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小沁 飛飛
郭吉勇的網名叫“斜杠玩家吉叔”,他興趣領域眾多——15 年街舞、10 年潛水、8 年攝影、6 年滑雪、130 跳高空跳傘玩家。而最令人稱奇的是,這些都是他的業余愛好。
直到5 年前,這名85 后江蘇小伙辭掉穩定工作,嘗試自費創作水下舞蹈作品。從被張藝興本人點贊的《蓮》,到第一次大范圍破圈的《卷珠簾》,到全網刷屏的《洛神水賦》、獻禮建黨百年的《紅》,再到慶祝五四青年節的《青春風暴》,他的唯美中國風作品漸漸開始被更多人看到,水下舞蹈這一極為小眾的藝術形式也浮出水面。

1
吉叔出生于靖江市城區,畢業于南京林業大學,人生信條是“小富即安,以玩養玩”。他熱愛跳舞,大學期間就在老家開了一個街舞工作室,一個暑假賺了2 萬元。畢業后,他在無錫從事工程和房地產工作,朝九晚五地交際應酬。他很擔心,這觥籌交錯間的生活,會在他接下來的幾十年一成不變地持續。在堅持了6 年,與家人做好溝通后,他選擇了辭職,開啟屬于自己的人生。

2009 年,吉叔第一次在泰國接觸潛水,領略了海洋的魅力后,就一發而不可收了。他考取潛水執照、救援潛水員執照和潛水長執照,兩年后又開始挑戰自由潛水,考取了助教執照。獲得證件后,他幾乎跑遍了各大洲,在不同的海域中暢游,樂此不疲。
在海底,吉叔看到過很多人一輩子都無法切身體會到的美景,他觸摸過海底的溫泉,見過沉睡的大龍蝦……那時候總會想拍一些裝酷耍帥的照片或者視頻,有時自己拍不了,就找別人幫拍。但好些時候吉叔都覺得鏡頭并沒什么畫面感,甚至沒有一個有頭有尾的架構。這并不是攝影,只是記錄,是若干個片段的拼湊。于是2017 年,他開始學習水下攝影,購買器材。資金有限,他就加入上海一家潛水俱樂部,為旅游公司進行旅拍,從羅塔島的耶穌光藍洞到科莫多島的粉色沙灘,從與座頭鯨、鯊魚同游的夏威夷到歐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丹麥海峽……清澈的海底,恰到好處的光線,鏡頭下人物最舒展的姿態,他鏡頭下的畫面總能給人勾勒出一個個獨特的、輕盈的、神秘的世界。
改變郭吉勇人生的是一支名為《海女》(Ama)的國外短片,一位女舞者在水下優雅起舞,經過升格鏡頭拍攝,美到窒息。同時擅長舞蹈、潛水、攝影的郭吉勇敏銳地意識到,水下可以呈現陸地上實現不了的曼妙舞姿和水波效果,而這在國內還是一個新鮮的領域。“《海女》震撼了我,原來水下能做出這么美的畫面。但中國人不能再去模仿那些外國作品了,我們應該創作出有中國文化內核的,展現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和民族自豪感的作品;要能把年輕觀眾吸引過來,然后把傳統文化潛移默化地傳達出去。”
一開始他并沒有專業的設備和團隊,通常就是他、一名模特和一名安全員,三個人就推著浮球去拍了。從一張照片、一個片段開始,經歷千百次試錯,一點點摸索如何選擇潛點、測試拍攝條件,怎樣在水下拍出好看的動作和畫面。后來隊伍一點點壯大,來的很多也是志同道合、自掏腰包來支持的朋友。
2
2020 年年底,郭吉勇發布了第一個水下國風舞蹈作品——《蓮》。純凈的水里,宛如水墨畫,每一幀都飄逸悠揚,被原唱張藝興點贊。之后央視邀請他進行合作拍攝,攜手兩位中國國家花樣游泳運動員呈現了水墨中國風雙人水中舞蹈藝術短片——《翾》。自此,郭吉勇正式成了一名水下舞蹈導演。
2021 年4 月發布的《卷珠簾》,是他成為水下舞蹈導演后,第一個正式的作品,也是他水下國風舞蹈系列的第三篇章。他特意聯系了《這就是街舞3》中跳街舞版《卷珠簾》的蓋蓋,讓演員飛去成都跟著學習,籌劃了半個月后,前往澳門新濠天地水舞間劇院進行拍攝。作品發布后,沖上了B 站熱搜,引得無數網友點贊。
而全網刷屏的洛神飛天舞蹈《祈》,從開始籌劃拍攝到最終播出,只用了不到1 個月時間。
當時河南衛視聯系到郭吉勇,表示想做一個類似《卷珠簾》的節目,在端午節播出。洛神傳說是河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水下飛天”形象其實也算一種合理想象。陸地上想做出綢帶飄動的效果只能靠特效,但水下真的可以拍出會飛的神仙。
《祈》的拍攝過程瘋狂而艱辛。布光和魚線都是新摸索出來的技法,花樣游泳舞者何灝浩身上綁滿負重袋、8 條絲帶和6 米長的綢緞,每50 秒被撈上來換一次氣,每天下水100 次,眼睛充血紅腫,身上到處是魚線勒出的傷痕。郭吉勇和團隊每天也只睡三四個小時,連軸轉。
按照合同約定的內容,郭吉勇先拍了一版,但怎么看都覺得不對勁,河南衛視那邊也不是很滿意。郭吉勇心想,反正合同要求的已經拍完了,接下來再按自己的想法試試。下半夜2 點,郭吉勇把一個自行更換了背景音樂的小樣發到了工作群里。視覺導演還沒睡,一下子興奮起來了:這個感覺對啊!第二天,河南衛視臨時決定換音樂,此時距離播出僅剩4 天。為配合音樂,全部畫面都要重新剪輯。
最終,郭吉勇和河南衛視的“冒險牌”成功了,取得了轟動效果。“河南衛視殺瘋了”登上熱搜第一。
3
洛神刷屏那天,郭吉勇和團隊正在上海的一個水池邊研究下一個作品《紅》的拍攝。有記者直接找上門來,在門口等著想采訪,被團隊婉拒了。“想采訪的媒體實在太多,安排不過來了。”
《紅》是為慶祝建黨百年創作的一支水下舞蹈作品,也是電影《革命者》片尾曲《青春》的MV 畫面。雖然發布時間晚于河南衛視的“洛神飛天”,但其實早在洛神之前就開始構思籌備,編舞更加專業,創意更為復雜,團隊總人數增加到了27 人,總結了之前所有作品的技術經驗。
《紅》是郭吉勇第一次與專業舞蹈家合作,之前拍攝的大多是花樣游泳或自由潛水運動員。《紅》實現了用舞蹈敘事:開場演員墜入無盡黑暗中,代表近代救亡圖存失敗下,人民在水深火熱中的絕望掙扎;紅綢代表共產黨的誕生,舞者的騰躍、追逐、纏繞、喜悅起舞,代表人民在黨的帶領下激昂向上,越來越好。
郭吉勇的水下舞蹈不止于傳遞中國文化之美、中國的磅礴力量,他還愿用作品去撫慰受傷的心。他拍攝了朋友希希水下舞蹈的視頻,演繹了抑郁癥患者的痛苦、無助,視頻的最后,一束光出現,呼吁大家給予弱勢群體更多的理解與關愛,也希望傳遞出好好愛這個世界的美好期盼。
敢于打破平靜、滿腔赤誠地去挑戰不一樣的人生,大概就是郭吉勇的作品如此動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