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慧
隨著時代進步,黨建工作呈現出品牌化、區域化、信息化三種趨勢。國有企業要持續提升黨建工作的質量與效能,必須在緊密結合國企自身特點的基礎上,牢牢把握好這三種趨勢,不斷提升國企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進而形成推動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內生動力,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
國有企業體量大、攤子廣、人員多,工作環境、業務性質等都存在較大差別。開展國企黨建,只有充分貼合基層黨組織的實際情況,找準重點、突出特色,才能事半功倍、抓出成效。
黨建品牌化借鑒品牌的管理理念和培育手段,充分結合黨組織自身特點,以品牌標準推動黨建任務落實、以品牌服務吸引廣大職工群眾、以品牌效應拓展企業正面影響、以品牌形象贏得社會公眾認可。把握黨建品牌化趨勢,關鍵在于充分結合國企自身特點,以“一支部一品牌”為抓手,著力提升黨建品牌的群眾性、針對性和示范性。

山東高速新實業開發集團“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主題活動
突出群眾性明確品牌功能。從根本上說,推進黨建品牌化是一項“惠民工程”,必須把“為人民服務”的根本要求放在第一位。因此,在推進黨建品牌化過程中,國企黨組織應把扎根基層、服務群眾作為根本目標和使命責任,把群眾評價作為衡量工作的重要標準。
突出精準性明確品牌定位。在探索品牌定位的過程中,上級黨組織既要促進品牌創建責任落實,又要注重激發基層黨組織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其圍繞重點工作任務,立足實際、統籌權衡,找出自身黨建工作中最值得凸顯、最需要加強的特色亮點,從制度規范、工作內容、推進路徑、服務對象等方面提升針對性,實現黨建工作由“特色”向“品牌”的升華。
突出示范性增強品牌效能。國企黨組織要高度重視品牌推廣工作,建立成果分享機制,通過黨建品牌表彰會、現場經驗交流會、編印年度優秀案例等多種形式,將典型做法和先進經驗在各個基層黨組織中進行有效推廣,進一步擴大黨建品牌的輻射力和帶動力,打造出更多“叫得響、立得住、傳得開”的國企黨建品牌。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國有企業的組織結構、經營機制、管理體系等都發生了深刻變化,跨區域經營成為大型國企的常態,企業運營與區域發展日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黨建區域化,是指立足于地方、以區域為板塊開展黨的建設,區域內的黨組織通過全方位、深層次的共建聯動,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統籌發展。把握黨建區域化趨勢,關鍵在于加強國企黨組織與其他單位黨組織的統籌協調與雙向合作,著力在資源共享、干部共育、發展共贏上下功夫。

山東高速新實業開發集團支部結對共建
共管共享用好黨建資源。黨建資源是做好國企黨建的必備要素,國企黨組織應主動“走出去”,做好所在區域黨建資源的情況摸排,制定詳細清單,推動建立區域黨建資源公共平臺,有針對性地進行資源整合與優化配置。在區域內建立定期輪值制度,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則,明確各項黨建活動的牽頭黨組織,做到統一調度、統籌安排,避免黨建資源重復低效利用。
共引共育建強干部隊伍。高質量黨建要以優秀的干部隊伍為支撐,國企黨組織應積極推動建立區域內的培訓交流制度,在互動交流中提高黨員干部履職能力。結合黨員干部雙向掛職活動,國企黨組織可以重點關注黨員干部在社區、機關、高校等其他黨組織的表現,作為提拔使用、評先樹優、考核獎懲的重要參考依據,從而形成更具區域化特點的國企黨員管理新模式。
共商共贏提升發展效益。黨建成效最終要體現到發展質量上,國企黨組織應主動與區域內其他單位黨組織加強溝通,在事關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企業長期利益的重大事項、重大項目上積極對接協調,工作上對標、活動上對表,找準合作“契合點”,構建發展“同心圓”。立足解決區域內廣大黨員群眾的多元化利益訴求,增強黨建活動的輻射效應,努力開創多方共贏的區域發展新局面。
黨建信息化,是指運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對黨建工作涉及的各類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加工、應用,從而強化對基層組織的管理,提高黨建工作質量和效率。
把握黨建信息化趨勢,關鍵在于充分利用黨建信息化平臺,著力在優化黨務管理、提升黨員教育、規范黨建考核上下功夫。
設置科學流程優化黨務管理。根據不同黨組織的工作重點、實際需求,在黨建信息化平臺提供動態化、個性化的工作指南和“訂單式”的工作服務,使各項工作要求具體、程序明確、格式清晰。對不同的黨務工作崗位合理賦權,明確職責要求,對落實情況進行全流程把控。另外,國企黨組織還可以為所有黨組織、黨員建立電子檔案,形成動態數據庫,實現黨務信息的海量存儲和標準化管理。
搭建互動平臺提升黨員教育。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視頻課程,將黨的理論和方針政策以廣大黨員喜聞樂見、輕松愉悅的方式呈現,把單向培訓變為雙向互動,增強黨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黨員教育系統還可以與黨務公開有機結合起來,在黨員教育平臺設置書記信箱、黨員論壇等版塊,及時發布黨建動態信息,建立實時溝通交流渠道,鼓勵黨員在線交流學習心得、提出意見建議。
形成量化指標規范黨建考核。依托黨建信息化平臺,結合黨員學習積分、組織生活參與度、主題活動貢獻度、個人業績評價積分等的數字化記錄,在量化數據的基礎上構建更多維度、更為精準的指標評價體系,提高考核的有效性和公信力。將生產經營、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數據與黨建數據進行合理掛鉤,使黨建考核在國企改革發展各個方面都切實發揮“指揮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