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錕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人民醫院,廣東 深圳 518116)
H型高血壓為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癥的原發性高血壓[1]。相關研究表明,血清Hcy水平升高與動脈粥樣硬化相關,H型高血壓患者的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與炎性反應、血管內皮功能受損密切相關[2],其與原發性高血壓在導致心腦血管事件上具有協同作用[3]。阿司匹林對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能阻止血栓形成。沙庫巴曲纈沙坦鈉治療高血壓病合并腦血管疾病患者療效確切且安全性較好[4]。本研究旨在觀察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聯合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H型高血壓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深圳市龍崗區人民醫院收治的H型高血壓患者100例,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32~81歲,平均(59.81±6.91)歲;1級高血壓22例,2級高血壓19例,3級高血壓9例。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32~81歲,平均(59.61±6.32)歲;1級高血壓22例,2級高血壓19例,3級高血壓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深圳市龍崗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審批號:LG201901042)。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中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制定: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以上測量血壓,收縮壓(SBP)≥140 mm Hg(1 mm Hg≈0.133 k Pa)和/或舒張壓(DBP)≥90 mm Hg[5]。
1.3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診斷標準,伴有血清Hcy水平升高(血清Hcy≥10μmol/L)[6];病例資料完整者;患者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繼發性高血壓患者;既往有心、腦血管病史者;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癥者;合并甲狀腺疾病、嚴重心力衰竭及肝、腎、肺功能不全者;合并腫瘤者;合并嚴重精神類疾病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近1個月內服用葉酸或類似藥物者;近1個月內服用非甾體抗炎藥或免疫抑制劑者;近3個月內有頭顱外傷史者;對本研究所用藥物存在禁忌證者;無法配合完成研究者。
2.1 對照組 給予纈沙坦分散片及補充葉酸治療。葉酸片(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215,5 mg/片)口服治療,每次10 mg,每日3次;纈沙坦分散片(海南皇隆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508,80 mg/片)口服治療,每次80 mg,每日1次。連續治療2個月。
2.2 觀察組 給予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聯合阿司匹林腸溶片及補充葉酸治療。葉酸片(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215,5 mg/片)口服,每次10 mg,每日3次;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90002,100 mg/片)口服,每次100 mg,每日2次;阿司匹林腸溶片(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71021,100 mg/片)口服,每次100 mg,每日1次。連續治療2個月。
3.1 觀察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后檢測兩組患者血清炎癥指標水平,指標包括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 子-α(TNF-α)、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及Hcy。
3.2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治療后,DBP下降20 mm Hg以上并已降至正常。有效:治療后,10 mm Hg<DBP下降≤19 mm Hg,或DBP下降<10 mm Hg但已降至正常,或SBP下降≥30 mm Hg。無效:治療后,患者血壓未下降或未達到以上標準。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00%(45/50),高于對照組的60.00%(30/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H型高血壓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2)血清炎癥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IL-6、TNF-α、hs-CRP及Hcy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IL-6、TNF-α、hs-CRP及Hcy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H型高血壓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炎癥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H型高血壓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炎癥指標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白細胞介素-6(ng/m L)腫瘤壞死因子-α(ng/L)觀察組 50 治療前 47.61±16.82 42.81±19.92治療后 13.01±5.82△▲ 12.91±5.72△▲對照組 50 治療前 48.21±16.92 42.81±19.91治療后 20.82±8.93△ 27.71±8.92△組別 例數 時間 超敏C反應蛋白(pg/m L)同型半胱氨酸(μmol/L)觀察組 50 治療前 22.81±3.82 20.61±4.72治療后 9.80±3.61△▲ 9.51±2.62△▲對照組 50 治療前 22.92±3.93 20.91±4.81治療后 16.11±4.21△ 12.51±3.22△
H型高血壓是指合并有高Hcy血癥的高血壓,我國高血壓患者中約有75%伴有高Hcy血癥[7]。Hcy是蛋氨酸代謝的中間產物,在血液中易被氧化,進而產生大量的自由基。高Hcy對血管內皮有毒性作用,而血管內皮細胞受損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關鍵因素,使H型高血壓患者發生心腦血管事件風險顯著增加[8]。高Hcy血癥可通過多種途徑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其主要機制包括:①抑制一氧化氮(NO)釋放,激活自身氧化途徑,促進氧自由基形成,導致內皮依賴性的血管壁內皮細胞受損,內皮依賴性的血管舒張反應明顯減弱。②對低密度脂蛋白(LDL)進行氧化修飾,促進動脈血管內膜平滑肌細胞增殖,并加劇動脈內膜平滑肌細胞遷移。③縮短血小板的存活期,增加其黏附性與聚集性,提高血栓發生率及血栓危險,造成冠狀動脈堵塞形成冠心病。④血栓素A收縮血管和促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的發生。⑤抑制載脂蛋白AⅠ的表達及膽固醇的逆轉運,促進脂質沉積于動脈壁,與動脈壁的蛋白多糖結合產生不溶性沉淀,體內脂肪代謝紊亂極大程度地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發生風險[9-10]。
沙庫巴曲纈沙坦鈉是由腦啡肽酶抑制劑前體沙庫巴曲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纈沙坦組成的雙效抑制劑,其中纈沙坦與沙庫巴的比例為1∶1。纈沙坦可以選擇性阻斷血管緊張素Ⅱ1型受體,抑制血管緊張素Ⅱ依賴性醛固酮釋放,抑制血管平滑肌,舒張血管調節全身血管阻力[11];沙庫巴曲可轉化為活性代謝產物LBQ657,可以抑制腦啡肽酶對內源性利鈉肽的降解,降低交感神經張力,舒張血管,促進腎臟排鈉和排尿,起到降壓作用[12]。阿司匹林是一種應用廣泛的解熱鎮痛類藥物,可與環氧化酶發生反應,有效阻斷花生四烯酸轉化為血栓素A2,從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此外,阿司匹林可抑制炎癥因子釋放,改善患者心血管炎癥作用,促進血液循環,減少炎癥因子帶來的影響[13-14]。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IL-6、TNF-α、hs-CRP及Hcy水平均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聯合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H型高血壓療效確切,可以協同抑制炎癥因子釋放,增強免疫調節功能,改善身體免疫平衡,協同降低Hcy濃度,穩定動脈粥樣斑塊,防止繼發斑塊破裂及血栓形成,抑制炎癥反應并改善相關細胞因子水平,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命質量。
綜上所述,沙庫巴曲纈沙坦鈉聯合阿司匹林可顯著降低H型高血壓患者炎性反應,其臨床療效優于常規降壓對癥治療方案,值得臨床推廣。本研究存在觀察時間較短、納入樣本量較少等不足,仍需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完善,以獲得更高質量的循證醫學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