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春潮
(甘肅省成縣種子管理站,甘肅 成縣 742500)
成縣位于甘肅省南部的隴南山區,是甘肅省糧食主產區,玉米是當地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為了進一步提高當地玉米種植水平,提高玉米的品質和產量,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于2020年進行了春播玉米品種比較試驗。
參試品種:玉源7879、隴單10號、農大375、登海3721、方玉36、長城799、寶單918、金科2號、長單506,以中金368為對照。
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面積11.189 m2,小區長3.35 m,寬3.34 m,5行區,平均行距0.67 m,平均株距0.28 m,密度為48750株/hm2[1],試驗地四周設走道和保護區。
試驗地設置在成縣店村鎮新村七社的成縣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站試驗田內,海拔1000 m,年均氣溫為11.7℃,無霜期200 d,年日照時數1625.5 h,年均降雨量620.8 mm左右,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區。試驗地土壤肥力中等偏上,排水方便,且不受房屋村莊和樹木的影響[2-3]。前茬作物為大豆。土質為淋溶褐土。旱地。基肥:2月13日施尿素80 kg/小區[4],4月1日人工拉線開溝點播,4月10日、6月25日、7月2日各噴草甘膦除草1次,7月21日、23日噴啶蟲脒、吡蟲啉等防治蟲害[5]。最后于8月25日收獲離田。收獲每小區中間3行全部果穗進行室內考種,計算產量。
各參試品種的出苗期基本一致(表1),抽雄期、吐絲期、成熟期各有差異。抽雄期最早的是方玉36、長城799兩個品種,比對照中金368早9 d;抽雄最遲的是對照品種中金368。吐絲期最早的是方玉36、長城799兩個品種,比對照中金368早8 d;玉源7879吐絲期比對照中金368早7 d;最遲的是對照品種中金368。
所有參試品種都比對照品種早熟(表1)。其中,對照品種中金368生育期最長,為130 d;長城799生育期最短,為118 d,較對照早熟12 d;其次,玉源7879、方玉36、寶單918、金科2號4個品種生育期相當,同為119 d,較對照早熟11 d;隴單10號生育期122 d,較對照早熟8 d;長單506生育期124 d,較對照早熟6 d;農大375和登海3721生育期同為125 d,較對照早熟5 d。
由表2可知,不同品種的生物性狀不同。
2.2.1 株高 參試品種中方玉36最矮,僅為218 cm,較對照低25 cm;農大375最高,為278 cm,較對照高35 cm;長單506次之,為272 cm,較對照高29 cm;玉源7879、隴單10、登海3721、寶單918四個品種的株高分別是247 cm、246 cm、245 cm、244 cm,較對照分別高4 cm、3 cm、2 cm、1 cm;其余品種的株高均低于對照(表2)。
2.2.2 穗位高 農大375和對照品種中金368的穗位相當,同為98 cm;其余品種的穗位高都低于對照品種,為67~96 cm,較對照低2~31 cm(表2)。
2.2.3 穗長 穗長比對照長的品種有3個,依次分別為登海3721、隴單10、農大375,穗長分別是24.6 cm、22 cm、21.8 cm,較對照長3.3 cm、0.7 cm、0.5 cm;其余品種的穗長短于對照品種,為19.0~19.7 cm,較對照品種低1.6~2.3 cm(表2)。
2.2.4 穗粗 方玉36的果穗最粗,為5.71 cm,較對照品種高0.12 cm;其余品種的穗粗小于對照品種,為4.93~5.53 cm,較對照品種細0.06~0.66 cm(表2)。

表2 參試品種的主要性狀
2.2.5 禿頂率 對照品種中金368的禿頂率最高,為10.8%;其余品種的禿頂率在1.58%~7.69%(表2)。
2.2.6 穗行數和行粒數 參試品種中穗行數比照品種多的品種有金科2號、寶單918、玉源7879、農大375四個品種,穗行數分別為19.2行、18.8行、18.3行、17.1行,較對照依次高2.7行、2.3行、1.8行、0.6行;其余品種的穗行數都比對照品種少,為2.8~16.4行,較對照少0.1~25行(表2)。
行粒數比對照品種多的有登海3721、農大375、隴單10、金科2號、長城799、長單506六個品種,行粒數分別為43.3粒、42粒、39.5粒、38.4粒、38.3粒、38.1粒,較對照依次多5.9粒、4.6粒、2.1粒、1.0粒、0.9粒、0.7粒;其余品種的行粒數比對照品種少,為36.7~33.1粒,較對照少0.7~4.3粒(表2)。
2.2.7 粒型、粒色和軸色 參試品種中:除金科2號的粒型為半硬粒,寶單918的粒型為半馬齒型外,其余品種的粒型全為馬齒型;除隴單10號、長城799、金科2號的粒色為淡黃色外,其余品種的粒色全為黃色;所有參試品種的軸色全為紅色(表2)。
從表3可以看出,參試的10個品種中,隴單10號、方玉36、長城799的千粒重高于對照,分別為443.3 g、404 g、400.7 g,較對照分別高44 g、4.7 g、1.4 g;其余品種低于對照,千粒重為297 g~359 g,較對照減少40.3 g~102.3 g。

表3 參試品種小區產量性狀分析
參試的10個品種折合產量為10812.75~13379.25 kg/hm2,登海3721、方玉36、隴單10號、農大3735、玉源7879、寶單918等6個品種的折合產量均在12000 kg/hm2以上,較對照品種增產10%以上。折合產量最高的前三位是登海3721、方玉36、隴單10號,分別為13379.25 kg/hm2、12934.5 kg/hm2、12907.5 kg/hm2。
通過試驗可知,登海3721、方玉36、隴單10號3個品種豐產性、穩定性和適應性好,綜合性狀表現突出,可作為推廣品種在成縣種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