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喬
我國在2008年6月28日,由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聯合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自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強制要求執行基本規范的上市公司,對本公司的內部控制有效性等情況進行自我評價,同時披露年度自我評價報告、聘請具有專業業務資格的機構來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審計。
本文通過分析2020年A 股上市320家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情況并以此得出相關結論,以此來判斷哪些內外部因素影響著我國上市公司對外披露內部控制缺陷的積極性。本文從可能影響內部控制缺陷披露的三個因素(公司治理特征、公司經營表現、外部審計)出發,選取一些代表三個影響因素的特征作為解釋變量,來考察是否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缺陷披露產生顯著影響。
在《內部控制—整體框架》中,COSO 將內部控制定義為:一個受到董事會、經理層和其他人員影響的過程,該主旨是為實現以下三類目標提供合理的保證:經營的效果或效率、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對于適用的法律法規的遵守。
國際上,對內部控制的概念最為廣泛接受的一個說法是由COSO 委員會在1992年9月發布的,其將內部控制定義為:企業全體員工上至董事下至普通職員,在意欲提高公司整體效益的共同認識上,自愿或被動地與他人形成相互制約或協作關系。該報告第一部分是概括;第二部分是定義框架,完整定義內部控制,描述它的組成部分,為公司管理層、董事會和其他人員提供評價其內部控制系統的規則;第三部分是對外部團體的報告,是為報告編制報表中的內部控制的團體提供指南的補充文件;第四部分是評價工具,提供用以評價內部控制系統的有用材料。
內部控制在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中的定義為: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共同參與實施,以實現控制目標的過程。
目前我國企業主要還存在著內部控制缺陷及其認定標準披露還不夠規范、信息含量還不夠等內控重要問題。針對我國目前諸多企業所存在著的由于內部控制缺陷而導致內控信息披露質量低等問題,本文選取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A 股上市的4129家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相關披露文件為研究樣本,并對其內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等相關情況進行逐一審查,并運用實證分析研究公司盈利能力、負債能力和會計師事務所等相關因素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缺陷披露情況的相關性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情況統計。
內部控制是否有效的披露情況
2020年,我國共有4129家上市公司,認為自身內部控制有效的上市公司有3971家,而沒有按照企業內部控制相關規定的要求在企業運營過程中所有的重大方面均保持有效內部控制披露的有69家上市公司。

?
由下表可知,在2020年A 股上市的4129家上市公司中,有1028家公司未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內部控制審計報告,有3101家上市公司聘請了會計師事務所對其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了評價并且出具了審計報告。

?
(1)樣本選擇。本文以2020年4129家上市公司作為初始樣本,為了消除異常數據對本研究的影響,保證實證研究的有效性,對樣本進行了如下篩選:首先剔除金融保險行業的公司,其次利用簡單隨機抽樣從4129家上市公司中抽取7.75%的樣本量進行研究,抽取了320家上市公司。
(2)研究設計。研究假設:企業盈利能力影響因素。為了引導優質資源流向本公司,盈利能力強、經營業績好的優質公司會主動對外披露較多的非財務信息。因此用2020年的每股收益來衡量公司的盈利能力。除了盈利能力,公司的負債比例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因此用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來衡量公司的負債比例。
H1:公司的每股收益與內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正相關
H2: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與內部控制缺陷的披露負相關
在美國和加拿大發生幾起欺詐和公司破產事件后,審計委員會的作用引起了公眾的極大關注。審計委員會是董事會設立的專門工作機構,旨在確保(監事會)董事會使用的財務信息和公司發布的財務報表的質量和可靠性。審計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要求公司提交有效的財務報告,并核實和識別可能危及公司財務狀況的某些因素。一些外國證券交易所也對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的規模提出了明確要求。這些規定的理由表明,他們認為審計委員會只有在規模適當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因此審計機構影響因素。基于專業水平高、規模大、客戶多等影響因素,排名靠前的會計師事務所的舞弊影響與成本相較于小規模會計師事務所的影響和成本較高。因此用審計機構在中國會計師事務所的綜合排名來衡量會計師事務所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缺陷披露情況的影響。除此之外審計意見對于公司內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也有影響,因此用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意見是否為標準無保留意見來衡量審計意見對公司內部控制缺陷披露情況的影響。
H3:會計師事務所在我國百大會計師事務所中的排名與該內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正相關
H4:上市公司收到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意見是否為標準無保留意見與該公司內部控制缺陷披露正相關
研究變量的界定
因變量(ICD)
根據COSO 框架和內部控制五要素來劃分樣本公司內部控制薄弱環節的披露情況,然后根據各公司披露后的記錄逐點進行,最后通過匯總得到各公司內部控制薄弱環節的披露結果。該部分評分標準為:如果公司披露了某個項目存在內部控制缺陷,將獲得一分,否則為零分。

?
自變量
根據前文的假設,本文的自變量共有4個: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司的負債比例、會計師事務所的綜合排名、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意見。

?
本文通過分析2020年A 股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缺陷披露的評分情況,并以此作為被解釋變量,設置線性回歸方程,并使用SPSS 統計程序設置回歸分析。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如下:

其中,x0 為常數項,xi(i=1,2,…10)是各解釋變量的回歸系數,ε 為隨機誤差項。
(1)描述性統計。2020年A 股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質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通過下表可以得出,在2020年有320家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質量平均得分為0.509分,說明320家上市公司都對內部控制情況進行了披露,但還是存在得分為較高的公司,說明這些上市公司對內部控制的信息披露質量還有待提高,且內部控制的實施有效性有待提高。

?

?
(2)影響因素(解釋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

?
(3)相關性檢驗。在進行多元線性回歸之前,為了解釋因變量、自變量以及控制變量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相關性分析,結果如下表所示。如果相關系數小于0.65,相關研究應證明解釋變量之間不存在嚴重的線性相關性并且影響多變量的線性方程。根據相關測試結果,我們可以發現:內部控制缺陷評分與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意見類型在0.01 的水平上顯著相關,與每股收益、資產負債率在0.05 的水平上顯著相關,而其它一些變量的關系則不顯著。因此,我們可以將選定的解釋變量放入多元線性回歸方程中。

?
(1)實證模型分析。a.因變量:缺陷分。b.預測變量:(常量),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負債率,每股收益,審計意見類型。

?
由上表可知,線性回歸模型的方差表分析中F 值是2.502,P 值在5%的水平上顯著,顯著性水平是0.035。分析中的各種變化表明多元線性回歸方程具有意義。
(2)回歸系數分析。通過對上表所示實證結果進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資產負債率的sig。值為0.081,即顯著性概率為0.081。每股收益的sig。值為0.601,即顯著性概率,0.601。審計意見類型的sig。值為0.884,即顯著性水平為0.884。會計師事務所的sig。值為0.027,即顯著性概率為0.027。由此可知,資產負債率與會計師事務所的綜合排名在0.05 的水平上顯著。其余假設的變量則不顯著。

?
根據以上分析和驗證,本研究的結論可歸納如下:
(1)作為公司經營業績的一個代表性指標,資產負債率與內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系,這可能表明公司業績較好且重視內部控制,而這類公司會加大對內部控制的投入,減少公司可能存在的內部控制缺陷。
(2)會計師事務所質量作為影響內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外部因素,對內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也有著明顯的影響。這可能表明公司在開展對外業務的過程中更加注重聲譽,在審計時也會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內部控制中發現的缺陷,從而避免審計失敗帶來的嚴重后果。然而其他一些指標,如每股收益、審計意見類型等,對內部控制披露的缺陷影響不大,也無法解釋假設。
(1)加大對內部控制缺陷披露行為的監管力度。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是上市公司、投資者和公眾溝通的橋梁,而內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的信息是使用者做出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應加強外部監管機制,且注冊會計師作為中介機構的參與,應當按照相關新準則驗證選定公司的檢查數據是否符合現有標準,并驗證信息的可信度。同時不斷提高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的專業能力。
其次,在政府高度監管的情況下,中國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應盡快建立相應的監控機制,對上市公司或特定公司進行抽查,并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公示,加強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公開的外部輿論壓力。
(2)調動上市公司披露內部控制缺陷信息的積極主動性。為了防止上市公司在披露內控缺陷時應付了事,在對其要求進行強制性披露要求的同時也應該適當提高上市公司披露的自覺性。為了應對和改善這種狀況,就需要向上市公司明確和強化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意義。敦促上市公司披露內控信息能夠規范公司的運行并且給公司帶來巨大的價值,同時,公司也有可能尋求完善政府內部控制制度,上市公司應該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待內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而不僅僅局限于當前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