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雙碳”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加快推進共同富裕,根據省、市委關于碳匯試點工作部署,柯城區創新開展“一村萬樹”碳匯試點工作。
元祐八年九月,高太后駕崩,哲宗親政,以司馬光為代表的“元祐黨人”受到打擊,蘇軾首當其沖。短短幾年,換了四五個地方,在京城幾個月,換了五六個職位,終不得重用。元祐八年,又離開京城出知定州,次年再次以所作詩詞多涉“譏訕”朝廷降為左承議郎,貶往惠州、儋州一帶,短短的五六年中,朝廷連下五道命令,一降再降,貶為惠州寧遠軍節度副使、瓊州別駕,由一個“從二品”的高官降到九品小官,一共降了八個品級,十四個官階,幾乎死在海南。
自2017年柯城在浙江省率先開展“一村萬樹”行動以來,已打造省級示范村26個、市級推進村101個,種植各類珍貴、彩色樹100余萬株。2018年,柯城在“一村萬樹”的基礎上探索創新了“一村萬樹”綠色期權模式,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推動鄉村振興、推進全域綠化美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22年是衢州市全面開展林業碳賬戶建設的開局之年,是夯實基礎、提質擴面的關鍵之年。柯城區搶抓機遇,把“一村萬樹”行動作為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行動的助推器,努力將“擴綠量”轉向“增碳匯”,探索謀劃一條從“種植樹木”到“認購綠色期權”,再發展成“認購林碳期權”的新路子,創新區域性碳匯收儲認購新模式。
精裝修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施工管理人員、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較差、專業水平門檻較低。與此同時,管理人員及時作出相關決策,執行力度十分薄弱,無法對精裝修工程進行有效管理。還有部分施工方案十分不規范,也沒有采用合理、科學的施工工藝,出現返工問題,會對精裝修的施工質量與效率產生不良影響。
深入開展碳匯計量研究。從區域、樹種、數量等角度考慮,選出石梁鎮中央方村、姜家山鄉前昏村、華墅鄉金坂村、九華鄉范村、花園街道新姜村等5個村作為“一村萬樹”碳匯試點村,對喬木、灌木、草本、凋落物、腐殖質和土壤等各碳層進行調查、采樣、測試分析、計量測算。與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搭建院地合作平臺,以“高碳匯導向一村萬樹綠化模式研究”為主題成功申報衢州市博士創新站。截至目前,已完成5個試點村的“一村萬樹”碳匯林調查與計量,5個村共種植櫻花、美國紅楓、浙江楠、櫸樹等珍貴彩色樹種5.02萬株,預計到2032年碳匯量將達到1.73萬噸,“林碳期權”價值86.7萬元。據初步統計,全區“一村萬樹”行動已新種植樹木超100萬株,為今后造林碳匯項目開發奠定了基礎。


探索區域收儲認購機制。依托柯城區生態資源開發運營有限公司(兩山公司),在衢州市林業碳賬戶平臺建立收儲認購一級賬戶,將村集體或合作社的“一村萬樹”林碳期權進行預收儲,鼓勵企業和個人認購“一村萬樹”林碳期權。兩山公司預留稅費、保險等費用后,將所有收益反哺村集體,實現林業碳匯儲值、變現功能,為農戶和村集體增加可預期的綠色收入。2022年6月29日,衢州市柯城區“一村萬樹”林碳期權首次收儲認購儀式在花園街道新姜村舉行。衢州兩家企業正式認購該村6454株樹木的1351噸“一村萬樹”林碳期權,折合總價值6.76萬元。當日,還為5名個人認購者代表頒發了“一村萬樹”林碳期權認購證書,并正式授牌新姜村為“一村萬樹”林碳期權示范點。
完善綠色金融保障體系。與柯城農商銀行緊密合作,為“一村萬樹”村集體、認購林碳期權的企業或個人提供信貸融資支持,為盤活森林資源、促進鄉村振興長效發展提供資金保障。目前已授信花園街道新姜村集體100萬元,兩家企業各30萬元。同時,在“一村萬樹”綠色期權保險產品基礎上,疊加定制林碳期權保險,確保在收儲認購期限內,樹木因不可抗力和人為因素導致碳匯林被移除或砍伐造成碳匯量減少,認購方得到相應經濟賠償。
多品類營建“一村萬樹”碳匯林。通過“一村萬樹”提升、“一村萬樹”進萬家、“一村一果”等行動,結合村莊規劃,利用好村莊閑散土地、荒山荒地、庭院地等閑置土地資源,擴大綠化面積。通過推廣種植“十大碳匯樹種”,加強撫育和管護,進一步提升“一村萬樹”固碳能力,讓“碳庫”儲量持續增加。2023年計劃種植“一村萬樹”庭院樹1萬株,“十四五”期間,將創建省市級“一村萬樹”示范村16個,并爭取申報省級碳匯先行示范基地。
成功申報亞運會碳中和林。積極響應杭州亞運會“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辦會理念,助力亞運會、亞殘運會碳中和,將“一村萬樹”碳匯林申報“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碳中和林”,位于花園街道新姜村的衢州高鐵站臺南側景觀綠化帶成功入選,該片碳匯林于2016年“一村萬樹”行動中種植,主要為美國紅楓、北美海棠、豆梨等觀賞樹種,共計2660余株,總面積約60畝,是市區規模最大的紅楓林,并成為了每年秋季市民賞秋觀葉的網紅打卡點。此次成功申報亞運會碳中和林,為“一村萬樹”行動將留下亞運會的綠色印記。
多方位開展“一村萬樹”碳匯研究。結合博士創新站工作,深入開展“一村萬樹”碳匯研究,對柯城區全域范圍內的“一村萬樹”碳匯和林碳期權開展計量與分析,同時對5個試點村碳匯標準地進行監測與評估,制定“一村萬樹”碳普惠核定辦法和積分兌換規則,形成一套可復制的“一村萬樹”碳匯計量方法。
陳小華:目前58到家有兩三塊業務,其中快狗打車肯定是有競爭的。家政也不是沒有競爭,不過58到家的規模是絕對的第一名,整體上競爭還好。
多維度構建碳匯數字化運營體系。依托“衢州市林業碳賬戶”平臺,開發“‘一村萬樹’林碳期權”應用模塊,讓“一村萬樹”林碳期權的地塊校核、計量、收儲、認購等環節全鏈條呈現;同時,開發“浙里有柯樹”碳普惠應用場景,爭取接通柯城區“零廢生活”、衢州市“居民碳賬戶”等平臺,將林碳積分納入個人碳報告,將“一村萬樹”林碳期權與企業節能減排、居民低碳生活、金融授信等應用掛鉤,構建碳匯數字化運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