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浦和
(福建南平路橋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南平 353000)
瀝青是鋪筑瀝青路面的重要原材料之一,高性能的瀝青材料對于瀝青路面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義[1-2]。 普通道路瀝青對溫度極其敏感,已經不能適應越來越復雜的道路交通和氣候狀況,容易引發瀝青路面的早期病害。 為了改善道路瀝青的路用性能,目前通常采用摻加改性劑的方法來獲得性能優異的改性瀝青[3]。
與常規改性劑相比, 納米材料的比表面積大大增加,在瀝青中可形成一定的網絡結構,抑制水分和氧氣向瀝青內部的滲透, 對瀝青技術性能有更好的改善效果[4]。在眾多的納米材料中,具有獨特結構的石墨烯受到了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 近年來逐漸被應用于道路工程領域[5-6]。它與瀝青有很好的親和力,在熱瀝青中能夠形成以石墨烯為基礎的分子結構,可極大地提高改性瀝青的物理性能和路用性能[7-9]。
本文將石墨烯按照一定質量比例加入SBS 改性瀝青中,制備石墨烯-SBS 復合改性瀝青,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基本指標試驗、老化試驗、動態剪切流變試驗和離析試驗,分析石墨烯對SBS 改性瀝青技術性能的影響。
(1)瀝青。 SBS 改性瀝青技術指標見表1。

表1 SBS 改性瀝青技術指標
(2)石墨烯。圖1 為本研究采用的石墨烯,其技術指標見表2。

圖1 石墨烯

表2 石墨烯技術指標
將SBS 改性瀝青加熱熔融后,用玻璃棒均勻攪拌10 min,使瀝青處于穩定的流動狀態,加入一定質量分數(0%、0.03%、0.06%、0.09%、0.12%)的石墨烯粉末,用玻璃棒繼續輕輕攪拌10 min,使石墨烯粉末與瀝青初步混合,再使用高速剪切機,轉速設置為5000 r/min,溫度控制在180°C 左右,剪切時間為60 min,使石墨烯均勻地分散在SBS 改性瀝青中,最終制備得到不同石墨烯摻量的復合改性瀝青。
采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觀測不同石墨烯摻量的復合改性瀝青微觀形貌。 對樣品表面進行噴金預處理,電壓設置為20 kV,放大倍數為10000 X。按照JTG E20-2011《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以下簡稱《規程》)測試瀝青三大指標,分析它們隨石墨烯摻量變化的變化規律。 (1)通過旋轉薄膜加熱試驗制備短期老化瀝青試樣, 具體方法參見《規程》T0610-2011,通過老化前后瀝青指標的變化來評價復合改性瀝青的抗老化性能。(2)采用動態剪切流變儀測試復合改性瀝青的流變性質,分析其流變指標隨石墨烯摻量變化的變化規律。 試驗溫度為46-70°C,應變設置為1%,頻率為10 rad/s,具體方法參見《規程》T0628-2011。(3)依據《規程》T0661-2011 對復合改性瀝青進行離析試驗,采用軟化點差值評價復合改性瀝青儲存穩定性。
從不同石墨烯摻量的復合改性瀝青SEM 微觀形貌圖(圖2)中可看出,石墨烯摻量為0%時,瀝青表面比較平整,沒有明顯的褶皺層狀結構。 隨著石墨烯摻量的增加,瀝青中逐漸出現了一定的片層結構。 當摻量達到0.09%時,瀝青中的片層結構豐富且分布均勻。 但是當摻量增加到0.12%時,石墨烯片層結構發生明顯的堆疊團聚現象,說明此時石墨烯摻量過高,不利于瀝青結構的穩定。

圖2 不同石墨烯摻量的復合改性瀝青SEM 圖像
由瀝青三大基本指標的測試結果(圖3~5)可知,隨著石墨烯摻量的增加,復合改性瀝青針入度先減小后增大,軟化點先升高后降低。 當石墨烯摻量為0.09%時,針入度取得最小值,軟化點取得最大值。石墨烯較高的比表面積使其能夠更好地吸附和穩定瀝青,石墨烯的層狀結構能夠抑制瀝青分子的運動,使得瀝青的稠度和硬度增加。 但是當石墨烯摻量過大(0.12%)時,石墨烯在SBS 改性瀝青中容易出現團聚堆疊現象,其良好的潤滑和導熱作用引起針入度和軟化點下降。 延度則隨石墨烯摻量表現出不斷降低的趨勢,這是因為石墨烯納米顆粒阻礙了瀝青分子的自由流動,低溫條件下容易出現應力集中而發生斷裂。

圖3 針入度測試結果

圖4 軟化點測試結果

圖5 延度測試結果
從短期老化后瀝青試樣的指標變化情況(圖6)可知,在石墨烯摻量從0%增加到0.12%過程中,短期老化瀝青試樣的質量變化百分比不斷減小,殘留針入度比不斷變大,說明石墨烯提高了SBS 改性瀝青的抗老化性能。 這是因為石墨烯的層狀結構可阻礙氧氣向瀝青內部滲透, 抑制瀝青輕質組分揮發,從而改善瀝青抗老化性能。 當石墨烯摻量超過0.09%之后, 質量變化百分比的降低幅度和殘留針入度比的增長幅度明顯減小,0.09%的石墨烯摻量具有較高的性價比。

圖6 抗老化性能分析結果
從圖7 可以看出, 在試驗溫度從46°C 升高到70°C 過程中, 各瀝青樣品的復數模量都在不斷減小,說明高溫條件使瀝青樣品發生軟化,流動性增加,抵抗變形能力降低。 摻加石墨烯后,SBS 改性瀝青復數模量增大,力學性能和抗變形能力增強,但是增強效果隨溫度的升高而逐漸減弱。 在石墨烯摻量為0.09%時,復數模量取得最大值,繼續增加摻量反而會導致復數模量的降低,這是由于石墨烯發生團聚堆疊現象, 影響了復合改性瀝青的整體性能。

圖7 復數模量測試結果
從圖8 可以看出,瀝青試樣的相位角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說明溫度越高,瀝青的黏性特性越大,彈性特性越弱,變形恢復能力逐步降低。 摻加石墨烯后,SBS 改性瀝青的相位角減小,彈性特性增大,變形恢復能力增強。 當石墨烯摻量為0.09%時,復合改性瀝青的相位角最小, 抵抗永久變形能力最好。繼續增加石墨烯摻量會造成瀝青軟化,黏性特性增強,彈性特性減弱,變形恢復能力降低。

圖8 相位角測試結果
從圖9 可以看出,瀝青試樣車轍因子隨溫度升高而降低,故高溫條件下瀝青路面容易出現車轍病害。 摻加石墨烯提高了SBS 改性瀝青的車轍因子,有利于瀝青抗車轍性能的提升。 在石墨烯摻量為0.09%時,車轍因子達到最大,抗車轍能力最強。

圖9 車轍因子計算結果
從軟化點差值計算結果(圖10)可知,隨著石墨烯摻量的增加,軟化點差值先減小后增大,在摻量為0.09%時達到最小值,比SBS 改性瀝青降低了38%,說明石墨烯提高了SBS 改性瀝青的儲存穩定性。 這是因為納米石墨烯的片層結構能夠與SBS 改性劑分子的網狀交聯結構相互糾纏,對SBS改性劑分子和瀝青分子的運動產生了更好的屏障和抑制作用,使得二者能夠在更長時間內保持穩定交聯狀態,而不易出現離析問題。 但是當石墨烯摻量過高(0.12%)時,會導致石墨烯與SBS 改性劑的比例失調,過多的石墨烯反而會引起儲存穩定性下降。

圖10 儲存穩定性測試結果
(1)當石墨烯摻量為0.09%時,瀝青中的片層結構豐富且分布均勻;當摻量增加到0.12%時,石墨烯片層結構發生明顯的堆疊團聚現象,說明此時石墨烯摻量過高,不利于瀝青結構的穩定。
(2)隨著石墨烯摻量的增加,復合改性瀝青針入度先減小后增大,軟化點先升高后降低,而延度則在不斷降低。
(3)摻加石墨烯增強了SBS 改性瀝青的抗老化性能,石墨烯摻量為0.09%時具有較高的性價比。
(4)摻加石墨烯后,SBS 改性瀝青的力學強度和彈性特性增大,抵抗永久變形能力增強。 石墨烯摻量為0.09%時,復合改性瀝青抗車轍性能最優。
(5)石墨烯與SBS 改性瀝青形成了穩定的物理交聯狀態,石墨烯摻量0.09%的復合改性瀝青儲存穩定性最好,但是摻量達到0.12%時反而會引起儲存穩定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