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數字技術與傳統文化跨界融合動作頻出,智博會上多款IP共創合作項目亮相。其中,騰訊光子旗下卡牌競技游戲《英雄殺》與重慶大足石刻聯動,發布聯動合作紀錄片。
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所有石刻造像的總稱,迄今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石刻多達75處,造像5萬余尊,其中尤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石刻最具特色。造像始建于初唐,歷經唐末、五代,盛極于兩宋,是世界石窟藝術史上的最后一座豐碑,代表了公元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1999年,大足石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英雄殺》手游在本次大足IP共創版本中,圍繞“五山”的背景故事,設計了15個關卡挑戰。玩家可通過關卡故事背景、NPC(非玩家角色)對話等方式,了解大足石刻跨越數朝的修建歷程。游戲同步創作出韋君靖、趙智鳳等5位石刻守護英雄的數字形象,將這些石刻匠人的傳奇故事在游戲闖關劇情中一一呈現。
此外,《英雄殺》手游美術團隊創作出14幅基于石刻及大足風格的手繪背景圖片,用更生動的數字內容形態,呈現出大足石刻壯闊的摩崖造像景觀以及精湛的石雕藝術。


《英雄殺》手游“大足石刻”闖關副本主界面
《英雄殺》游戲制作人張俊介紹,創作團隊先后4次前往大足石刻實地采風,學習有關大足石刻的歷史知識,了解石刻造像工藝。同時邀請到大足石刻研究院的專家深度參與到玩法的設計中,嚴格把關大足石刻修建歷史故事呈現內容與方式。
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學研究中心主任米德昉表示,這次大足石刻與《英雄殺》手游通過內容共創以及數字化的方式,講述了大足石刻的故事,在年輕人群當中構建了大足石刻新的形象,能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大足這座石刻藝術寶庫。“石刻文化的保護和傳承需要更多年輕人的加入,讓石刻文化和故事延續下去。”米德昉說。

寶頂山“六道輪回圖”石像實拍與游戲場景設計對比
據介紹,新文創合作內容將于9月初上線,以數字的形式讓文物“活起來”,為新時代保護文物、傳承文化搭起一座橋梁。一份由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將近90%的年輕人對傳統文化有濃厚興趣,其中80%的年輕人都是通過網絡了解傳統文化,傳統文化的傳播和傳承越來越依靠數字化渠道。在這一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文博單位與科研機構、互聯網企業展開深度合作,助推前沿數字科技與古老文物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