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丹
2021 年,我國建筑運行階段的碳排放量占全國總碳排放量的比例高達21%,加之建筑開發階段的資源和能量消耗,建筑行業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占總碳排放量的比例高達51.6%,建筑行業節能減排形勢十分嚴峻。20 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從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提高能源使用率等方面入手,制定建筑節能減排標準并實施“四步走”計劃。隨著“十四五”期間全面實施建筑節能標準,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保溫系統將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是建筑行業實現“雙碳”戰略目標的重要措施。因此,深化建筑保溫系統設計技術與未來發展趨勢的研究,對促進我國建筑行業高質高效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建筑外墻內保溫技術就是在外墻內側使用苯板、砂漿等保溫材料,改變外墻熱工系數達到保溫節能的方法。該技術有3 個優點。一是施工方便。外墻內部施工要求比外部施工技術門檻更低,室內施工不需要搭建高層腳架等設備,施工相對方便且更加安全[1]。二是對外墻及保溫材料要求不高。外墻內部因有固定和支撐架構,相較于外墻外部對墻體垂直度、建筑材料粘性等要求,外墻內部施工的技術標準要求相對較低。三是施工進度快。外墻內部施工可以分割為多個相對小的工程,可同時在多個作業區域進行施工,加之施工難度較小,可以有效加快工程進度。
同時,外墻內保溫技術具有較大的局限性。一是熱橋現象明顯。建筑結構熱橋問題是外墻內保溫技術的最大缺陷,特別是隨著冬夏或晝夜室內外溫差反復變化,建筑墻體和樓板等反復發生線性變形和體積變化,影響建筑整體的穩定性和耐久性。二是減小室內使用面積[2]。使用該保溫技術會減少15%~25%的室內實際使用面積,在當前人們普遍重視商品住房實際使用面積的情況下,大部分建筑公司和住房者不再采用此保溫技術。三是影響室內二次裝修。居民普遍會對建筑進行二次裝修,以提升住房的舒適度和美觀性。采用外墻內部保溫技術會影響二次裝修的立體設計和工藝選擇,內墻施工和裝飾固定結構也可能破壞保溫系統結構。
建筑外墻混合保溫技術是指在建筑保溫系統設計中,墻體外部施工方便時采用墻體外部保溫技術,內部施工方便時采用墻體外部保溫技術。該項保溫技術從本質上屬于外墻內保溫、外保溫技術的過渡,是一種臨時變通措施,因此決定了其不是建筑保溫技術的主流[3]。該技術的主要優點是在施工過程中可靈活采取相關措施,同時能夠兼顧熱橋現象,對墻體內保溫系統不能克服的熱橋結構和部位進行有效保護,從而提升建筑保溫系統的整體熱工性能。但該項技術存在嚴重不足,特別是補丁式施工方法,對建筑整體具有嚴重的損害。
建筑外墻混合保溫技術的主要優點是對保溫材料的要求不高,施工難度不大,通常在北方寒冷地區的小型建筑上使用。但是,該技術會使建筑墻體變厚,建筑材料耗費較多,經濟價值不高。
建筑外墻外保溫技術是在外墻外側使用建筑保溫設備和保溫材料,采取一定的施工技術和工藝做法,為整個建筑物穿上“保暖衣”。我國自2000 年左右開始大力推廣該項保溫技術,目前主要有聚苯顆粒漿料、聚苯板現澆混凝土、無機活性墻體等保溫材料。該技術主要有以下優點。一是保溫效果顯著。一方面,由于保溫建筑材料在墻體外側,可以消除建筑熱橋現象,阻斷室內外溫度流通,充分發揮保溫節能效能;另一方面,能減少自然溫度、濕度、光線等對建筑主體的影響,阻止風雨等對建筑的侵蝕,避免建筑內部出現發霉、破損、開裂等問題。二是適用范圍廣[4]。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提出更高的需求,南方在夏季對建筑隔熱需求逐步增加,建筑外墻外保溫技術既可用于新建筑保溫系統,又可用于老舊建筑保溫系統改造。三是有利于改善內部環境。建筑保溫系統設計在墻體外部,可最大限度提升室內面積的使用效率,同時也可最大限度減輕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質造成的污染??蚣芙Y構外墻涂料做法如圖1 所示。
建筑外墻外保溫技術在現實運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保溫系統使用壽命遠小于建筑工程壽命。目前,我國制定了很多標準規范,要求建筑保溫系統使用壽命達25 年以上,與50 ~100 年的建筑壽命標準相較有很大差距。二是生態環保問題未能徹底解決。雖然建筑保溫系統能夠實現節能保溫的效果,但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特別是保溫材料多為不可再生資源,當達到預期壽命后將變成建筑垃圾,是當前“雙碳”目標需重點解決的問題。三是防火技術不夠成熟。目前,我國建筑保溫系統使用的保溫隔熱材料要求達到防火B2級以上,但目前市場上的大多保溫材料都屬于可燃材料,其自身的離火自熄性、難燃性或不燃性很難達到標準要求。四是保溫系統脫落或開裂問題難以避免[5]。我國建筑保溫系統施工技術標準規范建設相對滯后,加之保溫系統施工通常采取外包的形式,無法保證建筑保溫系統質量,遇到大風或者劇烈晃動,經常會出現保溫層脫落現象。
保溫材料是利用氣體的低導熱性質,將氣體限制于建筑材料的泡孔、夾層等空間內,阻斷熱量對流傳導,從而實現隔熱保溫的效果,通常分為有機、無機保溫材料,同時因建筑防火需要也按阻燃等級進行分類。有機保溫材料具有導熱系數低、強度高、重量輕、吸水性低等優點,但阻燃等級低,即使添加阻燃劑也僅能達到B1 級;無機保溫材料存在重量大、易吸水等不足,但阻燃性能可達到A 級。
目前,有機的模塑聚苯板、無機的巖棉是我國應用最廣泛的建筑保溫材料。模塑聚苯板的優點是能使建筑結構更加穩定,缺點是阻燃系數低;巖棉的優點是具有不燃性,缺點是質量較大、結構安全性不足,且具有強吸水性。保溫節能方面,二者的導熱系數均相對低下,模塑聚苯板優于巖棉材料;結構安全方面,模塑聚苯板具有較好的抗壓強度和抗拉強度,能夠有效抵抗沖擊和大風影響,施工難度相對較低,脫落風險相對較??;防火安全方面,模塑聚苯板為易燃材料,阻燃等級低,即使添加阻燃劑也僅能達到B1 級,在高層建筑設計中必須設置防火隔離帶才能滿足消防要求,施工較為不便。
中信證券研究結果顯示,80%以上受訪人員表示配套材料不合適、施工不規范是產生建筑保溫系統質量問題和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國通常采用傳統的薄抹灰保溫系統設計,由于配套材料的使用創新性不足,在實際應用中存在以下安全隱患。
一方面,由于巖棉自重較大,隨著節能保溫效能要求提升,其厚度也有所提升,因此對基層墻體的堅固性、平整性要求更高,要求粘結層粘結面積不小于80%且需涂刷界面劑,即使配套材料使用“兩網三膠”也難以達到安全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建筑薄抹灰保溫系統的基層墻體、膠粘劑、保溫材料、玻纖網、薄抹層及錨栓等環節品控和施工不達標,可能導致建筑保溫系統出現空鼓、滲水、脫落等問題,會影響建筑的功能性、安全性、耐久性。建筑保溫系統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應根據不同墻體結構、消防要求、當地氣象條件等選擇合適的配套材料,確保保溫系統的整體保溫性能、結構安全和防火要求。
隨著新技術、新材料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保溫材料研發并被應用到建筑行業中,優秀的保溫材料和配套材料是建筑保溫系統的物質基礎,同時優秀的保溫系統施工技術方法也能更好地提升建筑質量。
目前,我國建筑保溫系統施工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外掛式保溫技術,采用粘結砂漿或專用固定件將保溫材料粘貼、外掛在建筑主體上,然后再涂抹抗裂砂漿、壓入玻璃纖維網格布,最后再做裝飾層。該技術主要存在施工程序復雜、施工難度大等問題,容易出現安全事故。二是一體澆筑保溫技術,將保溫材料放入建筑模板內與外墻一起澆筑,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但對均勻、連續澆筑的技術要求高。三是聚苯顆粒保溫技術,將聚苯顆粒調成保溫的砂漿,然后將其涂于保溫板,可以預防水泥砂漿裂縫問題。該技術的成本低,施工中要求多次涂抹聚苯顆粒砂漿,工程管理的流程、標準要求嚴格,稍有懈怠將嚴重影響保溫系統的質量。膨脹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結構如圖2 所示。

圖2 膨脹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結構
在碳中和、碳達峰的背景下,無論是單一的有機材料,還是單一的無機材料,都不能滿足建筑保溫系統“雙碳”戰略目標要求,建筑行業陸續制定節能減碳措施,對傳統保溫材料的使用限制越來越嚴格。我國的綠色保溫材料從“十三五”開始進入發展“快車道”,“近零能耗建筑”將在“十四五”期間全面推廣,市場出現了一大批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建筑保溫系統將向“保溫性、安全性、耐久性”等方向發展,保溫材料將向“綠色化、智能化、規范化、多樣化”方向發展,開發經濟高效、復合多功能、可回收、無污染的建筑保溫材料是未來的主要發展途徑。同時,《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中明確要求:“建筑的內、外保溫系統,宜采用燃燒性能A級保溫材料,不宜采用B2 級保溫材料,嚴禁采用B3 級保溫材料?!币虼耍磥肀夭牧媳仨毤骖櫨G色環保、保溫節能、防火安全,最大限度實現節能減排的同時確保建筑運行絕對安全。
保溫裝飾一體化是使用保溫裝飾一體板的建筑保溫系統,由保溫層和面板層組成,僅需將事先預制好的保溫裝飾一體板“粘貼”“錨固”在建筑墻上。該技術可實現建筑保溫系統、裝飾系統的預制化一體生產,具有十分明顯的技術優勢。
第一,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將抹面層、飾面層的建筑施工改為工廠預制產品,能夠減少施工難度和建筑工程量,進而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第二,更加綠色環保。保溫裝飾一體板便于靈活組裝和拆卸,可以循環使用,能夠提升保溫材料的使用率,更加環保。第三,有利于提升可裝修性。在生產過程中,可對飾面層進行有效的噴涂油漆等作業,飾面層的形式也可以選擇,比建筑現場施工更加平整、規范、美觀。
目前,我國建筑保溫工程還存在施工不規范、保溫材料質量低、監督監察不到位等問題,嚴重制約建筑保溫行業的健康發展。2019 年,我國對已有建筑標準進行梳理,結合我國不同建筑類型需求、不同地區氣候特點,出臺了《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征求意見稿)》,從新建建筑的環保節能、既有建筑的環保節能和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對建筑施工各方面提出通用性的要求,明確了設計、施工、運行等標準和規范。未來,建筑保溫系統將更加注重保溫性、穩定性、防火性能、防水性能的作業工序和作業流程,標準化的施工作業程序和方法將得到全面推廣。
綜上所述,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建筑行業節能減排要求實現跨越式升級是必然趨勢,國家將陸續出臺行業政策措施和標準要求,建筑保溫系統領域也將圍繞綠色環保和節能減排進行創新發展。因此,認真研究“雙碳”目標對建筑保溫系統設計技術和應用的具體要求,詳細分析當前我國保溫系統的技術特點和應用現狀,積極探討未來我國建筑保溫系統設計技術的發展趨勢,助力建筑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