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西英
250100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全福辦事處農科院社區衛生服務站,山東濟南
高血壓是一種對人體健康危害較大的疾病,目前該病臨床發病率較高,且近年來該病患病人群趨向年輕化。高血壓的發生與飲食、環境、遺傳等因素有密切聯系,患者發病后癥狀隱匿,早期癥狀不明顯,使得大多數患者無法及時發現疾病。隨著病情不斷進展,患者會出現明顯癥狀,其他器官及功能受到損害,嚴重時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老年高血壓患者具有特殊性,其機體功能差且免疫力低,治療期間容易受到各種不良因素影響,降低血壓控制效果。如果患者血壓持續升高會導致一系列嚴重并發癥,如心臟、血管結構及功能改變等,并且會出現心力衰竭、高血壓腦病等急危重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在高血壓治療中,藥物治療較為常用且效果較好,但是許多患者對疾病了解程度較低,尤其是老年患者,無法遵醫囑用藥,治療期間依從性差[2]。因此,必須加強對患者的預防保健知識宣教,提高血壓控制效果。本研究探討預防保健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全福辦事處農科院社區衛生服務站2019年7月-2020年9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壓患者94 例,隨機分為兩組,各47 例。對照組男25例,女22 例;年齡62~78 歲,平均(70.73±3.61)歲;病程2~20年,平均(11.73±2.54)年;學歷:小學20例,初中12 例,高中10 例,高中以上5 例。觀察組男24例,女23例,年齡61~77歲,平均(71.46±3.83)歲;病程2~19年,平均(12.61±2.48)年;學歷:小學21例,初中13例,高中9例,高中以上4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患者年齡≥60 歲;②患者意識無障礙;③患者自愿參加本研究并填寫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患者存在免疫系統疾??;②患者存在心、肝、腎等基礎性疾?。虎刍颊咧委熞缽男圆睢?/p>
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給予患者用藥指導,加強護患交流,滿足患者需求等。觀察組實施預防保健護理:①為患者詳細闡述高血壓發病原因,使其了解疾病臨床特點,日常注意并發癥的預防。②向患者說明服用降壓藥的重要性,詳細講解藥物使用劑量及時間,告知其治療期間不能擅自停藥,即使血壓得到一定控制,也不能改變藥物劑量或停藥,需繼續服藥,一般根據自身對藥物耐受情況進行合理增減。提前向患者說明藥物不良反應,并且講解遵醫用藥對治療安全性的影響。③鼓勵患者積極調整生活習慣,飲食方面以低脂、低鹽且清淡的食物為主,盡量減少進食肥肉、動物內臟、糕點等熱量較高的食物,每天鹽攝入量應<5 g,如果患者具有冠心病或對鹽敏感性較高,每天鹽攝入量應<3 g。此外,告訴患者起床時不要過猛,防止血壓波動較大。吸煙者需戒煙,減輕尼古丁對血管收縮的影響。告知患者盡可能戒酒,或限制飲酒量<50 mL/d。④高血壓患者需進行早期訓練,促進機體功能的恢復??蛇M行慢跑等有氧運動,運動量控制在30~60 min/d,3 次/周,并且對膝關節進行按摩,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病情。⑤老年高血壓患者普遍存在負性情緒,因此,需掌握其心理狀態,給予心理指導與干預。這類患者常由于經濟壓力、性格執拗等原因表現出焦慮、煩躁的情緒,對其治療依從性影響較大。因此,護理人員應給予鼓勵,使其以正確的方式表達自身想法,并且主動向護理人員說明自身存在的顧慮,指導患者以正確的方式發泄情緒,以保持良好的心態。同時,叮囑患者學會自我情緒控制,減少情緒波動。⑥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來說,良好的睡眠對控制血壓有積極意義。如果患者睡眠質量較差,可通過視覺、聽覺干擾來促進其睡眠,如使用耳塞、眼罩等,還可以通過聽音樂來促進睡眠。⑦加強自我血壓監測,指導患者及家屬學會血壓儀的正確使用方法,隨時監測血壓,便于了解血壓變化情況,一旦出現高血壓急癥,需及時到院就醫。
觀察指標:①觀察患者干預前后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包括用藥知識、運動知識、疾病知識、飲食知識,評分越高說明健康知識掌握越好;②應用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ESCA)評價患者干預前后自我護理能力,包括自我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自我概念、健康知識水平,評分越高表示自我護理能力越好;③觀察患者干預前后血壓水平,包括收縮壓及舒張壓。
統計學方法:數據應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情況比較:干預后,觀察組用藥知識、運動知識、疾病知識、飲食知識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情況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情況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用藥知識 運動知識 疾病知識 飲食知識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47 16.33±1.23 20.32±1.23 17.74±1.37 21.43±0.72 16.50±1.26 20.63±1.48 18.47±1.52 20.62±1.58觀察組 47 16.17±1.38 22.11±1.31 17.48±1.52 23.28±1.26 16.56±1.32 23.34±0.52 18.31±1.43 23.36±1.13 t 0.593 3 6.829 1 0.871 0 8.739 5 0.225 4 11.843 4 0.525 6 9.670 2 P 0.554 4 0.000 0 0.386 0 0.000 0 0.822 2 0.000 0 0.600 4 0.000 0
兩組患者ESCA 評分比較:干預后,觀察組自我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自我概念、健康知識水平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ESCA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ESCA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自我責任感 自我護理技能 自我概念 健康知識水平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47 18.25±1.47 23.12±1.98 23.18±0.30 28.51±0.94 21.49±1.72 24.51±1.38 34.54±1.62 38.84±1.61觀察組 47 18.63±1.43 27.94±1.71 23.39±0.62 41.27±1.34 21.52±1.34 27.49±0.23 34.84±1.29 47.43±1.29 t 1.270 3 12.630 6 2.090 2 53.443 7 0.094 3 14.602 8 0.993 1 28.545 0 P 0.207 2 0.000 0 0.039 4 0.000 0 0.925 1 0.000 0 0.323 2 0.000 0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干預后,觀察組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s,mmHg)

表3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s,mmHg)
組別 n 收縮壓 舒張壓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47 168.63±10.73 132.61±7.61 99.71±5.82 92.18±4.27觀察組47 169.52±9.72 120.93±7.62 99.48±5.61 82.11±3.84 t 0.421 4 7.435 4 0.195 0 12.021 6 P 0.674 4 0.000 0 0.845 8 0.000 0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高血壓患病人數越來越多,患者病程不斷延長,疾病對患者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患者的生存質量被降低[3]。高血壓的發生與多個因素有關,并且患者年齡較大,不良習慣及需要控制的不良因素較多,導致血壓控制達不到理想效果,嚴重影響患者預后。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來說,藥物治療的同時需進一步強化護理干預,保證治療效果[4]。隨著針對高血壓預防力度的增強,護理水平不斷上升,臨床出現了預防保健的新型護理模式,該護理方式能有效提升血壓控制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質量[5]。
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而言,積極調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態,能有效控制血壓水平。除遺傳、高齡等因素的影響,不良的日常行為及生活習慣如缺少運動鍛煉、長時間過度飲食鈉鹽、精神狀態緊張、缺乏鍛煉等也會增加疾病的發生風險。高血壓的治療需盡早進行,防止病情影響其他臟腑功能,危及生命安全。但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差,不能做到按時按量用藥,自我管理意識差,進而導致血壓不穩定。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健康知識掌握評分與ESCA評分更高,血壓水平更低。常規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應用較多,該護理模式主要遵醫囑完成相應的護理內容,并沒有重視患者心理問題,并且無法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存在護理效果不明顯、內容單一等問題。隨著護理學技術研究的深入,預防保健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應用廣泛,對患者多個方面展開針對性護理,促進血壓控制效果的提高,并且有利于患者不良生活習慣的改善[6]。同時,預防保健護理滿足現代護理學要求,將患者病情作為基礎依據,通過多方面的干預提供優質護理服務,與常規護理存在很大的差異,其更加重視疾病早期的預防,做到防范于未然,減少疾病對患者的影響。具體實施期間,提高患者疾病認知,了解高血壓相關知識,樹立健康意識,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重視程度。由于患者年齡較大,普遍存在不合理用藥的情況,遵醫行為差,且一旦出現不良反應,就會出現驚慌等情況。因此,加強患者用藥指導,向其提前說明藥物不良反應,講解合理用藥能提高用藥安全性,進而保證用藥效果[7]。飲食與運動對高血壓患者影響較大,因此,合理安排飲食,進行適量的運動,同時說明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能夠提高血壓控制效果。需密切關注老年患者心理狀態,鼓勵其正確宣泄情緒,并且進行自我調節,正確看待疾病,增強保健意識,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8]。
綜上所述,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應用預防保健護理,能提高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及自我護理能力,有效降低其血壓水平,具有應用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