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霞君
胎兒宮內窘迫是一種以胎兒缺氧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產科綜合征,該病的發(fā)生容易引起新生兒窒息,部分病情嚴重者還可能會造成神經系統后遺癥,甚至可能會導致圍產兒死亡,其危害程度不容小覷[1]。為此,臨床上必須要加強對胎兒宮內窘迫早期診斷的重視,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以防止病情進展,改善預后情況。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是臨床上診斷胎兒宮內窘迫較為常用的一種診斷方式,該診斷不僅具有操作方便,而且還有創(chuàng)傷性小、安全性高等多方面的優(yōu)勢,故而逐漸在臨床上得到推廣使用[2]。為分析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在中晚期妊娠胎兒宮內窘迫中的應用價值,對在定西市人民醫(yī)院產檢并分娩的50例中晚期妊娠胎兒宮內窘迫患者及50例正常妊娠者的彩超胎兒臍動脈(UA)和大腦中動脈(MCA)血流頻譜檢查結果進行了對比,具體報告如下。
選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本院產科產檢并分娩的中晚期妊娠孕婦50例正常妊娠者作為對照組,納入標準:(1)精神正常,認知能力、溝通能力均正常,可以很好地配合研究;(2)臨床資料均完整;(3)均為足月單胎孕婦。排除標準:不同意參與研究;合并有其他妊娠并發(fā)癥。其中年齡22~41歲,平均(34.99±1.02)歲;孕周26~28周,平均(27.33±0.23)周;初產婦14例,經產婦36例。同時從同期在本院產檢并分娩的中晚期妊娠者中選取50例伴有胎兒宮內窘迫癥狀者作為觀察組,納入標準:(1)符合胎兒窘迫的診斷標準;即伴有胎動異常現象,且胎心率均不低于160次/min,或低于120次/min,持續(xù)時間均不低于15 s;同時伴有Ⅱ度以上羊水污染現象;(2)精神正常、認知能力正常,可以配合研究。排除標準:(1)合并有脊柱異常或心臟瓣膜病變;(2)溝通障礙;(3)不同意參與研究、中途退出研究及臨床資料不全。其中年齡21~39歲,平均(34.35±1.15)歲;孕周26~28周,平均(27.51±0.29)周;初產婦16例,經產婦34例。兩組孕產婦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孕產婦均知曉研究內容,同意參與研究;本次研究通過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兩組孕產婦均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儀器選用飛利浦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診斷,診斷時設置儀器頻率為3.5 MHz,經腹部探查。檢測時協助孕產婦取仰臥位,具體可根據檢測情況適當地進行體位調整。檢查時選用二維超聲,檢測部位應涵蓋胎兒頭部、面部、脊柱、四肢、臍帶、內臟、羊水、胎盤及胎兒蝶骨大翼等部位,先行MCA血流頻譜檢測;在完成了上述操作后,再以彩色多普勒超聲行UA臍帶漂浮段測量,并記錄胎兒UA及MCA血流頻譜的相關指標,包括血流搏動指數(PI)、阻力指數(RI)、收縮期與舒張期流速比(S/D)指標,各指標均連續(xù)測量3次,取其平均值。本次研究中所有孕產婦的檢測結果均由具有5年以上臨床經驗的超聲科醫(yī)生進行分析,對于檢測結果存在異常者應安排副主任醫(yī)師以上工作者進行確診;并加強對診斷異常者嚴密監(jiān)護與針對性處理的重視。兩組孕產婦均自孕28周開始,每4周進行1次檢測,即分別在孕28、32、36周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胎兒UA及MCA血流頻譜檢測。
(1)于孕28周時對比兩組胎兒UA和MCA的血流搏動指數(PI)、阻力指數(RI)、收縮期與舒張期流速比(S/D)情況。(2)兩組均分別在孕28、32、36周時利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行胎兒UA及MCA血流頻譜檢測,并分析兩組胎兒血流頻譜各指標水平變化情況。
數據均輸入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平均年齡、平均孕周、血流頻譜指標水平)以(±s)表示,展開t檢驗,計數資料(性別)以率(%)表示,展開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胎兒UA血流頻譜PI、RI、S/D指標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孕28周時胎兒UA血流頻譜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孕28周時胎兒UA血流頻譜情況對比(±s)
組別 PI RI S/D觀察組(n=50) 1.09±0.24 0.60±0.11 3.03±0.32對照組(n=50) 0.93±0.09 0.50±0.15 2.49±0.42 t值 4.414 3.801 7.232 P 值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孕28周時胎兒MCA血流頻譜PI、RI、S/D等指標均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孕28周時胎兒MCA血流頻譜情況對比(±s)

表2 兩組孕28周時胎兒MCA血流頻譜情況對比(±s)
組別 P I R I S/D觀察組(n=5 0) 1.1 2±0.1 7 0.7 0±0.0 9 4.0 2±0.2 4對照組(n=5 0) 1.7 5±0.2 5 0.8 6±0.1 0 4.3 0±0.3 1 t值 1 4.7 3 5 8.4 0 9 5.0 5 0 P值 0.0 0 0 0.0 0 0 0.0 0 0
孕28、32、36周時,對照組胎兒UA及MCA血流頻譜的各指標均呈略微下降趨勢,見表3。
表3 對照組50例胎兒不同孕周UA、MCA血流頻譜情況分析(±s)

表3 對照組50例胎兒不同孕周UA、MCA血流頻譜情況分析(±s)
MCA孕周 UA PI RI S/D PI RI S/D 28 周 0.93±0.09 0.50±0.15 2.49±0.42 1.75±0.25 0.86±0.10 4.30±0.31 32 周 0.88±0.04 0.49±0.10 2.36±0.18 1.68±0.33 0.81±0.08 4.22±0.23 36 周 0.82±0.05 0.41±0.08 2.26±0.12 1.60±0.29 0.70±0.03 4.10±0.29
孕28、32、36周時,觀察組胎兒UA血流頻譜的各指標呈現出升高趨勢;MCA血流頻譜各指標呈較為明顯的下降趨勢,見表4。
表4 觀察組50例胎兒不同孕周UA、MCA血流頻譜情況分析(±s)

表4 觀察組50例胎兒不同孕周UA、MCA血流頻譜情況分析(±s)
MCA孕周 UA PI RI S/D PI RI S/D 28 周 1.09±0.24 0.60±0.11 3.03±0.32 1.12±0.17 0.70±0.09 4.02±0.24 32 周 1.24±0.24 0.69±0.15 3.21±0.23 0.98±0.10 0.63±0.05 3.55±0.15 36 周 1.42±0.21 0.78±0.18 3.39±0.27 0.90±0.04 0.55±0.08 3.08±0.03
胎兒宮內窘迫是產科常見的一種臨床綜合征,也是孕產婦圍產期常見的一種嚴重并發(fā)癥。該病發(fā)生的主要和母體血氧含量不足、微小動脈供血不足、急性失血、紅細胞攜氧量不足等多方面的因素有關;另外,血液系統疾病、胎盤異常、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畸形、產程異常、臍帶異常發(fā)育或病變等情況的發(fā)生也可能會增加胎兒窘迫的發(fā)生風險,而胎兒宮內窘迫的發(fā)生則可能會導致胎兒生長受限、吸入性肺炎、缺氧缺血性腦病、腦癱等不良后果的發(fā)生風險增大,嚴重時甚至可導致胎兒宮內死亡[3]。而存活的新生兒也可能會因宮內缺氧而對其神經系統發(fā)育情況造成損傷,且這種損傷是不逆轉的,這也進一步凸顯了宮內窘迫的危害。臨床上根據發(fā)生時間、變化程度、發(fā)生原因等因素的不同,可將胎兒宮內窘迫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其中慢性胎兒宮內窘迫的發(fā)生時間較早,且多繼發(fā)于孕婦全身性疾病或合并癥后,臨床表現以胎兒宮內發(fā)育遲緩為主;也容易因缺氧刺激、急性缺血而發(fā)展為急性窘迫[4-5]。急性胎兒宮內窘迫多出現在臨床階段,其發(fā)生多和異常分娩、鎮(zhèn)靜及麻醉劑使用有關。其中慢性胎兒宮內窘迫在臨床上較為常見,且通過有效的診斷能夠及時發(fā)現并進行預防處理,有利于預后情況的改善[6]。為此,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診斷檢測,及時發(fā)現胎兒宮內窘迫現象的存在,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治干預,以改善患者預后情況十分必要。
有研究顯示,孕期加強檢測胎兒臍動脈(UA)、大腦中動脈(MCA)血流頻譜的改變情況,可為臨床上了解胎兒宮內窘迫現象提供有效參考,便于臨床上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干預,以改善胎兒預后情況[7]。當前國外已經開始利用彩色多普勒檢測胎兒動靜脈系統的血流動力學指標情況,并以此為依據來評估胎兒的宮內生長狀況,如UA及MCA阻力指數等,但如果單純以其中某一個單一指標來進行評估,其檢測的敏感度與特異性通常相對較低,容易出現胎兒有受損狀況,但血流頻譜卻未見異常,或血流頻譜異常,但胎兒并無缺氧、受損狀況的現象。所以單純進行UA血流頻譜或MCA血流頻譜單一指標檢測其準確性仍有待提升,尚難以準確的、完全的反應胎兒宮內狀況[8]。為此,本次研究中以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方式對胎兒UA及MCA血流頻譜中的PI、RI、S/D指標進行共同檢測,同時分析了患者自孕28周開始到孕36周時UA及MCA血流頻譜指標的變化情況,結果顯示孕28周時觀察組胎兒UA血流頻譜PI、RI、S/D指標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胎兒MCA血流頻譜PI、RI、S/D指標均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孕28、32、36周時,對照組胎兒UA及MCA血流頻譜的各指標均呈略微下降趨勢;而觀察組胎兒UA血流頻譜的各指標則呈現出升高趨勢,MCA血流頻譜各指標呈較為明顯的下降趨勢。提示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中晚期妊娠胎兒UA及MCA血流頻譜對胎兒宮內窘迫有較高的預測價值。分析其原因,MCA為頸內外動脈的直接延續(xù),也是頸內動脈分支中較為粗大的一支。該動脈分支的灌注量較大,可占據腦組織整體灌注量的70%左右,在維持胎兒大腦血液正常供應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功效[9]。在胎兒出現宮內窘迫癥狀后,胎兒腦組織灌輸流量則會出現顯著降低現象,導致胎兒各臟器出現失代償現象,進而對胎兒腦組織、心肌供血狀況造成影響。且臨床研究發(fā)現,在大腦組織出現缺氧缺血狀況時機體會自動啟動保護機制,以擴張動脈血管、增加血流量為主要表現,從而可促使腦部動脈阻力下降,進而呈現出MCA血流頻譜RI、PI及S/D下降現象[10-11]。為此,臨床上通常認為MCA血流頻譜指標的變化情況可直接反映胎兒顱腦血液循環(huán)狀況,從而為臨床醫(yī)生了解血流動力學變化情況、胎兒發(fā)育情況提供有效參考。而UA則能夠發(fā)揮“中轉”作用,可經胎盤將胎兒體內的代謝產物轉運至母體,通常情況下,UA的血流情況、心肌收縮能力通常會受到中膜血管阻力的影響,若外周阻力下降,則行彩超檢測時則可見持續(xù)性舒張期血流狀況;而舒張末期血流減少、胎盤絨毛血管狹窄等現象的發(fā)生通常可能會對UA動脈血流頻譜造成影響,導致臍動脈外周阻力升高[12]。
綜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中晚期妊娠胎兒UA及MCA血流頻譜各指標狀況,有利于篩查胎兒宮內窘迫情況,便于臨床醫(yī)生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治,對改善胎兒預后、降低胎兒死亡率有積極作用。同時彩超檢測UA、MCA血流頻譜還具有重復性強、無創(chuàng)、指標客觀敏感等多方面的優(yōu)勢,同時其檢測費用低,更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