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張羽

1 室內客座區


ARCHIHOPE (UK) Ltd. 朱海博建筑設計研究所
“不被定義”就是ARCHIHOPE 朱海博建筑研究所的自我定義。事務所以“構筑共同希望”為發展愿景,堅持追求不斷被重新定義、多元多維度、制造從未有過的經驗為設計解決方案。同時提倡高效利用空間,創造視覺創新及用戶體驗的設計思路。業務范圍不局限于境內,亦不局限于商業、辦公、酒店等的建筑、室內及景觀,并在多個項目實踐中深受客戶好評,亦在國內外專業領域獲獎無數。
朱海博 Hihope Zhu
ARCHIHOPE 創始人、主持建筑師。畢業于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Politecnico di Milano)設計管理碩士,德國魏瑪包豪斯大學(Bauhaus-Universit?t Weimar)建筑碩士。

2 建筑南面外立面圖

3 平面布置圖
項目地址:廣東惠州
建筑面積:880 m2
設計事務所:ARCHIHOPE 朱海博建筑設計事務所(UK & SZ)
主創設計師:朱海博
方案設計:方潔、許暢
主要材料:沖孔鋁板、水磨石、歐松板、不銹鋼等
攝影師:吳鑒泉
時代更迭下新型商業區層出不窮,而淹沒在發展洪流之下老街區與舊建筑則漸漸被人遺忘,那些曾布滿生活印跡的城市角落也在逐漸褪去生命力。如何再度喚醒老街區的活力,讓其成為城市一大焦點,朱海博建筑設計事務所以BEEER PARK 破開僵局,在延續品牌基因的同時,融合當地街區人文氣息,讓老建筑在與品牌的共生之下獲得新生。
項目位于惠州市惠城區麥地,是煙火味兒十足的老街區,也是當地人青睞的“老去處”。無論是在燒烤攤暢聊一夜至天明的三五個好友,還是路過的各色人群與大大小小的車輛,這些市井生活的真實痕跡皆是BEEER PARK 構建而起的一部分。
原身為一棟已有20 多年歷史的老舊商業建筑,在新商業區開發的沖擊下逐漸沒落,想要讓其重煥新生,必然要進行大體量改造。但改造過程并非一帆風順。設計團隊不僅要與物業磨合溝通并與政府進行協商,也要考慮建筑本身較長的樓齡與新增部分的固定設計。
除此之外,設計團隊也保留了當地市民的生活符號——勾勒在外立面之上的黑色哥特式三角尖頂是基督堂的入口,讓新的商業空間與大眾的日常生活實現了一次現實維度上的銜接與相融。每座城市的文化皆有其獨特型格,建筑是一大主要載體,因此作為品牌空間與當地人文的接洽顯得尤為重要。
在街區煙火氣息的圍繞之下,讓商業建筑自然而然地融入城市肌理與居民日常,是與城市人文相融的空間詮釋,亦是品牌精神的感性宣發。
而令人眼前一亮的商業空間則以其新穎面貌與獨特結構成為老街區建筑群中戲劇化的存在,當地環境與品牌調性在鮮明差異性之間碰撞融合,構建出一種和諧卻又沖突的倒錯感。
BEEER PARK 中多的一個“E”是ENERGY、ECSTASY、ENJOY 等多層意義的延伸,也是品牌理念外化的標識。
外立面的打造是設計過程中最艱難的部分,為了不影響采光和通風,設計團隊以造型感和立體感強烈卻輕盈的百葉覆蓋原有建筑體遺留下的裝飾印跡和空調外機,以此形成遮擋效果和視覺反差。這不僅是美學屬性的彰顯,也是在地性考量的體現,依地區多臺風的氣象條件,增強了外立面的支撐性與抗風性。

1 建筑南面

2 建筑細節展示

3 品牌招牌結構與建筑關系

1 建筑外觀
入口暖色調梁柱與銀色吊頂的簡約系組合呈現出開闊的明朗氛圍。灰色磚塊的平鋪設計以平民化的幾何細節回扣著街區特點,似流轉歲月定格的斑駁痕跡,見證了當地的四季輪換與人們生活的點滴,營造更為吸引大眾的親和感。
BEEER PARK 白天是溫馨且精致的餐吧,晚上則是富有情調的酒吧。外立面的射燈透過百葉打造出漸變暈染的燈光效果,仿佛是微醺夜晚將至的預告。室內空間采用綠色環保材料歐松板,其良好的環保性能與物理特性,不僅滿足了人們健康生活的要求,也是可持續性發展理念的實踐。全息投影則為沉浸式場域加持,顧客在其間能夠盡情舒展身心,覓見歡愉的片刻小憩。
延續品牌的統一調性,深化大眾視野中的品牌印象,以品牌效應吸引人流,所以BEEER PARK 承載的意義并非只是建筑空間的重生,也是再度激發商業性、帶動街區經濟并促進年輕化的一大舉措。
一味的留存會被飛速發展的時代淘汰。如何在保留原生意蘊與引進新型質感之間實現平衡,這對設計理念和實踐都是一大考驗。并且舊建筑的改造所延伸的意義遠比其視覺呈現的要深遠,當新的品牌注入一個街區,是物質層面上的升階,也是一次人文領域的融合與升華。只有當品牌與城市人文相互契合才能相輔相成,為品牌帶來效益的同時革新城市肌理,豐富當地人文形態。

2 沉浸式全息投影空間

3 入口處

4 吧臺區

5 品牌招牌與室內結構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