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楊睿婷 圖 | VOUGE RANWAY
三個風格迥異老牌時裝屋的歷史沉浮
截至2022年,有14家時裝公司被高級縫紉工會聯合會(La Chambre Syndicale de la Haute Couture)認定為高級定制時裝屋,而這一數字在1945年是100個,隨著時尚產業工業化,許多品牌越來越難以遵守時裝屋的嚴格標準。歷史上有著獨特風格并遵循高規格制作標準的老牌時裝屋不在少數,經歷了歲月變遷,有的品牌歷久彌新,保持著一貫的高水準屹立在時尚圈頂端,有的經歷了長達半世紀的沉寂,剛剛踏上“復興”之路,有的則因為經營不善宣布破產。

>>Christian Lacroix 1988年秋冬系列

>>Gabrielle Chanel
西方服裝史的女裝現代化進程中,曾把20世紀20年代稱作“香奈兒時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男性大多奔赴前線,婦女成了戰時勞動力的唯一資源,女裝也因此產生了劃時代的大變革,富有“機能性”的“男士女服”成為流行。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加布里埃·香奈兒(Gabrielle Chanel)敏感地抓住社會變化,以及當時女性對于個性自由解放的渴望與追求,將服裝設計從以男性審美為主的潮流,轉變成表現女性自身的美感與個性,首創性地把當時男子用作內衣的毛針織物用在女裝上,推出針織面料的男士女套裝、長及小腿肚的褲裝,她果敢地打破了晚禮服一定要設計成拖地長裙的規則,把它縮短到與日常服裝一樣的長度,她反對過去的高級時裝像“鴿子那樣挺胸凸”,主張造型簡潔、樸實、舒適自如,色彩單純、素雅。至今象征著女性獨立、自尊、自強的“香奈兒套裝”的基本原型就產生于這個時代。

>>Chanel小黑裙


>>Chanel 1992年春夏系列

>>Chanel 1992年春夏系列

1926年,Chanel第一次發布她的“小黑裙”,卸去戰前的大帽、窄裙擺和繁復的裝飾,長至膝蓋,帶著幾分帥氣的纖細造型,用珍珠、胸針、胸花、腰帶等作為配飾,“小黑裙”是簡約大方的極致體現。1971年,Chanel去世,回溯歷史。終其一生,她都在致力于為現代職業婦女設計“盡可能簡練樸素的服裝”,因此被人們稱為“運動型之母”。
1983年,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擔任Chanel的總設計師,將Chanel的時裝推向了另一個高峰。老佛爺繼承了Chanel的簡約、奢華,完美提煉了其優雅精髓,又適當地加入一些新元素,比如運動、搖滾元素,引領時尚潮流的同時,還將Chanel的高級定制發揚光大,將其引領上一條摩登典雅的康莊大道。他用適當的夸張重塑了Chanel,“雙C”Logo、山茶花、斜紋軟呢,把這些經典元素變成了時尚的標志。

>>Elsa Schiaparelli
前段時間,各大網站被一組復古奇幻的高定秀場刷屏,閃耀的串珠、絢爛的花卉、葡萄藤蔓、鏤空血管心臟無一不讓人驚艷贊嘆,這個品牌正是近幾年受到Lady Gaga、金·卡戴珊等女明星青睞,獲得大量曝光重回大眾視野的意大利老牌時裝屋夏帕瑞麗(Schiaparelli)。
Schiaparelli成立于1927年。同年,創始人艾爾莎·夏帕瑞麗(Elsa Schiaparelli)的處女作—錯位視覺蝴蝶結針織衫席卷時尚界,視錯覺也成為Elsa Schiaparelli標志性設計手法。這位20世紀最離經叛道的設計師,也被世人稱為Chanel最強勁的對手,與Chanel解放女性身體的設計理念不同,Schiaparelli認為應該讓身體去適應衣服。作為最早將“超現實主義”藝術引入時裝領域的先鋒設計師,Schiaparelli的設計用色強烈、裝飾奇特,新奇與幽默流淌在品牌的時尚血液中。
各大品牌與藝術家聯名創作在現在看來不是什么新鮮事,但在一百年前,Elsa Schiaparelli就已經與一系列藝術家跨界合作。在Elsa合作過的眾多藝術家中,不能不提的當屬“超現實主義”大師達利(Dalí),他們一起創作出許多驚艷的作品,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便是被溫莎公爵夫人(Wallis Simpson)穿著的“龍蝦裙”。

Schiaparelli還是服裝設計領域的開拓者和革命者,她不僅設計了第一件帶胸罩的泳衣和裹身裙,還革命性地顛覆時尚認知:首次把拉鏈和化纖材料應用于時裝。立體骨骼連衣裙、倒置的高跟鞋狀帽子等在當時震驚時裝界的設計,如今還可以在一些品牌的設計中看到它們的影子。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Elsa Schiaparelli一改以往的浮夸風格,推出“新簡約主義”風格,但當時的巴黎時裝圈早已重新洗牌。1954年,Elsa Schiaparelli關閉這個存在了27年的時裝屋。
2006年,沉默了近半個世紀的Schiaparelli被Tod's集團收購,并邀請離開時尚圈多年的克里斯汀·拉克魯瓦(Christian Lacroix)為Schiaparelli設計復出后的首個系列,后續又找來多位知名設計師為其設計,但始終未能復興。
直到2018年,丹尼爾·羅斯伯里(Daniel Roseberry)成為Schiaparelli的創意總監,近兩年Schiparelli頻頻出圈的造型就出自他手,Daniel Roseberry的設計富有強烈結構感和“超現實主義”的幽默風格,與Schiaparelli大膽前衛的品牌基因一脈相承。




>>Christian Lacroix


>>Christian Lacroix 2009年秋冬系列
為Schiaparelli設計復興后首個系列的Christian Lacroix被譽為“時裝界的調色大師”和“巴黎高級定制第一把交椅”。與極簡主義相悖,“More is More”才是Christian Lacroix的設計理念,他的設計繁復典雅、高貴奢華、天馬行空,兼具南法的熱情和西班牙的妖嬈風情。
Christian Lacroix于1987年創建自己的同名時裝屋,在這之前,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年輕風暴”和“嬉皮士運動”改變了服裝的流行風格,女裝趨于輕便簡潔。Christian Lacroix的設計復興了“巴洛克”時期的審美風格,配色濃郁艷麗、戲劇化十足,十字架與圣心等標志性圖形為他的設計籠罩上了一層神秘的宗教色彩。觀看Christian Lacroix的秀猶如徜徉在博物館里,觀看精美的油畫。
但極致是把雙刃劍,Christian Lacroix致命的浪漫奢華,一方面成就了品牌在時尚界不可磨滅的地位,另一方面,不計成本的奢侈用料和極致的工藝細節追求使其制作成本居高不下,即使在品牌最輝煌的時期,也沒有盈利過。2008年發生全球金融危機后,在經濟下行趨勢下,品牌經營更是雪上加霜。到2009年,Christian Lacroix累計虧損約1.5億美元,宣布破產。同年7月7日,在巴黎的羅漢宮裝飾藝術博物館Christian Lacroix舉行了最后一場秋冬高定秀,在最絢爛時做了一場盛大的告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