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瑛
貴賓室是機場服務旅客的重要設施,以服務頭等艙和公務艙等兩艙旅客為主,大部分由航空公司單獨經營,少量由機場經營,為沒有在機場單獨經營貴賓室的航空公司提供服務。特別是基地航空公司和大型航空公司,對貴賓室的規劃設計非常重視,一般把貴賓室作為吸引高端旅客、打造服務品牌的重要陣地,不僅在功能布局和服務標準上追求高端化、人性化,而且在特色和文化上追求品位化和品牌化。好的貴賓室室內設計,不僅要考慮兩艙旅客的需要,還要充分體現航空公司在服務品牌和機場在人文機場建設方面的總體規劃,使貴賓室這個小空間和機場航站樓這個大空間和諧統一,把貴賓室打造成人文機場建設的亮點和特色。
隨著新時代民航高質量發展和民航強國建設戰略的推進,中國民用航空局于2020 年對機場規劃建設、運營管理提出了四型機場建設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即要建設平安機場、綠色機場、智慧機場、人文機場,并明確了四型機場建設的目標、任務和路徑,為全行業描繪了四型機場建設的藍圖[1]。可以說,四型機場建設給民航機場工程建設行業提出了更深入、更全面、更科學的發展目標和要求。
為有效推進四型機場發展理念的實施,中國民用航空局已制定并出臺了《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建設行動綱要(2020—2035 年)》,編制了《四型機場建設導則》(MH/T 5049—2020)、《人文機場建設指南》(MH/T 5048—2020)等體系化的指導性文件,旨在依靠科技進步、改革創新和協同共享,經過全過程、全要素、全方位優化,實現安全運行保障有力、機場管理精細智能、旅客出行便捷高效、環境生態綠色和諧,使機場充分體現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要求[2、3]。其中,人文機場建設要秉持以人為本原則,使機場成為富有文化底蘊、體現時代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機場。同時,人文機場建設應圍繞文化彰顯和人文關懷兩個層面,重點關注理念、形象、空間、服務4 個系統的建設。
貴賓室作為機場旅客候機的重要服務設施,在規劃設計上既要滿足貴賓室的功能需求,又要體現人文機場建設的大趨勢和總要求。只有把兩者很好地融合起來,貴賓室室內設計才能形成全新格局、創新亮點。
人文機場的建設目標,要堅持以人為本,在滿足機場公共交通屬性和基本功能需求的同時,致力于在機場全領域、全流程和全周期發展中持續提升用戶與員工的人文體驗,努力打造具有鮮明主題與人文氣息的乘機環境與工作環境,更好地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航站樓貴賓室是服務旅客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必須按照人文機場建設的理念和要求進行規劃設計。《人文機場建設指南》(MH/T 5048—2020)強調,人文機場建設應圍繞“功能規劃、空間環境、服務行為、服務設施、服務產品、主題理念、文化表達”7 個建設要點展開。航站樓貴賓室室內設計,既要遵循人文機場建設的總體要求和原則,又要有其自身特點。
如何處理好人文機場建設的統一性和貴賓室設計的特殊性,為高端旅客提供多層次的愉悅體驗,是貴賓室設計中要解決的問題。近年來,筆者在中國大型機場貴賓室的設計中積累了豐富經驗,先后設計過上海浦東機場、上海虹橋機場、武漢天河機場、青島膠東機場、西安咸陽機場、北京大興機場、杭州蕭山機場及成都天府機場等新建、改擴建航站樓的機場貴賓室,從這些實踐中歸納和總結,認為要在貴賓室室內設計中體現人文機場建設的新理念新要求,必須著重把握好以下幾個要素。
主題理念是人文機場建設的“靈魂”。貴賓室設計首先要明確文化主題,運用積極、健康、符合時代要求的文化表達來彰顯文化特色。主題理念要堅持品牌引領,把航空公司的品牌與文化表述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比如,航空公司的代表色、標志等,要醒目,但不要突兀,整體上要和諧。要結合當地特色,因地制宜,融入當地人文元素,運用當地有特色的繪畫、雕塑、裝飾、花卉綠植等布置環境,形成有地域特征的文化場景。
功能規劃應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做到布局合理、簡潔順暢、運行高效、發展靈活。貴賓室功能規劃要充分考慮兩艙旅客的需求,合理布置休息區、餐飲區、娛樂區、服務區等。貴賓室功能布局還要考慮定位、規模和場地條件。以位于樞紐機場的貴賓室為例,如果定位為旗艦貴賓室,其功能應該齊全,可規劃布局一些高端且有特色的服務項目,如辦公、會議、美容、視聽、沐浴以及睡眠等;如果定位為一般貴賓室,休息區和餐飲區是其主要功能。休息區一般位于貴賓室的中間部分,但要避免因為太大而產生相互干擾,可以運用屏風、隔斷、綠化等來分隔空間,使空間既保持整體性,又減少相互間的干擾。
服務流程應以便捷順暢為出發點,結合旅客心理特點、人流密度、旅客流線分析等因素,合理設置不同的功能區域,滿足不同旅客的差異化需求,營造良好、舒適的場景體驗。貴賓室內的服務一般以自助服務為主,使用較多的功能區,如餐飲和休息區域,應設置在便捷線路和主要流程上。相對而言,商務、睡眠、娛樂等功能因為使用的旅客較少,可以設置在相對較遠的地方。根據使用人群的特點和不同區域的位置情況,提供不同的服務設施,打造多層次的服務產品,提升旅客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人文機場建設的關鍵在服務,在服務設施的規劃設計上應充分體現人性化。服務設施在參照行業標準的基礎上,應考慮貴賓室使用人群的特點,結合人體工學、環境美學,在細節上力求貼近旅客需求和感受[4]。服務設施設計要充分考慮人性化,除了主要功能模塊外,有一個地方不能被忽視,就是衛生間。衛生間的設計和服務水準,反映了貴賓室的品位。衛生間設計也要人性化,考慮各種需要,如應配有嬰兒板、手包鉤等。人們外出會隨身攜帶手機,因此衛生間里還需要設置擺放手機的小板。總之,體現人性化和人文關懷的設計,必須注重細節。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定位為國家級航空樞紐,是中國西部最大的樞紐機場,也是國家十三五規劃中計劃建設的國內最大民用運輸樞紐機場項目,還是全國首個一次性建設兩座航站樓的機場。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于2016 年5 月7日正式開工建設,于2021 年6 月27 日正式通航并投入運營,至此成都市成為繼上海市、北京市之后國內第3 個擁有雙機場的城市。未來,該機場也將與雙流國際機場共建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共助城市騰飛發展。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東航國內貴賓室裝修工程項目位于天府機場T2 航站樓北指廊L2 層,建筑面積1 491 m2,為配合天府機場同步開航、同步開放運營的東航專屬新貴賓室。
東方航空集團是我國三大國有骨干航空運輸集團之一。一直以來,東航致力于以精致、精準、精細服務為全球旅客提供精彩旅行體驗。作為東航自營貴賓室,貴賓室的設計承載了航空公司的企業特色和貴賓服務理念,是航空公司面向重要客戶和合作伙伴的名片。華建集團設計團隊于2020 年7 月承接了東航天府機場貴賓室設計任務,筆者作為項目負責人,在貴賓室設計中遵循人文機場建設理念,做了多方面嘗試。
3.3.1 把東航品牌文化與巴蜀文化有機融合
東航是一家有60 多年歷史的著名航空公司,建立了“世界品位、東方魅力”的企業文化。而四川省成都市位于巴蜀大地,巴蜀文化在中國歷史長河中蘊含著人杰文昌的內涵。古蜀文明的“三足神鳥”在天府機場的建筑設計中閃亮登場,神鳥的羽毛輕盈飄逸,同樣契合空港特質。在空間布局上,神鳥羽毛元素通過“抽象重組后形成統一模數”的手法,在T1航站樓天花造型、T2 航站樓出發大廳墻面等功能空間中詮釋出來。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出發層大空間如圖1 所示。因此,東航貴賓室室內設計把東航企業文化與巴蜀文化有機融合起來,既能體現地域文化特色,又能與天府機場航站樓的整體文化風格保持一致。

圖1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出發層大空間
將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航站樓的5G 信號全覆蓋技術,運用于與四川省圖書館聯合打造的借閱空間中,為大眾提供安全、舒適、綠色、現代的機場貴賓空間。新建貴賓室與四川省圖書館打造聯合借閱空間,增強文化氛圍,貴賓室內設置多片區的組合書架,營造出祥和的閱讀休憩空間,可供候機貴賓隨時借閱。用書籍、藝術品點綴空間,能夠使文化、藝術氛圍更濃郁[5]。成東航天府V2 貴賓室如圖2 所示。

圖2 成東航天府V2 貴賓室
3.3.2 從中國古詩詞中尋找靈感,將傳統與現代在空間上實現平衡
提到中國古詩詞,最出名的莫過于李白與杜甫,而杜甫草堂正位于成都市,草堂內竹樹掩映。方案設計中提取了“竹”元素運用其中,做了動態竹葉的光影效果,既符合地域文化特色,又契合了東航堅韌、大氣的企業氛圍。
設計團隊以杜甫草堂為設計源頭,選取蜀地特有的建筑聚落形式,兼具人情味與包容性。將貴賓室大空間吊頂設定為草堂古建中供民眾休憩的頗具地方特色的大屋檐,立面則用現代技術打造時尚的體驗空間,最終尋求傳統與現代在空間中的平衡。貴賓室空間設計中引用竹文化的同時,將竹子的“堅韌不拔、柔中帶剛”與貴賓室空間選用的裝飾燈具、家具的細部呼應,突顯貴賓室的空港特質。竹文化在貴賓室空間設計中的應用如圖3 所示。

圖3 竹文化在貴賓室空間設計中的應用
3.3.3 合理確定功能分區
貴賓室空間根據不同的貴賓等級分為兩種:LEVEL1——VIP 旅客(休息包間、會議包間)和LEVEL2——兩艙旅客、卡類旅客(白金卡、金卡、銀卡)。成東航天府V2 貴賓室平面布置圖如圖4。
兩艙旅客和卡類旅客因為人數眾多,而且是貴賓室的消費主體,因此需要布置較大的空間區域。在設計上布置在貴賓室的中間位置,且采用大開間,以沙發分隔為幾個相對的小空間,為以后靈活調整留有余地。
VIP 旅客人數一般較少,往往有私密性的要求,設置專門的VIP 包間,布置在貴賓室的兩端,且留有專門的通道。VIP 包間既可以作為休息室,又可以布置為會議間,在使用功能上具有多樣性。VIP 休息室的裝飾風格,能夠體現東航高端旅客“尊貴、高雅、私密”的特性。以優雅寧靜為主格調,整體采用暖色調設計。使用中西合璧的設計理念,點綴以中國元素和東航元素。成東航天府V2貴賓室VIP 包間效果圖如圖4 所示。

圖4 成東航天府V2 貴賓室VIP 包間效果圖
需求分析和定位分析是開展設計工作的基礎,也是貴賓室功能布局的重要依據。需求分析要堅持用戶導向,把高端旅客的需求作為分析的重點,調研市場發展狀況、兩艙服務行業最新發展趨勢,形成完整的需求調研結果。不同時期旅客的需求會發生變化,旅客的審美趨向也會發生變化。要準確把握高端旅客特別是兩艙旅客的需求變化特點,找到契合時代精神、體現文化特色的設計基準,才能開展設計工作。
定位不同,貴賓室的功能布局也不相同。如果定位為旗艦貴賓室,應是航空公司的主打產品,功能布局要盡可能齊全,服務設施應體現高端特點;如果是普通貴賓室,要充分利用場地資源,盡可能提供多樣性的功能設施和服務;如果是一般小型貴賓室,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挖掘潛力,體現人文理念。
人文機場建設不是游離在機場建設以外,完全獨立地建設一個區域、一個設施或者提供一個功能,它應該是一種理念,是在機場規劃設計、功能布局、運營管理、服務提供等全過程、全方位中體現以人為本,使旅客在出行中不再局限于交通功能的滿足上,還能得到感觀、心理等各方面的體驗,在精神層面得到提升,增強愉悅感。基于此,貴賓室設計應該把人文機場建設理念貫穿于全過程,在人文主題表述、流程設計、功能布局、設施規劃及服務提供等方面堅持以人為本,為旅客提供精致、高品質的體驗。
再完美的設計最后都要實施和落地,實施環節的把控決定了設計理念的實現。貴賓室設計只是完成了前道程序,建筑材料選擇和施工環節的細部構造必須按照設計要求實施,完美的貴賓室才能最終實現。所以設計師不能只注重設計環節,還要把一部分精力放在現場配合的施工階段,和施工單位做好設計交底和前期溝通交流,讓施工人員理解設計的理念和要求。要對材料選擇精益求精,對材質、色彩、等級、環保等要全面把控。
四型機場建設確立了機場建設和發展的新趨勢,要實現這一目標,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同時,要在航站樓貴賓室設計中體現人文機場建設理念和要求,也需要進行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