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8日,由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汝南縣政府主辦的番茄品鑒暨技術培訓會在汝南縣召開。汝南縣副縣長廖向東,中原學者、河南省葉類蔬菜產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團長張曉偉,駐馬店市科學技術局農業科科長周建國,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駐馬店試驗站站長姜俊,鄭州市蔬菜研究所應芳卿研究員,汝南縣科技工業信息化局局長賴英杰,汝南縣及周邊地區蔬菜園區與合作社負責人、種植戶等100余人參加了會議。賴英杰主持開幕式,廖向東致辭,張曉偉代表項目組講話,周建國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點評。
廖向東在致辭中介紹,2018年8月,按照河南省科學技術廳的有關要求,汝南縣與河南省葉類蔬菜產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正式簽約。4年來,以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科技人員為主的服務團專家,積極對接合作社、家庭農場、涉農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分別從種植模式、優良品種選擇、田間管理、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方面進行培訓,深入基地答疑解難,得到各界廣泛好評。
張曉偉在講話時指出,河南省葉類蔬菜產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通過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為汝南縣蔬菜產業供給側結構調整和提檔升級提供品種、技術支撐,促進當地蔬菜產業布局區域化、經營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發展產業化、種植綠色化及產品品牌化,使蔬菜產業成為助力汝南縣鄉村振興的特色支柱產業。
在汝南縣金鋪鎮潘灣村的河南省葉類蔬菜產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示范基地,與會代表觀摩了汝南縣志強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的優質番茄新品種。眼下正值春季大棚優質番茄成熟期,大棚里果實累累、鮮亮飽滿。合作社負責人介紹,該基地通過服務團專家指導,采用了提質增效栽培、生物菌+有機肥應用、水肥一體化精準應用、生態農業綜合防治等新技術,重點推廣了鄭番P121、鄭番P567等大果型優質番茄新品種。
在優質番茄品鑒環節,以姜俊為組長的番茄品鑒專家組,對示范的7個大果型、中小果型優質番茄和當地主栽的2個番茄品種進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測定。與會代表對果實商品外觀和口感進行現場評價打分。
專家認為,示范栽培的番茄新品種汁多皮薄,糖酸比例合適,各項指標平均得分遠高于當地主栽品種。據悉,當地利用大棚生產的優質番茄,地頭收購價高于普通番茄4倍以上,吸引了河南、湖北及廣東等省(自治區、直轄市)客商,年交易量超4億kg,成為豫南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服務團專家從園區規劃、品種引進、茬口安排、技術落地和市場流通著手,完善了汝南縣優勢產區基地布局,蔬菜產量、品質都得到明顯提升,增強了汝南蔬菜在周邊市場的影響力。通過項目的實施,一大批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在生產上大面積應用,當地有8個蔬菜品種得到綠色認證,667 m產量和產值增加10%以上,化肥、農藥使用量減少10%,露地蔬菜年均667 m效益在1萬元以上,設施蔬菜年均667 m效益在2萬元以上,累計輻射帶動超1 333.33 hm,蔬菜產業增加經濟效益3 400萬元,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

在此次會議上,還由鄭州市蔬菜研究所研究員應芳卿、駐馬店市農業科學院副研究員王勇、河南省農科學院園藝所副研究員王志勇分別進行了番茄、茄子、芹菜優質高效栽培技術培訓。相關專家與參會農業公司負責人、合作社成員和農戶進行了蔬菜生產技術交流。
此次會議的召開,為汝南縣優質蔬菜品種更新提供了選種方向和配套栽培技術,為提高優質番茄市場供應奠定了基礎,將推動汝南縣由蔬菜大縣向蔬菜強縣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