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峰
(洛陽師范學院商學院,河南 洛陽 471000)
湖北省位于中國中部地區,憑借其天然的地理環境優勢,逐漸成為了我國重要的農業大省,主要產出棉糧油和漁產品。2018年9月,湖北省農業產業化經營辦公室下發了《關于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的實施意見》,其目標要求:“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新型經營主體構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到2020年,全省重點培育10個以上主營收入過100億元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每個市州培育3個—5個主營業務收入過30億元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每個縣(市、區)培育至少一個主營收入過10億元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示范帶動全省發展500個以上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覆蓋全省50%以上的農戶。”2021年11月由湖北省農業廳網站公示擬認定洪山菜苔產業聯合體等153家單位為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階段性地完成了2018年的目標,體現了湖北省近幾年對于發展農業是非常重視的。
自改革開放以來,湖北省對農業的重視不斷加強,強調農業要進行產業化升級改造,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改造過程中產生了農業產業聯合體發展模式,推動農業產業不斷地良性發展。
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以下簡稱聯合體)是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分工協作為前提、以規模經營為依托、以利益聯結為紐帶,形成的關聯緊密、分工明確、鏈條完整、利益共享的一體化農業經營組織聯盟。聯合體的建立將供產銷聯系在一起,建立長效穩定的利益聯結,實現互利共贏。這使不同層次的企業組織在共同利益的追求下,互利互惠,有效地形成合作,將農業產品的生產、加工、服務、銷售等環節銜接起來,既解決了農場、農戶產品銷售難的問題,又保證了企業擁有可靠充足的農產品資源。在保證各經營主體高效分工的同時,可以增加盈利并能作為整體抵抗市場風險。發展較好的農業聯合體還探索出更多的產業鏈條,有效地實現了農業生產專業化、規模化,推動了農業產業升級,將現有的各項資源整合在一起,實現利潤最大化和各個層次的發展最優化。
1.共享品牌型
同一區域內經營同一個行業的企業可以圍繞一個已知知名品牌,建立起產業化聯合體。由龍頭企業的已知品牌為核心,將同類產品的供應者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吸收進來,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組成利益共同體,共同做大做強。例如,2021年11月湖北省公布的153個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中,勁牌神農架酒業有限公司作為龍頭組成的神農架林區紅高粱種植聯合體,以勁牌酒業為共享品牌,帶動神農架林區的紅高粱農村合作社和農戶共享品牌,共同投入酒業生產,帶動了當地酒業的發展。
2.市場導向型
龍頭企業因為自身能力強,質量可靠獲得市場的青睞,而同行業的小企業、農戶可能有優質的產品,但往往不被市場熟悉,訂單量較少。在同類型市場需求量較大的情況下,龍頭企業可以考慮農產品訂單的需求量、物流配送方式等,帶動聯合體中的農村合作社、農場一起實現訂單的供應,前提條件是必須把握質量,實現聯合體的供產銷無縫對接,促進聯合體達到聯合發展、共同增收。湖北省潛江市是小龍蝦之鄉,全國小龍蝦需求量較大,由華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龍頭企業組成了潛江市華山小龍蝦產業聯合體,公司帶動華山地區小龍蝦養殖戶,開拓小龍蝦市場,為聯合體內農戶提供技術支持,解決了涉農主體單打獨斗存在的種源、技術、銷售、物流等一系列難題。既能夠保證原材料質量和數量的同時,又帶動了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
3.行業協會引領型
行業協會在促進產業化聯合體的構建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行業協會的成員,如何抱團取暖,行業協會應該起到引領和見證的作用,對于聯合體經營過程中存在的一定分歧具有調節、規范作用。2021年9月,由湖北省糧食行業協會、湖北省優質稻產業聯盟、湖北菜籽油品牌創新發展聯盟、湖北省糧油集團倡導并牽頭,成立了湖北省優質稻米、菜籽油全產業鏈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該聯合體把產業鏈內的糧油加工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主體組織在一起,以“自愿平等、創新發展、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合作共贏”為原則,充分發揮整體產業優勢,建立良性競爭和促進互惠互利的機制,共同推動農業產業化健康持續穩定發展。在這個聯合體成立中,協會發揮了突出作用。
湖北省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的規模和數量雖然不斷壯大,但是整體實力還不夠,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農業的品牌建立是有困難的,但是想要獲得農產品附加值的話,品牌的建立還是很有必要的。湖北省作為傳統農業大省,聯合體內各成員生產的優質農產品很多,比如小龍蝦、糧油、茶葉、酒業等,但是能讓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品牌確實寥寥無幾,且品牌的影響力沒有得到發揮,主要原因在于聯合體成員的品牌意識比較薄弱。聯合體的品牌建立投入不足,一方面,聯合體內不少成員只想借聯合體帶來的優勢,并不想投入精力建立品牌,有的聯合體已經注冊了品牌,但是后期的維護、宣傳和推介不到位,品牌的識別度不高,導致消費者不認可,使品牌缺少競爭力,聯合體的農產品就打不開市場,聯合體的效用得不到有效發揮。
聯合體內各成員(農業龍頭公司、農村合作社、農場)各自發展情況如何將會影響聯合體的整體發展。近年來,湖北省對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的發展提供了很多的政策扶持,為聯合體的成立和經營創造良好的發展氛圍和經營條件,取得了較大的成果。但是政策的扶持是有前提條件的,對于一些在聯合體內,但不符合扶持條件的成員就會與聯合體其他成員有較大差距,這樣聯合體發展不均衡將會影響整個聯合體的經營質量,從而喪失了成立產業化聯合體的初衷。
建立產業化聯合體的核心是把聯合體內的各成員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建立聯合體的初心是利益共享、實現共贏,只有聯合體內各成員相互配合,發揮自身的長處,各成員實現預期收益,聯合體才能實現長期的合作與發展。某些產業聯合體雖然按照政策要求建立起來了,但是在經營過程中缺乏合作意識,還是各自為戰,讓產業化聯合體的共贏作用沒有得到發揮,聯合體的經營需要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對各項事務應該有對應的規范,如果聯合體內各經營主體沒有按照規范行事,聯合體的優勢就不會有效發揮,聯合體的存在就形同虛設。近幾年湖北省為了完成2018年指定的實現百個產業化聯合體的目標,大力促進各個行業建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其中還有一些企業是跟風建立的,在運營過程中不追求發展質量,只是把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的建立當作宣傳口號和噱頭,聯合體完全成了空殼子,毫無發展質量可言。
一是存在的市場風險。市場上不同的產品隨著周期不斷地發生變化,聯合體內的各成員如果某一環節出現暴跌,將會導致聯合體整體出現虧損。二是聯合體資金管理存在風險。某些成員資金規模小,缺乏借貸抵押物等原因,使得聯合體內的成員無法籌措出充足的發展資金,就會影響到聯合體整體的生產規模和企業效益。三是農業企業特有的風險,即自然災害風險。農業是特殊的行業,如果農產品遭受了自然災害(旱災、洪水、病蟲害),將有可能導致農戶農場絕收,那就使初期產品供應鏈斷裂,后期的農業公司得不到供應造成違約,對聯合體造成損失。
針對湖北省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其他省份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改革發展的經驗,提出促進聯合體健康發展的對策。
提升聯合體內各成員的品牌意識對促進聯合體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貴州茅臺之所以能賣到高價,是普通白酒價格的上百倍,一方面是自身品質優秀,另一方面在于茅臺這個品牌歷史悠久,茅臺被大家公認為中國第一好酒,在酒文化的熏陶下,中國人對茅臺非常認可,買茅臺、送茅臺、喝茅臺受到了消費者的追捧,這就使茅臺的銷量長盛不衰。因此,在聯合體形成后,應該打造具有本聯合體特色的品牌,著力打造適合不同層次的推廣品牌,龍頭企業在這個過程中應該起到帶動作用。另外,可以通過參加線上線下各平臺活動,擴大品牌影響力,如建立專營店、參加農業博覽會,在微信、抖音、快手、微博等網絡平臺上進行宣傳推廣,提高聯合體品牌知名度,打開銷售市場。
湖北省對聯合體發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應該進一步加強,除了支持聯合體的建立,還應該關注聯合體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政策制定上給予幫助,幫他們做大做強,支持聯合體長久發展。比如聯合體存在的資金風險,聯合體缺少借貸抵押物,政策可以擴大抵押物范圍來解決;比如聯合體融資難,政策可以設立聯合體成員擔保等融資方式;比如擔心融資利息過高,可以實施財政貼息等政策;對于聯合體發展中用地難的問題,政府要積極落實農業設施用地政策,在聯合體所在地每年按新增比例審批建設用地指標,優先安排和審批聯合體龍頭企業的用地申請。對于聯合體各成員存在員工短缺的問題,要加強招聘力度,對愿意從事農業的高校畢業生給予就業支持,尋找當地農業高校進行校企合作,培養更多的農業對口人才,對農民定期進行技術培訓,增加現有人員的綜合實力。
聯合體在發展中存在重建設、輕發展的問題,聯合體形成后各成員發展還是各自為戰,沒有起到互利共贏的效果。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建設聯合體利益聯結機制。一是促進聯合體內各成員參與聯合體的發展,在發展中發揮各自的長處,入股方式可以多樣化,如資金、技術、土地、無形資產等都可以作為入股資源;約定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方式,可以采用保底收入+股份分紅的分配方式,多勞多得,促進聯合體內各成員實現共享收益、互利互惠、產業融合。二是各成員之間加強合作,通過共享訂單、入股分紅、安排就業等多種方式來擴展聯合體產業化合作模式,保障各聯合體成員互利互惠。
為了控制市場風險,一是做好市場調研,了解市場發展規律,合理調整原材料的生產和供應量,盡最大限度地控制市場風險。二是加強合同契約管理。聯合體成員簽訂合同時要注意合同條約的制定,在市場價格發生波動時,以減少違約情況的出現,從而降低市場風險。
鼓勵為農業產品購買財產保險,在遭受不可避免的自然災害的時候能收回一定的保險金,沖銷自然災害損失。為了解決出現的資金風險問題,一是聯合體內各成員可以提供互相擔保,作為擔保連帶責任人,特別是有信用較好的龍頭企業加入,會降低小成員們籌集資金的難度。二是聯合體作為一個發展整體,龍頭企業應該發揮自身優勢,如對農戶的產品簽訂預購合同,先行墊付一定比例的資金,在農作物成熟后進行收購,支付剩余采購款,這樣合作社和農戶抵御資金風險的能力就提高了,整個聯合體的利益也會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