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朋
136200 吉林省遼源市龍山區東吉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吉林遼源
原發性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是以體循環動脈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心血管綜合征,會對人體心、腎等多種臟器造成一定的危害,若不及時進行有效控制,長期的高血壓狀態,會對身體左心室功能造成嚴重損傷,增加治療難度[1-3]。纈沙坦氫氯噻嗪片是一種復方制劑,用于治療單一藥物不能充分控制血壓的輕、中度原發性高血壓,近年來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4]。為探討纈沙坦氫氯噻嗪片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臨床效果,本研究選擇100 例原發性高血壓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報告如下。
選取吉林省遼源市龍山區東吉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 例原發性高血壓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56~84歲,平均(69.5±3.4)歲;病程4~19年,平均(12.2±3.2)年;心功能分級:Ⅱ級20 例,Ⅲ級30 例。對照組男29 例,女21 例;年齡55~82 歲,平均(69.1±3.2)歲;病程4~18年,平均(12.1±3.1)年;心功能分級:Ⅱ級21例,Ⅲ級29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原發性高血壓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診斷標準者;②能夠嚴格遵醫囑完成治療和隨訪者;③臨床資料完整,檢查結果齊全者;④對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排除標準:①有感染性疾病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②合并惡性腫瘤者;③對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④精神障礙者;⑤妊娠及哺乳期患者;⑥未能完成療程者;⑦資料不全者。
方法:兩組均給予吸氧、預防電解質紊亂、抗感染等治療。對照組在此基礎上口服纈沙坦,用量為80 mg/次,1 次/d。觀察組給予纈沙坦氫氯噻嗪片,用量為1 片/次,1 次/d。兩組均連續治療8周。
觀察指標:①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水平和C-反應蛋白水平。②觀察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包括左室射血分數、左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室收縮末期內徑及每搏輸出血量。③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心率、血壓水平。
統計學方法:數據應用SPSS 22.0 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T-proBNP 及C-反應蛋白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NT-proBNP 及C-反應蛋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NT-proBNP及C-反應蛋白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T-proBNP及C-反應蛋白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T-proBNP及C-反應蛋白水平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n NT-proBNP水平(pg/mL) C-反應蛋白水平(m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0 2 278.53±156.17 221.22±65.51* 10.58±1.66 3.21±1.01*對照組 50 2 256.46±148.33 887.35±157.76* 9.87±1.65 7.67±1.21*t 0.173 35.562 0.211 4.035 P 0.879 0.000 0.843 0.000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治療后,觀察組左室射血分數、左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室收縮末期內徑、每搏輸出血量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n 左室射血分數(%) 左室舒張末期內徑(mm) 左室收縮末期內徑(mm) 每搏輸出血量(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0 36.82±4.89 48.09±6.33* 68.95±5.92 57.29±4.67* 46.36±6.19 37.23±7.41* 43.31±2.51 59.99±3.93*對照組 50 35.46±5.01 42.57±6.12* 68.45±5.08 61.14±5.09* 45.98±7.15 42.17±6.43* 43.46±2.81 51.28±3.55*t 0.287 4.097 0.102 4.015 0.339 2.067 0.187 8.278 P 0.774 0.000 0.929 0.000 0.735 0.000 0.876 0.000
兩組患者治療后心率、血壓比較:觀察組心率、血壓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心率、血壓結果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心率、血壓結果比較(±s)
組別 n 心率(次/min) 收縮壓(mmHg) 舒張壓(mmHg)觀察組 50 71.2±7.3 117.2±15.3 75.2±6.8對照組 50 88.6±7.3 126.8±14.6 83.9±11.6 χ2 7.021 10.128 9.369 P 0.000 0.000 0.000
原發性高血壓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不少專家認為,該病的發生與環境、遺傳等因素有著直接關系[5]。原發性高血壓是中老年人群的多發病,血壓的升高會對身體產生很大的影響,容易對心臟、腎臟等多個臟器功能與結構造成損傷,尤其是對心功能的損害最為突出,而且增加了心血管疾病意外事件的發生概率,對患者的生命產生極大威脅。臨床上原發性高血壓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比較常見,多數患者在應用降壓藥之后能夠有效控制血壓,但不能改善左心室舒張功能,因此,選擇能有效控制血壓改善左心室功能的藥物,是治療本病的關鍵[6]。
纈沙坦氫氯噻嗪片是一種復方制劑,包含纈沙坦、氫氯噻嗪,結合了兩種藥物優勢,能夠減輕單一用藥的不良反應[7]。纈沙坦還能有效阻斷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抑制神經內分泌激活系統,能夠減少醛固酮分泌,增加繼發性腎素活性,促使醛固酮分泌和血鉀排泄,增強機體保鉀作用[8-9]。氫氯噻嗪能夠迅速降低外周阻力,通過利尿和排鈉、降低細胞外容量等方式降低患者血壓,除了能有效地控制血壓外,還能改善心肌及其缺血狀況,增強心功能,減輕心臟負荷,從而降低C-反應蛋白及NT-proBNP 水平,糾正心肌功能的惡性循環,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降低高血壓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死亡率[10]。
本研究采用纈沙坦氫氯噻嗪片治療觀察組原發性高血壓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結果發現,患者C-反應蛋白及NT-proBNP 水平明顯降低,與吳玲云[11]報告的結果基本一致。血壓和心率明顯改善,與任麗穎[12]報告的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纈沙坦氫氯噻嗪片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能夠迅速降低患者NTproBNP 和C-反應蛋白水平,改善心功能,療效顯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