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丹妹
410000 湖南省腦科醫院普外科,湖南長沙
肝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肝癌的發生會導致患者出現體型消瘦、黃疸、肝痛、乏力等癥狀,損傷患者的健康,對其生活質量造成影響[1-2]。目前,臨床主要采用手術的方式治療肝癌,但是手術治療會對患者造成較大的創傷,且對于腫瘤體積較大者并不適用此方式,此時選擇經皮穿刺肝動脈栓塞化療進行治療,可改善患者的病情,延長其生存時間,但是為患者實施化療時,患者易出現不良反應及并發癥等情況,因此,應同時配合護理干預,以此確保患者手術的順利實施,并保證患者的安全性[3-5]。本研究探討為經皮穿刺肝動脈栓塞化療肝癌患者實施綜合護理配合的有效性,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湖南省腦科醫院收治的100例肝癌患者,患者均接受經皮穿刺肝動脈栓塞化療,依據單雙號隨機化法分為兩組,各50例。試驗組男29 例,女21 例;平均年齡(49.65±10.35)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0 例,高中及中專18 例,大專及以上12 例;Ⅰ、Ⅱ期疾病者33 例,Ⅲ、Ⅳ期疾病者17 例。對照組男28 例,女22 例;平均年齡(50.32±11.38)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9例,高中及中專20 例,大專及以上11 例;Ⅰ、Ⅱ期疾病者35 例,Ⅲ、Ⅳ期疾病者15 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患者經病理診斷確診為肝癌;②腎功能、心功能等基本正常者;③精神、智力正常者。
排除標準:①腫瘤遠處轉移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者;③預計生存時間<3 個月者;④血液系統疾病者;⑤難以對本研究積極配合者。
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即術前進行常規健康宣教,術后予以康復鍛煉、飲食指導等干預,并適當配合心理疏導,耐心解答患者存在的疑問,加強病情觀察,及時發現異常并處理。
試驗組給予綜合護理:①術前護理:護理人員積極為患者講解疾病有關的知識,與患者溝通交流,實施針對性心理疏導,給予患者安慰和鼓勵,從而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減輕其消極情緒。協助患者進行各項檢查,包括超聲、心電圖、肝腎功能、血常規等,做好急救方案以及相關的藥物準備。術前實施碘過敏試驗,清潔雙側腹股溝以及會陰處的皮膚,指導患者禁食、禁水,術前30 min給予其鎮靜劑干預。②術中護理:為患者營造良好的手術環境,確保手術室處于無塵、無血跡狀態,提供衛生、溫馨、舒適的環境。做好手術準備護理,協助患者取合理體位,密切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告知醫生處理,使得手術能夠順利實施。③術后護理:若患者出現發熱的情況,則給予其藥物或物理降溫干預,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防止感染擴散。對于出現胃腸道反應的患者,靜脈注射阿扎司瓊氯化鈉10.0 mg 或肌內注射胃復安10.0 mg。腹痛者,及時告知醫生處理,肌內注射哌替啶50.0 mg。按照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合理實施補液干預,并給予其飲食護理干預。強化相關指標的監控,同時時刻觀察患者肝功能情況,若發現異常,則實施保肝干預,促進肝細胞的再生。
觀察指標:①觀察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急性腎衰竭、腫瘤破裂、消化道出血、穿刺點出血。②觀察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尿潴留、惡心嘔吐、發熱、腹痛。③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問卷調查表進行評價,86~100 分為滿意,60~85 分為基本滿意,0~59 分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④觀察兩組患者穿刺疼痛評分:以視覺模擬評分(VAS)進行評價,0~10 分,分數越高代表疼痛越嚴重。⑤觀察兩組患者穿刺配合度,0~100 分,分數越高代表穿刺配合度越好。
統計學方法:數據應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試驗組尿潴留、惡心嘔吐、發熱、腹痛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兩組患者穿刺疼痛評分、穿刺配合度比較:試驗組穿刺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穿刺配合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穿刺疼痛評分、穿刺配合度比較(±s,分)

表4 兩組患者穿刺疼痛評分、穿刺配合度比較(±s,分)
組別 n 穿刺疼痛評分 穿刺配合度評分試驗組 50 3.12±1.14 96.33±4.05對照組 50 5.35±1.08 82.29±3.87 t 10.041 17.723 P 0.001 0.001
經皮穿刺肝動脈栓塞化療是目前治療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方法之一,能夠改善患者的疾病癥狀,促進患者生存時間的延長[6]。雖然此種方法治療的損傷較小,但是治療中需要應用化療藥物,易導致患者出現相關并發癥,從而影響患者的術后康復[7-8]。因此,加強肝癌患者經皮穿刺肝動脈栓塞化療中的護理配合干預意義重大。
本研究中,試驗組穿刺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穿刺配合度評分高于對照組,說明綜合護理干預能減輕患者穿刺時的疼痛程度,提高其穿刺的配合程度,主要是綜合護理能全面為患者提供護理措施,提高患者對疾病、治療知識的了解度,提高其治療依從性。試驗組不良反應、并發癥發生率相較于對照組均更低,說明綜合護理干預能對不良反應與并發癥進行控制,分析原因主要是綜合護理能在術前、術中、術后予以患者優質的護理干預,做好患者的體征、癥狀觀察干預,能及時發現異常并處理,以此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表明綜合護理配合能促進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增加,分析原因是綜合護理干預能確保護理服務內容的全面性,使患者更了解自身疾病,并知曉具體治療方法,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因此護理滿意度更高[9-10]。
綜上所述,肝癌患者經皮穿刺肝動脈栓塞化療中接受綜合護理配合干預,可控制患者并發癥、不良反應發生率,降低穿刺疼痛程度,增加患者的滿意度及穿刺配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