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萍,程凡偉
(長春工程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自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的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高層建筑物日益增多,土地資源愈來愈匱乏,場地施工空間越來越狹小,導致很多建筑機械無法正常運行,地下空間的開發(fā)與利用離不開對土體的支護[1-2]。因此,對層數(shù)為17~40 層且高度在50 ~100 m 的商業(yè)住宅或層數(shù)在40 層以上且高度超過100 m 的商業(yè)住宅的超大深基坑施工技術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在施工中不僅需要保證工程項目按進度計劃實施,還需要考慮施工方案中的某個施工工藝的技術安全性,在執(zhí)行過程中所用的勞動力費用、建筑機械費用和材料費用。如今在建筑行業(yè)中大多數(shù)采用招投標的形式選擇一個既能保證施工安全且經(jīng)濟效益最高的施工方案。
本項目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其擬建項目包括2 個地塊,用地面積為59 060.26 m2。基坑占地面積為51 282.28 m2,周長為1 105.8 m,支擋結構共有4 個剖面, 基坑的深度為7 ~10.5 m,基坑安全等級為二級。
根據(jù)現(xiàn)場實地勘察,在不擾動或者基本不擾動原位土層的情況下對土層做標準貫入、十字板剪切、靜載等試驗。根據(jù)沉積年代和成因類型等條件,本工程項目勘察最大勘探的深度達到35 m 范圍內(nèi)的土層,分為人工填土、第四系新近沉積層、一般第四系地層,按地層特性把土層分為9 層。
現(xiàn)場勘測深度達到21 m 時共揭露4 層地下水,第一層地下水的類型為潛水,后三層為承壓水。其初見水位埋深分別為2~3 m、9~10.7 m、13.3~15.7 m、18~20.7 m。該區(qū)域近幾年最高穩(wěn)定水位標高41 m,水位變化幅度約1~2 m。
通常根據(jù)基坑深度、基坑的周邊環(huán)境以及水文地質條件等因素把基坑的安全等級劃為3 個等級。根據(jù)基坑的安全等級,采用不同支護方式,常見的支護形式有支擋式結構、土釘墻、重力式水泥土擋墻、放坡、水泥土插型鋼等[3]。
(1)支擋式結構包括護坡樁+錨索、護坡樁+支撐、單排護坡樁、雙排護坡樁、地連墻等,在這些支護結構中,比較常見的是錨拉式和支撐式,共同的優(yōu)點是擋土墻的本身強度較高,抵抗外力的變形的能力強,支護結構穩(wěn)定性較好,一般情況下不會產(chǎn)生傾覆。樁頂?shù)乃轿灰啤⒇Q向位移等變形較小。通常用于地下室層數(shù)大于或等于2 層的基坑支護中, 基坑的深度通常為8~22 m,適用較差的土層。但是它們共同的缺點是造價高、施工工期長。
(2)土釘墻包括單一土釘墻、預應力錨桿復合土釘墻、水泥土樁垂直復合土釘墻等。其中單一土釘墻是土釘墻中最常見的支護形式,其優(yōu)點是擋土墻穩(wěn)定可靠、造價較低、支護效果較好。缺點是對土質條件要求比較高,適用于地下水位的標高低于土釘?shù)锥说臉烁呋蛘咴诨娱_挖前經(jīng)過降水的非軟土基坑,還要考慮周邊建筑物是否在土體的滑動面上,若建筑物在基坑潛在的滑動面上,則不宜采用土釘墻支護。
(3)水泥土重力式。此支護形式的優(yōu)點:①施工時不會對周邊環(huán)境造成污染;②水泥土土柱狀加固擋土墻不需要設置內(nèi)支撐,不會因空間狹小導致土方開挖及施工效率低;③因重力式擋墻是將水泥漿和原狀土強制攪拌并相互搭接,所以擋土墻不僅有擋土的作用,還有止水的效果;④因為水泥的摻入量不高,所以造價相對較低。缺點是施工速度較慢,適用于較厚的回填土、淤泥、淤泥土質的地層,通常適用于基坑深度不大于7 m 的工程。
(4)SMW 工法:優(yōu)點:①不需要鉆孔,不存在孔壁的淤泥質土坍塌現(xiàn)象,降低了臨近建筑物的影響;②SMW 工法的樁體相互搭接,因此具有較好的截水性;③適用填土、淤泥質土、黏性土、粉土等土層;④與其他支護形式相比,成樁速度快,工期縮短將近一半;⑤從經(jīng)濟方面考慮,絕大多數(shù)的型鋼是可以回收的,降低了工程的造價。缺點是對施工工藝要求較高。
根據(jù)各種基坑支護類型優(yōu)缺點概述,再結合該項目的地質條件、基坑周邊是否存在建筑物、地下管線等因素。項目選擇了兩個支護方式方案,分別是樁錨+高壓旋噴、SMW 工法+錨索。
3.2.1 方案一
樁錨+止水帷幕設計參數(shù):護坡樁樁徑為0.8 m,樁長為18 m,樁間距為1.3 m,護坡樁嵌入深度為7.5 m,護坡樁和冠梁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5;設有3 道錨索,錨索孔的直徑為150 mm:MS-01 的自由端長度為10 m,錨固長度為15 m,鎖定值為230 KN,MS-02 的自由端長度為8.0 m,錨固長度為18 m,鎖定值為230 KN,MS-03 的自由端長度為10 m,錨固長度為15 m,鎖定值為330 KN;止水帷幕采用高壓旋噴止水帷幕,旋噴樁樁徑1 000 mm,樁間距為1 300 mm,樁長為1 650 mm。
3.2.2 方案二SMW 工法+錨索設計參數(shù): 采用Φ650@400 的三軸水泥土攪拌樁+H500×200×10×16 的型鋼,其中樁長為18 m,水泥摻入量20%,嵌入深度為7.5 m;型鋼布置形式為插二跳一。設有3 道錨索,錨索孔的直徑為150 mm:MS-01 的自由端長度為10 m,錨固長度為15 m, 鎖定值為230 KN,MS-02 的自由端長度為7.0 m,錨固長度為19 m,鎖定值為230 KN,MS-03 的自由端長度為10 m,錨固長度為15 m,鎖定值為330 KN。
4.1.1 MIDAS GTS NX 概述
MIDAS GTS NX 是一款關于巖土和隧道結構的有限元分析軟件,該軟件包括非線性彈塑性分析和施工階段分析等,在基坑支護建模中,為了模擬土方分層開挖對周邊建筑物以及地下管線的影響,采用的是施工階段分析,MIDAS GTS NX 的建模步驟:①先利用CAD 畫好幾何模型; ②導入dwg 格式的CAD 幾何模型;③設置材料參數(shù);④生成并劃分實體;⑤生成網(wǎng)格單元;⑥增加自動約束及自重;⑦設置分析階段;⑧分析工況及求解。
4.1.2 本構模型的選擇
由于巖土體材料的彈性模量、黏聚力、泊松比等其他物理參數(shù)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人們很難采用統(tǒng)一的數(shù)學表達式來表示巖土體在外力作用下導致的力學響應特性。MIDAS GTS NX 提供了線彈性模型、摩爾- 庫倫模型、修正摩爾- 庫倫模型、范梅賽斯模型等本構模型。本案例選用的是修正摩爾- 庫倫本構模型。
4.1.3 材料參數(shù)的選擇
修正摩爾- 庫倫本構模型中通常有泊松比、容重、內(nèi)摩擦角、黏聚力、三軸加載剛度E50ref、固結儀加載剛度Eoedref、三軸卸載剛度Eurref等參數(shù)。地勘報告上可以查找土的容重、內(nèi)摩擦角、黏聚力、壓縮模量,根據(jù)前人經(jīng)驗,E50ref=Eoedref,Eurref是E50ref的3~5 倍[4]。當內(nèi)摩擦角為a°(a 大于30°),最終剪切摩擦角取(a-30)°;當內(nèi)摩擦角為b°(b 小于等于30°),最終剪切摩擦角取0°。
4.1.4 建立模型
本案例選取的基坑深度為10.5 m,根據(jù)前人的經(jīng)驗,在建立幾何模型時,基坑開挖的影響區(qū)域為開挖深度的3 倍,影響的深度范圍為開挖深度的2~3倍。確定此案例幾何模型的影響深度區(qū)域是32 m,基坑開挖影響區(qū)域是35 m。
4.1.5 結果分析對比
(1)周邊沉降對比分析。由圖1 和圖2 可知,工況4(開挖4):方案一、方案二的周邊沉降最大值分別是-9.33 mm、-9.16 mm,方案一周邊沉降的最大值比方案二周邊沉降的最大值大0.17 mm, 且都在基坑監(jiān)測控制值范圍內(nèi)。

圖1 方案一周邊地表沉降圖

圖2 方案二周邊地表沉降
(2)樁頂水平位移對比分析。由3 和圖4 可知,工況4(開挖4):方案一、方案二的樁頂水平位移最大值分別是-3.72 mm、-4.33 mm。方案一樁頂水平位移的最大值比方案二樁頂水平位移的最大值小0.61 mm,且都在基坑監(jiān)測控制值范圍內(nèi)。

圖3 方案一樁頂水平位移

圖4 方案二樁頂水平位移
根據(jù)本案例基坑支護的兩個方案類型。方案一的材料工程量主要包含鋼筋的費用、C25 混凝土費用、鋼絞線的費用;方案二的材料工程量主要包含型鋼的費用、水泥的費用、鋼絞線的費用。參考《北京地方單位估價表》,在不考慮價格隨市場變化的前提下,分別計算分項工程的綜合單價和分項工程的工程量。
由表1 和表2 可知,方案二比方案一少了130 多萬元。綜上所述,方案二比方案一更經(jīng)濟。

表1 方案一預估價

表2 方案二預估價
利用MIDAS GTS NX 分別對兩個支護方案進行建模,并且對建模結果進行分析,兩個方案的樁頂水平位移和周邊沉降相差不大且在基坑監(jiān)測的范圍內(nèi);從經(jīng)濟方面考慮,方案二比方案一少了130 多萬元。根據(jù)此案例驗證了SMW 工法+錨索的支護形式可行性,并且為類似的支護案例提供了寶貴的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