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成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口腔修復就診患者日益增多。臨床中與口腔修復相關的研究眾多,其中關于修復材料的研究是重點[1-2]??谇恍迯偷闹委煼绞讲粌H僅是有效改善口腔功能狀態及提升美觀程度的重要方式,而且對患者的生存質量也有積極的影響。近年來采用高金合金用于口腔修復的研究不斷增多,其在口腔修復中的應用效果受肯定程度較高,但是對于患者的口腔局部健康指數及齦溝液細胞因子的影響研究差異仍普遍存在,因此其應用價值的進一步探究空間較大[3-5]。本研究就高金合金在口腔修復中的臨床效果及對口腔局部健康指數、齦溝液細胞因子的影響進行探究及觀察,以了解高金合金在口腔修復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從而為口腔修復材料的選擇與應用提供臨床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3 月-2021 年2 月臨沂市人民醫院收治的100 例口腔修復患者。納入標準:(1)20 歲及以上;(2)符合口腔修復適應證;(3)單牙修復。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心、肝、腎、肺等功能不全;(2)精神障礙或溝通異常;(3)合并其他口腔疾病;(4)臨床資料不完整;(5)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 例。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對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鎳鉻合金進行修復,首先進行牙體預備,然后進行印模,Vita 比色板比色及烤瓷冠的制作,基底厚為0.25~0.30 mm,以光固化樹脂水門汀進行粘結處理。觀察組則采用高金合金進行修復,首先進行牙體預備,然后進行印模,Vita 比色板比色及烤瓷冠的制作,基底厚為0.35~0.40 mm,以光固化樹脂水門汀進行粘結處理。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1)比較兩組治療后1、6 個月的邊緣密合度。邊緣密合度:以邊緣密合,無縫隙,且不卡探針為A 級;以卡探針,有縫隙為B 級;探針可進入為C 級[6]。(2)比較兩組治療后1、6 個月的顏色情況。顏色情況:以顏色與透明度與鄰牙一致為A 級;以顏色及透明度雖在正常范圍(半透明,淡黃色),但與鄰牙不一致為B 級;以顏色與透明度與鄰牙不協調,超出正常范圍為C 級[7]。(3)隨訪6 個月,比較兩組的不良情況發生情況,包括頸緣染色(修復體頸部牙齦可見灰色)及崩瓷(修復體表面部分脫落)。(4)比較兩組治療前和治療后1、3 個月的口腔局部健康指數,包括牙齦指數、齦溝出血指數及菌斑指數。牙齦指數評分范圍為0~3 分,分別表示從健康、輕度、中度及重度;齦溝出血指數評分范圍為0~5 分,分別表示從出血、點狀出血、輕度炎癥、中度炎癥、重度炎癥及自動出血等;菌斑指數評分范圍為0~3 分,分別表示從無、少量、中量及大量菌斑[8]。(5)比較兩組治療前和治療后及齦溝液細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于治療前及治療后1、3 個月分別采集兩組的齦溝液進行檢測,采用醫用離心機離心,離心速度為3 000 r/min,離心時間為10 min,取上清液進行齦溝液細胞因子(IL-1β、IL-8 及TNF-α)的檢測,檢測方法為ELISA 法,進行定量檢測。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3.0 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進行秩和檢驗分析。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男30 例,女20 例;年齡25~70 歲,平均(37.9±5.3)歲;牙體缺損30 例,變色牙15 例,其他5 例;位置:前牙29 例,前磨牙21 例。觀察組男29 例,女21 例;年齡23~71 歲,平均(38.0±5.5)歲;牙體缺損31 例,變色牙15 例,其他4 例;位置:前牙30 例,前磨牙20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治療后1、6 個月邊緣密合度情況比較 治療后1、6 個月,觀察組邊緣密合度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1、6個月邊緣密合度比較[例(%)]
2.3 兩組治療后1、6 個月顏色情況比較 治療后1、6 個月觀察組顏色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后1、6個月的顏色情況比較[例(%)]
2.4 兩組不良情況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不良情況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263,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情況發生率比較[例(%)]
2.5 兩組口腔局部健康指數比較 治療前,兩組牙齦指數、齦溝出血指數、菌斑指數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3 個月,觀察組牙齦指數、齦溝出血指數、菌斑指數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口腔局部健康指數比較[分,()]

表4 兩組口腔局部健康指數比較[分,()]

表4 (續)
2.6 兩組齦溝液細胞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IL-1β、IL-8、TNF-α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3 個月,觀察組IL-1β、IL-8、TNF-α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齦溝液細胞因子水平比較()

表5 兩組齦溝液細胞因子水平比較()

表5 (續)
口腔修復的臨床研究眾多,而各界對其修復效果的要求日益提升,包括對功能狀態改善及美觀程度提升的要求均較高,而與上述修復效果相關的因素中,修復材料的選擇是重點之一。既往臨床中用于口腔修復的材料較多,其中鎳鉻合金是應用較多的一類修復材料,其有質硬耐磨、抗腐蝕性強等優點,且表面光滑,對于咀嚼功能的恢復及改善具有較好的作用,但是本類修復材料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顏色效果方面有待進一步提升,且可導致頸緣染色等情況的出現,對于修復效果存在一定不良影響,因此找到效果較好且不良情況發生率較低的修復材料是臨床研究的重點[9-11]。近年來,臨床中采用高金合金用于口腔修復的研究不斷增多,較多研究認為,其在提升修復效果及美觀程度方面具有更大的應用優勢,但是相關的細致應用研究仍不足[12-15]。同時,修復材料對口腔局部的影響研究相對較少,包括對口腔局部健康指數及齦溝液細胞因子表達的影響研究不足,而上述方面有助于了解修復材料所致的口腔局部不良應激,而這導致其在口腔修復中的綜合應用價值仍有較大的探究空間[1,16]。
本研究就高金合金在口腔修復中的臨床效果及對口腔局部健康指數、齦溝液細胞因子的影響進行細致探究,結果顯示其相對于鎳和合金具有更為明顯的優勢,優勢方面具體體現在治療后1、6 個月的邊緣密合度及顏色情況均相對較好,不良反應發生率相對較低等臨床療效及不良情況控制效果方面,同時其對口腔局部造成的不良應激控制也較好,表現為治療后1、3 個月的口腔局部健康指數及齦溝液細胞因子均相對較低,因此進一步肯定了其應用的安全性。分析原因,高金合金在抗氧化性、鑄造性及生物相容性方面的優勢[17-18],有效保證了其應用的穩定性,降低了頸緣染色,提升了邊緣密合度,控制了對口腔局部的不良應激,因此其應用的效果更為突出,表現出修復效果及美觀程度更高的直觀效果,對于口腔局部健康指數及齦溝液細胞因子的控制作用也較為突出,因此較為全面地肯定了高金合金在本類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臨床可取性[19-20]。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高金合金在口腔修復中的臨床效果較好,且對口腔局部健康指數及齦溝液細胞因子表達的不良影響也相對較小,因此在口腔修復患者中的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