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品牌聯盟、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聯合主辦,以“開放與奮進”為主題的2022第十六屆中國品牌節年會于8月8日在長沙北辰國際會議中心正式開幕。8月7日下午,長沙城市品牌建設座談會成功舉行。
湖南省長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工商業聯合會主席康鎮麟,長沙市政協副主席、市會展辦主任李舜,長沙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平,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長袁再青,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發展研究院院長王彤,《經濟日報》原總編輯、中國經濟傳媒協會名譽會長馮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世界發展研究所原秘書長、研究員、京津冀大數據產業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鄭硯農,國際質量科學院院士、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副主任、國務院原參事郎志正,新華社《中國名牌》雜志社總編輯周志懿,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雅特聘教授、北大經濟學院前任院長孫祁祥,香港銅鑼灣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陳智,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副院長安峰山,中國商業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湘商文化分會會長伍繼延,中央電視臺品牌顧問、著名品牌戰略專家李光斗,全國著名產業旅游規劃專家和文化學者沈青,天涯社區執行總編輯、人民網新媒體智庫特約研究員韓立勇,分眾傳媒聯合創始人涂雅芳,中國品牌節創始人兼秘書長、品牌聯盟董事長王永等嘉賓出席座談會。

會議伊始,王永向與會嘉賓介紹了《長沙城市品牌建設方案》。他引用了江南春的話:“一個好的城市廣告語要有三個標準:一是市民用不用,二是游客認不認,三是對手恨不恨?!蓖ㄟ^對標其他城市和呈現調研結果,他最終用“火辣”來提煉總結?;鹄笔且环N味道,是一種性格,更是一種生活狀態,很好地詮釋了長沙的城市精神。
袁再青對于長沙市品牌形象的定位提了兩點建議:第一,對“火辣長沙”的內涵仍需進一步的發掘;第二,仍需思考品牌定位怎樣為長沙市的城市品牌建設賦能。
馮并對長沙品牌的發展提出三點想法。第一,所謂十年磨一劍,基于規律判斷,品牌發展是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二,品牌發展需要要有強大的產業基礎;第三,品牌發展最終要落到產業的升級,這也是進入“高光時刻”的真正意義。另外,他點出了幾點長沙城市獨特因素,如消費力旺盛、人口數量適宜、多方面發展空間大等。
鄭硯農認為,作為城市管理者,可以從“火辣的長沙”這一角度再豐富一些、維度多一些,看城市的綜合競爭力,看城市的“手心”和“手背”都能體現一些什么。比如長沙,有歷史文化積淀,有紅色基因的傳承,有強國復興的責任,有美好生活的追求,把這些方面都結合起來,就將長沙的城市特色表達得更全面。最后,鄭硯農用幾句話總結長沙:“岳麓山下的文化古城,韶山沖邊的紅色之都,工業重器的制造基地,煙火里的人間福地?!?/p>
郎志正對城市品牌建設從自己的角度談了四點想法。第一,城市品牌離不開實體經濟作為基石,沒有實體經濟作為基礎,談不上城市品牌;第二,應以亮麗的產品和企業品牌為核心;第三,要為企業提供一個開放和諧的營商環境;第四,城市品牌的基礎必須建立在質量的基礎上,沒有質量站不穩。
王彤從戰略研究角度提了幾點意見。第一,“十四五”是長沙面臨的重要機遇期,而機遇和挑戰同時存在,長沙應當首先確定定位?;谑聦嵎治觯蛟靽抑行某鞘腥杂休^高難度;第二,民眾對長沙城市的休閑氛圍有較深的體會,也有發達的制造業,因此可以將長沙形象定位為“美好生活”之城。
周志懿、孫祁祥、陳智、安峰山、伍繼延、李光斗、沈青、韓立勇、涂雅芳等與會嘉賓,也圍繞“火辣的長沙”的形象定位,從經濟基礎、文化底蘊、競爭環境、信息技術等方面,結合長沙正在實施的“三高四新”和“強省會”戰略,挖掘和探討了長沙城市的品牌價值,現場氣氛熱烈。
康鎮麟作總結發言,對此次座談會他總結了三點認識:第一,長沙的城市品牌建設大勢所趨、恰逢其時,這和高質量發展是符合的,和現在的“三高四新”高格局、新理念是契合的;第二,長沙的品牌建設具有獨特優勢,如厚重的文化底蘊、雄厚的產業、強勁的開放氛圍等;第三,長沙的品牌建設目前存在的不足,如文化與建設如何有機融合、網紅如何成為產業長虹、如何進一步提升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