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商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高洪雷
改革發展亮點
● 作為充分競爭行業企業,2021 年魯商集團實現利稅41.31 億元,創歷史最高水平。
● 集團總部由120 人壓縮到48 人;管理人員由1088 人壓減到272 人,壓減比例75%。
● 重用思想解放的人,重用敢于擔當的人,重用帶頭創業的人,重用興企有方的人;反之,淘汰。
● 能者多勞,多勞多得。直屬單位負責人績效差距達到5 倍以上。

持續打造全面創新的新魯商
山東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魯商集團”)是山東省成立最早的省屬重點國企,已有30年發展歷史。老企業往往沉疴多。
2018 年下半年,具備強力改革基因的新班子上任后,大刀闊斧,直指企業沉疴頑疾。2019“改革年”,2020“創新年”,2021“轉型年”,2022“全面創新年”,集團持續向輕資產、智能化、資本化、科技化轉型。
如今,魯商集團高度聚焦零售產業和健康產業兩大主業,以教育作為支撐,擁有3 家上市公司(“銀座股份”“魯商發展”“魯商服務”)和4 所高校、8 個國家級研發平臺、6 個院士工作站、4個中國馳名商標,下屬企業307 家,安置勞動力20 萬人,在校師生6.5 萬名。2021 年,魯商集團實現利稅41.31億元,創歷史最高水平;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11%;二級單位全部實現盈利。
處于充分競爭行業的魯商集團,能夠取得如此驕人成績,“把三項制度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任務,激發內生動力”,是公司最為寶貴的經驗之一。

魯商集團2021 年度測評會
科學設置崗位。建立健全以崗位管理為基礎的市場化用工制度,控制人員總量,優化用工結構。根據企業經營發展戰略,制定勞動用工中長期規劃,強化進度統籌和效果統籌,定期對優化用工工作進行階段性評估。通過重新進行“定崗、定責、定員、定薪”,集團總部由120 人壓縮到48 人;二級單位總部最多保留20名管理人員,其他人員全部進入利潤中心;內設管理機構由143 個壓縮至31 個,壓減比例為78%;管理人員由1088 人壓減到272 人,壓減比例75%。
拓寬“進”的通道。建立適合各類人才的發展渠道,面向社會擇優選才。2019 年以來,新增5 個院士工作站,引進杰出人才9 人、領軍人才24 人、高級人才79 人;面向全國選聘了19 名中層干部,從德國引進1 名85 后投資人才。加大核心人才、骨干人才選拔力度,面向集團內部選拔納入集團直接管理的中層干部66 名,儲備了45 歲以下后備干部36 名,其中80 后占比達到75%。實施“育種蹲苗”計劃,選擇思想活、知識新、個人價值觀與企業價值觀相匹配的高潛人才加入隊伍,為年輕人才提供歷練平臺和成長崗位。2020 年至今,新招聘員工3200 人。
暢通“出”的渠道。
引入市場淘汰機制,針對普通員工,通過日常績效考核和業績考核、“四個淘汰”測評,嚴格按5%的比例進行末位淘汰。營造“能進能出”的管理氛圍,推動員工思想轉變,集團內部員工已經完全適應、充分認同了市場化的用人機制。
優化選人用人體系。建立公平競爭、擇優提拔的管理人員選用機制和不進則退、劣績讓賢的淘汰機制,堅持以業績、能力、貢獻為導向,做到“上”之有憑、“下”之有據。在年終綜合考核、德能勤績廉測評基礎上,創新設立“四個重用、四個淘汰”測評(四個重用:重用思想解放的人,重用敢于擔當的人,重用帶頭創業的人,重用興企有方的人;四個淘汰:淘汰缺少激情的人,淘汰思維固化的人,淘汰不懂規矩的人,淘汰業績平平的人),形成“一考核兩測評”體系,進一步優化管理人員隊伍、提升管理人員素質、增加管理人員活力、完善管理人員管理。
構建管理人員流轉通道。堅持黨管人才、任人唯賢的用人原則,針對管理人員,“四個重用”得票高的,提拔重用或授予勞模稱號并且不受內退和退休年齡限制;“四個淘汰”得票高的,實行“一降兩退”,即降級、內退或辭退。集團總部重用比例為20%,淘汰比例為10%;二級單位班子重用比例為20%,淘汰比例為5%。2021 年,集團和二級單位管理的干部中,重用81 人,授予勞模14 人,占比15.6%;“一降兩退”52 人,占比8.5%。集團管理的40 歲以下中層管理人員由2018 年的2 人增加到40 人,占比30%;集團總部40 歲以下中層干部占比提升到48%。
健全市場化管理機制。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和現代公司治理結構規范,合理增加管理人員市場化選聘比例,探索高績效人才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大力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制定了《二、三級企業推行任期制、契約化和職業經理人制度實施方案》,集團221 戶權屬企業已全面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比省國資委要求時間提前一年完成。市場化程度較高的二、三級企業共95 戶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到位職業經理人115 人。

魯商集團全景
改革薪酬分配制度。規范企業內部分配行為,理順內部收入分配關系,完善與效益掛鉤的內部薪酬分配制度,變身份管理為能力管理,適才定崗,以崗定薪。針對集團總部部室,重點強化管理創新工作激勵,在部室考核測評結果基礎上,制定了“雙招雙引”、獲得上級部門表彰等6 項獎勵指標,部室人員受到黨紀處分、出現安全事故等4 項懲罰指標,放大薪酬浮動空間,撬動績效增長;針對直屬單位,按規模大小分別實行“千分制”“百分制”考核,將集團年度工作部署作為考核內容,包括經營業績、黨建工作、重點任務3 類一級指標,一級指標下設5-10 個二級指標,實行年度動態調整,并賦予相應的分值,其中經營業績考核占比不低于65%,黨建工作考核不低于23%,重點任務考核占比10%左右。確保了集團戰略和工作部署得到貫徹落實,形成了“能者多勞,多勞多得”的績效氛圍。
拉開收入分配差距。發揮考核的“指揮棒”作用,建立健全績效考核機制,嚴格按照年終考評結果確定績效工資,把考核結果充分應用到薪酬激勵、職位升遷等多個方面。集團班子副職根據年終考評位次確定績效工資,從60%到90%拉開檔次;集團管理的中層干部取消崗位工資和基礎工資,實行100%績效薪酬,按照考核結果測算績效薪酬,直屬單位負責人績效差距達到5 倍以上,總部部室負責人依據考核排序,薪酬差距達到20%以上。
實施中長期激勵。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長效激勵機制,通過股權激勵、項目跟投、員工持股等方式,將骨干員工和公司利益緊密聯結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體和事業共同體。集團旗下上市公司魯商發展2018年啟動股票期權激勵計劃,2020 年9 月進行首批行權。銀座家居完成混改和員工持股工作,保證核心員工與公司同呼吸,確保員工與公司共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