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斌,邵 飛,付艷麗,段龍妹
(1. 濟南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000)
2021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簡稱“起步區”)是繼雄安新區之后全國第二個起步區[1]。起步區面臨著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積極探索新舊動能轉換模式的重任。自改革開放以來,招商引資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2]。對于當前的起步區,如何快速、高效完成起步區資源的整合,建立企業在起步區開展投資的途徑,提升起步區招商引資工作數字化水平,提升招商引資工作的信息流轉速度,已經成為重點工作之一[3-15]。
以實現部門間信息互通、提升招商項目推進效率為目標,基于起步區規劃和現狀數據、部門業務信息,建設招商選址系統,以VR 全景圖、正射影像圖、實景三維等數據和起步區規劃和現狀數據、招商和建管業務數據,以地塊屬性、周邊配套、區位優勢為選址因子,融入地塊綜合評分機制,建立選址算法模型,結合企業訴求,形成自適應選址方案,通過多方案的空間化和指標化比選,為政府和投資方在區域招商引資、項目選址落地、招引成效分析方面提供高效輔助和科學決策服務。
系統開發中采用成熟、可靠的框架和技術(圖1)。基于系統用戶群體特征,采用便于集中部署、分散訪問的B/S 架構模式。利用前后端分離的技術架構,其中:前端IDE環境為Visual Code開發平臺,遵循Html5標準,采用Layui 前端UI 框架進行開發;二維地圖API 使用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 3.x,三維場景API使用CesiumJS。后臺服務基于.Net框架,采用MVC的模式,通過ODBC組件連接數據庫,通過SOA的方式,以WebService 的形式與前端系統進行信息通信和流換。

圖1 技術路線
系統遵循OGC規范,二維空間數據利用GeoServer作為服務引擎,在滿足系統內部使用的同時,兼容對外提供符合OGC 標準的空間數據服務(WFS、WMS、WMTS),助力招商相關時空數據在多部門、多行業之間的共享。三維數據采用3dTiles 數據格式,利用Nginx 進行三維數據發布,基于Cesium 引擎進行瀏覽器端的解析和渲染。同時,各服務接口以Json作為中間數據交換格式,為系統數據對外共享提供了高效的技術支撐。
系統采用分層架構體系,在邏輯層次上分為基礎設施層、數據資源層、支撐服務層、業務應用層,其中基礎設施、數據資源、支撐服務、功能和業務之間相對獨立。系統采用組件的方式進行設計和開發,以降低各功能之間耦合度,如圖2所示。

圖2 系統總體架構
系統數據庫主要包括自然資源現狀數據庫、發展規劃數據庫、公共專題數據庫、行政審批業務數據庫、工建項目數據庫、招商業務數據庫、招商項目數據庫、項目選址數據庫(表1)。

表1 系統數據庫內容
系統在整體功能設計上分為資源中心和業務應用兩大部分,資源中心集成了服務招商業務的時空信息數據,業務應用包含資源中心、在線選址、方案審核、招商成效分析,系統部署、運行于京東云計算環境中。
充分發揮區域已匯聚數據資源的作用,以“一張圖”的服務模式,在二、三維地圖空間中向系統各類用戶提供數據資源的集成、查詢、檢索、預覽、分析等服務(圖3)。完成了空間數據資源及服務的資源目錄接入,并根據數據的來源設定不同部門用戶的資源訪問權限,實現服務目錄的授權和定制。利用全文檢索技術,實現對系統中集成數據資源的快速檢索和定位,方便用戶快速檢索出需要的信息。為用戶提供在地圖上的任意查詢入口,實現所見即所得;同時支持空間上的任意量算,并集成無人機拍攝數據,完善無人機航拍數據快速更新渠道。

圖3 資源中心
按照審查、檢索、匹配的過程實現招商項目(產業)與控制性規劃中地塊的關聯,通過初選、預選、比選過程最終實現綁定,為項目帶來良好的區域環境。
1)項目審查:在選址前期判定項目資料的完整性,根據項目推進的流程,判斷當前項目所處節點是否符合開展選址工作的條件。根據項目投資額度和設定的選址地塊面積等,判定其是否達到區域投資力度要求。
2)項目選址:根據選址因子(面積、容積率、用地性質、所在園區、距離特定設施、市政配套建設、距離特定類型項目等要求),依據設計的算法進行選址分析(圖4)。在地圖上呈現支撐該地塊被篩選出的要素數據,以統計圖表的方式進行數量呈現。同時,提供選址條件與當前項目關聯和保存的入口,針對定制的選址因子要求,為用戶提供快速、便捷的檢索通道;同時針對篩選出的地塊進行結果保存,用于選址審核提交。

圖4 選址算法
根據項目選址的推進流程,實現業務過程的數字化,進行選址方案審核的過程管理。依據招商項目推進工作中建管、招商、產發、財政等部門在項目選址落地環節中的職責和角色,建立選址方案審定的審批流程。在方案查看過程中,實現與選址方案相關的項目信息、選址條件、關聯地塊、地塊周邊等基礎信息查看,針對一個項目多個選址方案(綁定了多地塊)的情況,提供雙屏比對的查看入口(圖5)。在方案審核階段,為選址用戶提供最終選址方案提報的入口,并根據當前選址方案審核的推進工作流程,面向建管、產發、財政、招商等部門提供串、并聯審核的應用入口,并為流程參與者提供當前選址方案審查的進度、狀態、審核信息的查看,再將最終審核通過的方案進行網站公示和資料歸檔與備案。

圖5 方案查看與審核
面向區域投資態勢分析,基于用戶操作和項目屬性,對各指標進行歸一化、加權統計分析,在地圖空間以熱力圖的方式呈現(圖6),提供區域內地塊選址熱度、招引項目規模、地塊投資力度的分析,輔助判別出區域招商指標,凸顯優勢資源。

圖6 招商成效分析流程
根據起步區招商工作要求,招商選址信息系統在信息安全管理、多源數據集成應用、控規地塊編碼方面進行了以下創新。
1)信息安全管理:系統建立了統一的用戶安全登錄驗證機制,獲取用戶登錄的客戶端IP、Mac 地址、隨機混淆字符,加密生成Token 作為當前用戶訪問系統,請求系統數據的令牌,并設定令牌有效期,保證用戶信息安全。同時,后臺服務采用WebSocket 通信協議,在保證系統消息實時接收的同時,及時監測用戶在其他終端同時登錄的情況,避免賬戶在其他終端多次登錄,保障用戶登錄信息安全。
2)多源數據集成應用:系統集成了多維時空信息數據,利用數據庫存儲、文件存儲的方式,集成無人機定期獲取的數據資源,完成了數據資源的集中整合。
3)控規地塊編碼:地塊控制性規劃為項目選址的基礎,基于起步區土地廣袤、地塊數量眾多,在數據入庫前對地塊按照地塊性質、所在園區、面積,結合地塊在空間上的排布,制定地塊編碼規則,對各地塊分別賦予唯一編碼,用于地塊各階段工作管理和溝通的唯一身份ID,貫穿于地塊多階段管理。
基于起步區招商工作中選址應用需求,建立了招商選址業務工作信息化模型,匯聚了招商信息數據資源,研發了招商選址算法,搭建了招商選址信息系統。實現了招商選址過程的數字化、全過程記錄和監管。同時,面向引商服務,為客商企業提供了考察、查詢當地優勢資源信息的快速途徑。為政府部門提供了招商資源集中展示的平臺,并且有效地對過程信息進行集成化、智能化管理,有效避免了信息孤島的形成,從而提高招商引資工作效率,擴大投資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