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王明 ,俞 琦,孫 蕾
(臺州市黃巖區中醫院 1.中醫針推科;2.腎內科;3.中醫內科,浙江 臺州 318020)
廣泛性焦慮癥具有發病率高、易復發、難以自愈的特點。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焦慮癥的發病率為2.0%~4.7%。廣泛性焦慮癥的西藥治療主要以抗精神失常藥物如氟西汀、帕羅西汀等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以及文拉法辛等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為主,但存在頭痛、便秘、失眠、性功能障礙等不良反應發生風險。中醫常用中藥湯劑及針刺治療廣泛性焦慮癥。針灸聯合中藥湯劑進行內外聯合治療在部分疾病中具有協同作用,可增加臨床療效。溫膽湯具有清膽內濕弊,除膽內痰邪的效果,尤其適用于痰濕體質。本研究在臨床實踐中發現溫膽湯聯合針刺治療痰濕體質廣泛性焦慮癥,效果突出,現總結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臺州市黃巖區中醫院門診進行治療的痰濕體質廣泛性焦慮癥患者360例。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Ⅲ》(CCMD-3)中廣泛性焦慮診斷標準;②符合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中疲濕體質診斷標準,并經《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體質測試軟件及轉接判定為痰濕體質者;③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14分,并滿足焦慮心境≥2分,抑郁心境≤2分;④年齡18~70歲。排除標準:①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引起的繼發性焦慮,興奮藥物過量、催眠鎮靜藥物或抗焦慮藥物的戒斷反應引起的焦慮;合并有強迫癥等精神疾病者;②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嚴重功能損害者;③對研究涉及藥物過敏者;④不能配合服藥者;⑤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⑥近1月內服用抗焦慮、抑郁等精神類藥物者。
1.2 分組 將360例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西藥組、中藥組、針刺組、聯合組各90例,接受不同方案治療4周。所有研究對象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完成研究及隨訪評估。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各組患者試驗期間均不予服用治療方案以外的其他鎮靜劑、抗焦慮刺和抗抑郁類藥物。
1.3 治療方法
1.3.1 西藥組 采用口服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注冊證號:H20130126,丹麥H.Lundbeck A/S公司,規格:每片含氟哌噻噸0.5 mg和美利曲辛10 mg)治療,用法為:每天2片,分2次于早晨及中午服用,每次1片。療程為4周。
1.3.2 中藥組 采用溫膽湯治療,方組如下:姜制半夏15 g,茯苓15 g,陳皮15 g,生甘草5 g,枳殼15 g,竹茹10 g,干姜5 g,紅棗15 g,梔子15 g,厚樸15 g。并根據患者癥狀酌情調整:腹脹者合半夏厚樸湯;精神恍惚者加酸棗仁30 g,知母15 g,川芎15 g;胸悶煩躁、失眠者加黃連5 g;肌肉痙攣者,加全蝎5 g,蜈蚣10 g;嗜睡乏力者加麻黃5 g;眩暈頭疼者加天麻10 g。煎制及服用方法:加水1 000 mL,煮沸后文火再煮40 min,取湯液300 mL,分2~3次溫服。4周為一個療程。
1.3.3 針刺組 參照新世紀第三版《針灸治療學》中關于郁證的治療方案,取百會、印堂、太沖、神門、內關、膻中穴,采用蘇州醫療用品廠生產的華佗牌一次性不銹鋼針灸針,規格為0.35 mm×(25~50)mm。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用75%酒精棉球常規消毒穴位,百會平刺進針,向后頂方向進針約0.5寸;印堂提捏進針,向鼻根方向平刺0.3寸;神門直刺0.3寸;內關直刺0.5寸;太沖直刺約0.5寸;膻中向中庭方向平刺約0.5寸。采用平補平瀉手法,每次治療留針時間為15 min。注意事項:如果患者有不適及時起針,防止暈針、滯針等不良事故的發生;若患者過饑、過飽、情緒激動先不予針刺,待患者情緒平穩后再針刺。每日1次,每6次后休息1天,共治療4周。
1.3.4 聯合組 采用溫膽湯聯合針刺治療,溫膽湯治療方法同中藥組,針刺治療方法同針刺組,治療時間均為4周。
1.4 觀察指標
1.4.1 焦慮 干預前后,采用HAMA量表和Zung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評估4組患者焦慮程度。HAMA量表是他評法,共14個項目,每項采用0~4分評價,量表總分為56分,分數越高焦慮程度越嚴重。SAS是自評法,評估患者焦慮主觀感受水平,分數越高焦慮程度越嚴重。
1.4.2 中醫證候積分 干預前后,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采用中醫證候量表評估患者痰濕癥中醫證候積分。
1.4.3 療效 治療結束后,根據相關標準判定治療效果。臨床治愈:焦慮癥相關臨床癥狀基本消失,HAMA評分下降超過3/4。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且HAMA評分下降超過1/2但不足3/4。有效:臨床癥狀稍有改善,HAMA評分下降超過3/10但不足1/2。無效:臨床癥狀改善不明顯,HAMA評分下降不足3/10。總有效=(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4 不良反應 采用副反應量表(TESS)評定患者治療及治療結束6個月內副反應情況,采用0~4分評價不良反應嚴重程度,0表示無,1表示可疑或較輕,2表示輕度,3表示中度,4表示重度。

2.1 治療前后患者焦慮和中醫證候積分情況 治療前,4組間HAMA評分、SAS評分、中醫證候積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0.05);治療后,4組患者HAMA評分、SAS評分、中醫證候積分均顯著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聯合組最低。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4組患者HAMA評分、SAS評分、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
2.2 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 治療后,4組治療總有效率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8.347,<0.05),其中聯合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其他3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2。治療期間,西藥組共3例出現口干、便秘、失眠、過度鎮靜各出現1例,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6/90)。中藥組、針刺組及聯合組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表2 治療后4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n(%)]
廣泛性焦慮以持續的、無法自控的、無明確對象及固定內容的焦慮、擔憂為主要表現,具有易復發的特點。近來,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期間,疫情新聞給每個人都帶來心理震蕩,居家隔離等舉措迫使人們社交活動減少、緊張忐忑情緒增加,甚至出現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等神經功能紊亂的焦慮表現。廣泛性焦慮癥治療主要以黛力新等抗抑郁、抗焦慮藥物為主,因起效快、療效確切而在臨床中廣泛運用,但其不良反應較大,并易產生藥物依賴。中醫認為其與“驚悸怔忡”“郁證”等相類似,歸屬于情志病,其病機主要為情志內傷、情志不舒等導致痰火上擾、氣機郁滯、痰濕內阻。痰濕為廣泛性焦慮癥的常見中醫證候類型。既往多項臨床研究表明,針灸、中藥在廣泛性焦慮癥中療效令人滿意。溫膽湯源于《集驗方》及《備急千金要方》,其辨證施治在失眠(不寐)等情志疾病、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等代謝性疾病、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統疾病中運用廣泛。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治療4組患者HAMA量表評分、SAS量表評分、中醫證候積分均顯著下降,提示4種療法均可改善患者焦慮主觀感受及客觀癥狀,但溫膽湯聯合針刺可能在改善焦慮情緒方面更有優勢。分析其原因,溫膽湯清熱化痰、活血化瘀、疏肝行氣,現代藥理證實其可通過提高GABAAα2、調節突觸后Cl離子水平調節大腦興奮水平,從而在精神類疾病中發揮穩定作用。針灸是一種基于穴位的多靶點中醫療法,其中百會、神庭為督脈經穴,四神聰為經外奇穴,神門穴屬少陰經,刺之可發揮寧心、清陽、安神、清腦的功效;三陰交屬足太陰脾經,刺之可調理脾胃;內關屬手厥陰心包經穴,刺之有理氣達神的功效。溫膽湯聯合針灸發揮了協同作用,相互增益,效果更加顯著,該結果與谷叢欣等研究結果一致。在不良反應方面,西藥組共6.67%患者出現不同程度口干、便秘、失眠等不良反應。既往研究曾報道1例患者服用黛力新出現嚴重肝功能損害,提示黛力新用于治療廣泛性焦慮癥,治療過程中需動態監測肝功能。中藥組、針灸組及聯合組未觀察到嚴重不良反應,提示針灸及溫膽湯治療廣泛性焦慮癥,不良反應較少,安全性好。
綜上所述,采用針灸聯合溫膽湯治療廣泛性焦慮癥的療效確切,可顯著改善患者焦慮的主觀感受及客觀癥狀,改善患者中醫癥候水平,安全性良好,值得進一步在廣泛性焦慮癥的臨床治療中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