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杰

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近年來,雙遼市緊緊抓住“動力在人才、富裕在產業、根基在文化”三條主線,堅持黨建引領,不斷筑牢鄉村振興發展基礎。
“黨建+人才”,集聚黨建領航的“頭雁陣”。堅持黨管人才原則,以服務經濟轉型發展為目標,統籌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做到思想上重視人才、感情上親近人才、工作上支持人才。注重選優育強“領頭雁”,引導基層黨組織書記投身經濟建設一線主戰場,先后開展村干部素質能力域內外培訓,增強村干部帶領富、帶民富的本領。鼓勵村干部參加繼續教育,通過成人高考提升學歷,現每村高中(中專)以上學歷干部占比62%,大專以上學歷占比33%。利用雙遼市職業中專,采取“線上+線下”“理論+實操”等培訓模式,舉辦高素質農民培訓,培育更多“土專家”“田秀才”。著重從農村致富帶頭人、退伍軍人、返鄉創業能手中培養村后備力量,激活基層干部隊伍的“一池春水”。
“黨建+產業”,打造富民強村的“紅包群”。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推進黨建與經濟發展深度融合。采取“上級扶持資金+土地入股”“集體出資+黨員群眾集資+管理服務入股”等方式,持續推動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示范村建設。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積極培育新業態,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現全市已先后成立家庭農場1003個、農業合作社2074個,按照成規模、見效益、可推廣的目標,謀劃打造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示范村33個,為實現“一年示范引領、兩年提質擴面、三年全面推開”打下堅實基礎。全市村均集體經濟收入連續兩年保持在30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村清零。
“黨建+治理”,構建村美民樂的“清明圖”。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鄉村治理“主心骨”作用,著力構建一網多元共治的鄉村治理目標,完善村規民約和鞏固拓展“十戶聯防”等治理單元,充分發揮戶長、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加強鄉村“兩違”、人居環境等治理防控,形成屯屯有人抓、戶戶有人管、處處有人盯的治理格局。利用村黨群服務中心、文化廣場、農村文化大院等“家門口”陣地,發揮“紅管家”隊伍示范引領作用,造濃工作氛圍,激發互助熱情。鼓勵鄉鎮舉辦鄉村文化節,開展“干凈人家”“美麗庭院”“最美黨員”等評選活動,深入開展群眾性文明創建,大力宣傳身邊先進典型,凝聚起崇德向善的正能量,打造“環境整潔、鄉風文明”的新農村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