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星,郭景秀,黃 婧,周志云
(1.凱里學院,貴州 凱里 556011;2.雷山縣水務局,貴州 雷山 557199;3.上海理工大學環境與建筑學院,上海 200093)
中國北方幅員遼闊,但不少地區在冬季溫度低,直接導致這些地區的房屋、道路、橋梁等建筑物受到凍融破壞,因此,混凝土抗凍性能的研究直接關系到北方鄉村振興的效果。
中國學者對混凝土的抗凍性能研究已經開展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周志云等[1]的研究表明,聚丙稀纖維的加入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凍性和抗鹽凍性。有很多學者對單摻鋼纖維、復摻礦物摻合料、混摻纖維面板混凝土的抗凍性能進行了研究[2-4]。但是,當下對摻鋼渣-礦渣-粉煤灰復合微粉混凝土凍融循環后抗壓強度的研究較少。本試驗通過對不同的復合微粉種類、不同摻量的混凝土在凍融循環后的強度值進行分析,找出各因素對混凝土凍融循環后強度變化的影響規律,為將來的復合摻合料混凝土試驗提供一些基礎的試驗數據和方法。
(1)鋼渣。采用上海寶鋼的鋼渣成品粉,檢測參照標準為YB/T 140-2009,檢測結果見表1。

表1 鋼渣的成分(%)
(2)礦渣。采用南京某公司的?;郀t礦渣粉,微粉級別為S95。
(3)粉煤灰。采用一級粉煤灰,密度為2 600 g/cm3。
本試驗采用部分正交法,分為鋼渣摻量A、礦渣摻量B 和粉煤灰摻量C 3 種復合微粉?;炷僚浜媳纫姳?。

表2 混凝土試驗配合比
參照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進行混凝土制作和抗壓強度試驗,試件為邊長100 mm 的混凝土立方體試塊,共225 個,分為5 個組,然后每組依次做未凍融即0 次凍融循環、25 次凍融循環、50 次凍融循環、75 次凍融循環和100次凍融循環,測量其試驗后的抗壓強度。
本試驗只涉及最基本的正交試驗,稱為部分正交試驗。強度試驗因素水平數據見表3。按表4 進行分組。

表3 強度試驗因素水平

表4 部分正交試驗
由圖1 可知,對于粉煤灰而言,在不同的凍融循環次數下,當因素水平為7 時,粉煤灰對混凝土強度的貢獻都較為突出,由此可知,對于本試驗中抗凍混凝土而言,粉煤灰的較優摻量為20%;對于鋼渣而言,當凍融循環次數為75 次時,隨著因素水平的提高,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不大,都在18 MPa 上下,這表明在此種凍融循環下,鋼渣的摻量對混凝土強度波動幾乎沒 有影響;對于礦渣而言,4 個凍融循環次數下,混凝土強度波動都比較大,當凍融循環75 次,因素水平為7 時,混凝土抗壓強度不到5 MPa,說明礦渣的抗凍性差。

圖1 不同凍融循環次數下因素水平與抗壓強度的關系
由表5 可知,當混凝土未凍融時,對混凝土強度貢獻程度的順序為礦渣>粉煤灰>鋼渣,這說明在常溫下,礦渣和粉煤灰能夠為混凝土提供較為穩定的強度。當凍融循環25 次時,對混凝土強度貢獻程度的順序為鋼渣>粉煤灰>礦渣,這表明,在低次數凍融下,粉煤灰對混凝土強度的貢獻較為穩定,鋼渣對混凝土的抗凍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當凍融循環50 次和100 次時,3 種摻合料對混凝土強度的貢獻程度相差無幾。此外,凍融100 次的抗壓強度整體上比凍融75 次的抗壓強度要大一些,說明在這段時間,對混凝土強度的增強作用大于凍融對混凝土強度的削減作用,這說明混凝土的養護對混凝土的抗凍性能有很大的影響。

表5 鋼渣- 礦渣- 粉煤灰混凝土凍融循環后抗壓強度試驗結果極差分析
由表6 可知,在4 個凍融次數下,鋼渣對混凝土抗壓強度均有比較顯著的貢獻,這表明鋼渣對混凝土的抗凍性能有一定的影響。在凍融50 次和75 次時,礦渣和粉煤灰對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的影響顯著,這表明,一方面可能是鋼渣、礦渣和粉煤灰3 種摻合料發生了反應,反應的產物對混凝土的抗凍性能有一定的提高,另一方面可能是復合摻合料縮短了混凝土的養護時間,使混凝土的強度有所提高,從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凍性能。

表6 鋼渣- 礦渣- 粉煤灰混凝土凍融循環后抗壓強度試驗結果方差分析
(1)對于鋼渣-礦渣-粉煤灰復合微粉混凝土而言,粉煤灰的較優摻量為20%。
(2)在凍融循環50 次和75 次時,礦渣和粉煤灰對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的影響顯著,這表明,一方面可能是鋼渣、礦渣和粉煤灰3 種摻合料發生了反應,反應的產物對混凝土的抗凍性能有一定提高,另一方面可能是復合摻合料縮短了混凝土的養護時間,使混凝土的強度有所提高,從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凍性能。
(3)當凍融循環25 次時,對混凝土強度貢獻程度順序為鋼渣>粉煤灰>礦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