有藥物濫用史者;⑦對治療藥物過敏者;⑧依從性差者;⑨治療期間轉至上級醫院者;⑩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n=55)
對照組患者服用加巴噴丁片(國藥準字H20080223,海南賽立克藥業有限公司,規格:300 mg/片),第1 天睡前口服300 mg 1 次;第2 天服藥300 mg/次,共2 次;自第3 天起服藥300 mg/次,共3 次。治療期間可根據疼痛緩解程度及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酌情調整藥量,最高可將劑量調整為1 800 mg/d,口服分3 次/d,持續治療8 周。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注射1 次A 型肉毒素(國藥準字S20171005,愛爾蘭Allergan Pharmaceuticals 公司,規格:每瓶含A 型肉毒素100 u),第1 天用0.9%氯化鈉注射液(國藥準字H34023607,安徽雙鶴藥業有限責任公司,規格:每瓶100 mL:0.9 g)將A 型肉毒素稀釋為25 u/mL,之后用1 mL 注射器在患者三叉神經疼痛位置及扳機點實施多點注射,每個點注射3.0~5.0 u,總量為50~200 u。兩組均治療8 周后觀察療效。
1.3.1 疼痛情況患者在治療前、治療后2 周、治療后8 周靜息時通過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10]評價疼痛情況,滿分10 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疼痛越劇烈。
1.3.2 臨床療效將治療后VAS 評分較治療前減少≥75%,對工作和生活無影響計為顯效;將治療后VAS 評分較治療前減少50%~<75%,對工作和生活有部分影響計為有效;將治療后VAS 評分較治療前減少<50%,甚至病情加重計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3.3 血清S100β、NSE 水平所有患者空腹抽取靜脈血液5 mL,離心收集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血清S100β、NSE 水平,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試劑盒購自美國USCNLife 科技公司。
1.3.4 安全性記錄患者治療期間藥物不良反應,包括頭暈、血尿、嗜睡、肝功能異常、消化道反應以及腎功能異常。
數據分析采用SPSS 18.0 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比較用t檢驗或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構成比或率(%)表示,比較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前、治療后2 周、治療后8 周靜息時VAS 評分比較,經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結果:①不同時間點VAS 評分有差異(F=9.046,P=0.000);②兩組VAS 評分有差異(F=7.097,P=0.000),試驗組治療后VAS 評分較對照組低,相對鎮痛效果較好;③兩組VAS 評分變化趨勢有差異(F=10.002,P=0.000)。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評分比較 (n=55,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評分比較 (n=55,分,±s)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治療后2 周比較,P<0.05;③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對照組試驗組治療前6.20±0.93 6.47±1.03治療后2周4.98±0.51①4.21±0.42①③治療后8周3.09±0.47①②2.48±0.39①②③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07,P=0.036),試驗組高于對照組。見表3。

表3 兩組療效比較 [n=55,例(%)]
兩組治療前與治療后8 周的S100β、NSE 差值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高于對照組。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S100β、NSE差值比較(n=55,pg/mL,±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S100β、NSE差值比較(n=55,pg/mL,±s)
組別對照組試驗組t 值P 值S100β 88.13±9.54 113.58±15.62 10.312 0.000 NSE 109.45±11.36 129.46±14.99 7.890 0.000
兩組藥物總不良反應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919,P=0.166)。見表5。

表5 兩組藥物不良反應比較 [n=55,例(%)]
TN 是以單側發作為主的疼痛綜合征,發作時疼痛難忍,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11]。由于TN 病因與發病機制尚不明確,治療后復發率居高不下。加巴噴丁作為新型抗癲癰藥物,在治療慢性疼痛綜合方面應用廣泛,可有效抑制機體外周損傷神經的異常放電活動,但是加巴噴丁治療復發性TN的療效仍需進一步提升[12-13]。近期國內外研究證實該藥在疼痛疾病的治療中具有一定優勢[6-8],筆者推測加巴噴丁聯合A 型肉毒素治療復發性TN 可能取得滿意效果,但尚缺乏相關研究驗證。
本研究結果提示,加巴噴丁聯合A 型肉毒素治療復發性TN 可明顯降低疼痛,增強療效。試驗組治療前后的S100β、NSE 差值高于對照組,提示加巴噴丁聯合A 型肉毒素治療復發性TN 可有效改善血清神經因子水平。試驗組、對照組分別有15 例、9 例患者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兩組藥物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無顯著性差異,且不良反應輕微,均無停藥情況發生,患者耐受性良好,表明加巴噴丁聯合A 型肉毒素治療復發性TN 安全性良好。A 型肉毒素是肉毒桿菌產生的一種有毒性蛋白質,A 型肉毒素可作用于機體神經肌肉接頭突觸前膜,進而抑制其分泌乙酰膽堿,中斷神經沖動傳遞,發揮去神經支配效果,使人體肌肉松弛[14-15]。機體注射A 型肉毒素后可有效抑制神經激肽、氨基酸類等神經遞質的釋放,減輕神經源性炎癥反應,減少神經沖動傳入神經,進而緩解疼痛。A 型肉毒素可直接作用于機體傷害感受器,在神經傳入通路中發揮抗感受傷害作用,且其代謝產物可通過交感神經、神經元間接作用于脊髓,起到鎮痛作用[16]。NSE、S100β 是中樞神經損傷的特異性指標,S100β對機體神經細胞的生長、增殖、分化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促進神經元的修復[17-18]。當TN 發作時機體神經源發生炎癥反應,神經細胞受損,NSE、S100β 過量分泌并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血液,A 型肉毒素通過抑制神經激肽、氨基酸類等神經遞質的釋放,減輕神經源性炎癥反應,抑制NSE、S100β分泌,保護中樞神經系統損傷。
綜上所述,巴噴丁聯合A 型肉毒素治療復發性TN 可明顯降低疼痛感,增強療效,改善血清S100β、NSE 水平,且安全性良好。A 型肉毒素價格昂貴,患者成本投入與獲益是否相當值得進一步研究。受多方面限制,本研究不足之處是納入對象有限,為單中心研究,臨床數據有限,后期仍需開展多心中、大樣本量研究進一步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