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華,張逸雪,韓臣波,何 宏,彭夏雨,魏 勇,
1 新疆天澳牧業有限公司,新疆奎屯 8332002 新疆天潤乳業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3 石河子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推進奶業振興,狠抓質量安全監管、技術進步、生產發展和品牌建設,奶業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邁進全面振興的新時期。為全面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指導奶業振興發展,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為奶業更好發展指明了方向。乳品質量安全是奶業的“生命線”,而生鮮乳的質量安全是這一生命線的最重要的節點,直接關系到百姓健康和社會穩定。經十幾年的努力,中國奶業正在逐步擺脫三聚氰胺、皮革奶等事件的影響,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奶業正在由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2019年中國農墾乳業聯盟發布了《中國農墾生鮮乳生產和質量標準》,新標準多項指標與歐盟標準接軌,此外國家也頒布一系列的生鮮乳收購標準,部分乳品企業也制訂了更高要求的生鮮乳收購標準,這些都對生鮮乳的生產、運輸、儲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大數據云平臺管理模式可以實現互聯網應用和大數據產品的整合,不僅使得互聯網應用變得更加智能、強大,而且也使得大數據產品實現技術落地,更方便于用戶的使用[2]。目前中國奶業正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問題,實時有效的利用信息化技術,實現生鮮乳生產全產業鏈的智慧監管,對于提升我國生鮮乳安全生產水平,提升我國奶業的綜合競爭力等均具有重要意義[3]。近年來,隨著生鮮乳安全生產和儲運監管的不斷升級,乳品企業紛紛建立了嚴格的質量安全監管和追溯體系,大數據云平臺管理模式在生鮮乳安全生產中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
在生鮮乳的生產過程中,隨著乳制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逐步完善,牧場端從奶牛養殖、TMR日糧投喂、擠奶廳擠奶及制冷實現了全程監控系統和信息化品質管理,生鮮乳進入乳品廠的收奶車間到乳制品生產線也實現了全程監控和信息化品控管理,確保了乳制品的質量監管無盲區[4,5]。
牧場到乳品加工廠基本停留在傳統的奶罐車自主化運輸無人監管,奶罐車的運輸經營往往采取第三方承包或租賃模式,集團乳品加工廠根據市場布局有3~4 加工廠基地,導致牧場每日運送到乳品廠的生鮮乳因市場乳制品需求有變化,特別是節假日或牛奶需求旺季、淡季頻繁調單,無形增加奶源部的工作量,偶爾出現生鮮乳運輸不及時、調單錯誤影響加工和牧場正常牛奶運輸等問題,同時由于運輸途中容易出現擁堵、車輛故障、因天氣原因道路改道等因素導致車輛無法及時到達影響設備和人員的工作效率,生鮮乳運輸存在監管盲區,且隨著牧場規模化水平的不斷擴大和乳品加工廠的需求不斷增加調整,生鮮乳運輸量和運輸距離不斷增加,生鮮乳的運輸、質量監管、調度和監管刻不容緩。
因此,借助大數據云平臺管理模式,建立生鮮乳從牧場生產至乳品生產全產業鏈的安全監管體系,打通從牧場至乳品廠之間質量監管的“最后一公里”盲區,實現牧場與乳品廠之間的無縫對接,建立全程可監管可追溯體系是生鮮乳安全生產的重要途徑[6,7]。本研究主要介紹了項目團隊借助大數據云平臺管理,實現生鮮乳安全運輸和全程監管的經驗做法,研究通過開發生鮮乳運輸管理平臺,借鑒大數據平臺系統圍繞車輛信息管理、電子封簽、任務調撥、全程動態監控、電子信息化報備、異常信息預警、牧場-車輛-乳品廠APP管控進行搭建應用,實現生鮮乳車輛動態位置實時監控、封簽異常預警、生鮮乳交接留痕監管、車輛信息異常預警、牛奶溫度全程監控等全方位平臺監管,確保牛奶質量安全。
基于多個牧場不同運輸距離和運輸量的集團化奶源基地的生鮮乳運輸,根據車輛的運輸能力和車況進行實時相關手續的登記和駕駛人員的資格證、健康證等信息的電子化管理,實時記錄車輛的違法和違反公司運輸要求的違規信息進行自動化評價,及時預警車輛、人員信息資料的審驗,確保車輛和人員安全(圖1)。

圖1 車輛、人員實名登記信息
利用手機APP進行登錄,實施生鮮乳運輸車輛駕駛員與牧場鮮奶保管員進行同步操作,自動開鎖、解鎖信息上傳平臺共享監管,實時記錄操作人、時間、地點信息,規避違規操作,確保生鮮乳出場-進廠的質量安全(圖2)。

圖2 電子封簽(藍封)實施監控
利用平臺系統備案奶源牧場的基本信息,包括位置、產奶量生產計劃、裝車拉運時間等,結合運輸車輛的運輸能力和實施位置,按照乳品加工廠的生產任務進行實時優化派單,提高車輛運輸的計劃性和及時性,并通過制定的報備系統進行自動生產調撥單和電子交接單,實施無紙化辦公,減少人力,提升效率,實施留痕可追溯管理(圖3)和(圖4)。

圖3 電子調撥、車輛運輸準點到達計劃

圖4 電子生鮮乳交接單
對運輸車輛進行可視化監管,按照GPS實施定位系統,實施平臺大數據分析管理,實施監控車輛的車速、運行狀況、車輛位置、運行軌跡、奶罐狀態、預計到達時間等,且平臺系統對運輸軌跡、運輸時間和奶罐狀態等異常狀態進行自動報警,使生鮮乳生產廠和乳品廠監管人員第一時間掌握真實情況。通過平臺可實現生鮮乳運輸與乳品廠的高效對接,減少設備、人員的等待時間,最大化縮短運輸時間,保障運輸期間的安全管控。

圖5 車輛運輸GPS實施監控
統計牧場的奶量、過磅信息、溫度、運行時間、運輸車輛和駕駛人員的實時監管等各信息孤島進行平臺對接,結合乳品廠的生產計劃進行優化配置和效率評估分析,為牧場-運輸-乳品廠提供個性的分析報表,實現奶源的高效、安全、高質管理。

圖6 系統報備中心
本文通過不斷的開發與應用實踐,讓牧場與乳品廠之間的運輸監管實現了全程可視化、可預警、可追溯、可留痕評估,實現了生鮮乳全程安全管控,提高了乳品廠規模化運輸車隊的高效率調撥,規避運輸途中出現私自補打或漏打封簽,生鮮乳運輸大量使用紙質交接單,奶源頻繁使用電話交流等低效率且存在盲區質量監管漏洞的風險,為優質乳管理和生鮮乳質量安全奠定了基礎,為現代化高質量乳制品生產找到了一條切實可行的生鮮乳安全運輸方案[8]。未來,云平臺將進一步完善功能,實現與集團管控平臺、牧場生產管理平臺和乳品企業管理平臺之間的互聯互通,繼續加強頂層設計,提升數據采集智能化程度,完善平臺各模塊功能架構,整合其他信息化系統數據資源,打造集團全產業鏈大數據中心,實現監管監測一體化,促進奶業良性有序發展,提升奶業的競爭力,為生鮮乳質量安全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