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 Yan

香港《南華早報》9月11日文章,原題:“沒有小眼鏡”:得益于大量戶外時間和綠植,中國邊遠地區一小學500余名學生“零近視”多年來,中國一直設法解決學生群體日益嚴重的近視問題一高中畢業生近視率已高達80%。在此形勢下,中國西南省份云南一所小學無一人近視實在難得。
灣塘小學校長孫付標也戴眼鏡,他說:“我常跟孩子們講戴眼鏡的不便,給他們看失焦的照片,戴花鏡體驗近視的感覺。我一直認為,呵護好孩子們的眼睛是我們這代﹂眼鏡教師最想給他們的禮物。”孫校長說,他要求學生每天在室外的時間至少3小時。該校教師楊清義說:“我們要求所有孩子下課后必須出教室,哪怕是喜靜不喜動的孩子,我們都鼓勵出去走走。”盡管學校缺乏資金,設施不完善,老師們還是嘗試了各種充滿創意的方法激發學生對運動的熱情。比如,把毛巾系成鉛球的形狀,讓孩子練習投擲;或在地上擺放兩塊磚頭用來標記球門,讓孩子們踢足球。
孫校長表示,“如果說在孩子零近視率上,我們有什么經驗,那就是進行大量戶外運動。”粵港澳大灣區眼科醫師聯盟副主任周伯展表示,該校的方案是科學的。他說,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戶外運動能夠減緩近視的發展。“在戶外環境下,眼睛比在室內放松。陽光中的紫外線能夠促進人體生成維生素D,有助于鞏膜(即白眼球)生長。另外,陽光會促進多巴胺分泌,這是一種對眼睛健康很重要的荷爾蒙,”周醫生說。
作為寄宿制學校,該校還要求學生每天睡10.5小時左右,比國家教育部門規定的小學生最低睡目舫準多半小時。學校禁止學生將電子產品帶入校園,學生可以使用公用電話與家人聯系。孫校長說:“每天3小時戶外運動、10個半小時睡眠、綠植環繞、沒有手機、營養均衡,也許正是這些因素,造就了娃娃們的好視力。”▲(作者Alice Yan,高宇譯)
環球時報202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