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林
為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積極培育書香文化、不斷滿足職工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兗礦能源濟寧三號煤礦強化政治引領,高標準定位、高起點謀劃,以運河文化為依托,以清風正氣、和諧發展為主題,將“書香礦山”建設與建塑職工文化有機結合,深入推進全員誦讀活動,傾力打造“荷韻濟三”職工文化特色品牌,為礦井高質量發展提供底蘊深厚、深入持久的文化動力。
文化強國戰略目標的提出、全民閱讀國家戰略的實施、職工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培育書香文化、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提供了重大機遇。濟寧三號煤礦敏銳地抓住這一契機,通過挖掘自身文化優勢,將依河傍湖的地域特征、荷葉蓮花的文化內涵相融合,建塑實施以“荷韻濟三”為主題的書香文化,明確了“堅持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礦山”的目標任務,搭建了職工文化“融媒體”網絡學習交流平臺,推行“全時空線上下聯動、融媒體宣傳互動”的活動方式,制定了“一年搭建平臺、兩年素質提升、三年鍛造品牌”的發展目標。通過搭建學習誦讀載體,規范運作程序,完善激勵機制,不斷發展壯大讀書隊伍,用3 年時間打造特色職工文化平臺、思想政治教育平臺。
建立基礎平臺。牢固樹立服務職工群眾的工作導向,堅持把平臺建設作為推進“荷韻濟三”書香文化的基礎,成立濟寧三號煤礦讀書協會,建立濟三職工之家微信公眾號和“荷韻濟三”讀書群,形成“一會一號一群”立體式學習宣傳交流平臺。
完善功能設施。利用中華全國總工會職工書屋豐富的圖書資源,升級改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通過劃分功能區,將其作為推動職工文化建設的陣地,形成集閱讀學習、分享心得、互動交流、宣傳教育等多功能于一體的職工綜合文化場所,并依據這一陣地,定期和不定期開展學習誦讀、讀書分享、主題演講等一系列豐富多彩、雅俗共賞的以誦讀為主題的活動,讓更多的職工參與誦讀、愛上閱讀。目前,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為廣大職工閱讀、學習的首選之地,成為廣大職工分享文化成果、提升文化素質的精神家園。

“荷韻濟三”全民閱讀實踐基地
吸引職工參與。線上設立國學大講堂、紅色講習所、紅色電影院、周末大舞臺、幸運大抽獎“五個板塊”,給廣大職工提供了簡單化、便捷化和多元化的誦讀平臺。通過每日一讀、個人錄制、群內發布的方式,讓“誦讀躍上指尖”,引導激勵職工積極參與誦讀、分享閱讀快樂。目前,“荷韻濟三”設立讀書群兩個,人數達1000 人。
弘揚傳統文化。發揮導學作用,傳承國學文化,通過經典誦讀、自由誦讀、“世界讀書日”、家風故事和讀書筆記征集等形式,在耳濡目染、文化熏陶中傳承文明、獲得新知、汲取力量、貢獻智慧。自成立讀書會以來,完成了《論語》《詩經》《孟子》等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提高了廣大職工群眾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知,堅定了文化自信。
強化政治引領。相繼開展“黨史故事我講述”“我講黨史”微黨課、“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誦讀會、建國72 周年朗誦會等活動,堅定廣大職工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累計錄制《黨史故事我講述》視頻66 個、微黨課視頻48 個,在嚴格的黨性淬煉和生動的誦讀實踐中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
深化形勢任務教育。針對不同形勢,組織讀書會骨干到區隊、班組開展宣講活動,充分運用面對面座談、互動式交流等職工喜歡和熟悉的溝通方式,采取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開展有特色、接地氣的主題宣講,引導廣大職工認清形勢任務、立足崗位作貢獻。全年組織開展巡回宣講120 余場次,覆蓋職工3200 余人次。
拓展職工文體活動。把握重大節日,組織開展賽詩會、紅歌快閃、建黨百年文藝匯演、健步走、拔河比賽等文體活動,不斷滿足職工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圍繞慶祝建黨100 周年組織職工文化體育活動11 場次,覆蓋線上線下職工3 萬余人次,不斷增強“荷韻濟三”書香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廣大職工的歸屬感。

“荷韻濟三”紅色經典朗誦會
通過積極引導職工主動參與,培養廣大職工誦讀的習慣,形成共建“書香礦山”的濃厚氛圍,全面提升礦井文化底蘊和職工素質素養,激發廣大職工的勞動熱情和創造活力,推動礦井和諧健康穩定發展。通過采取網上直播、線上線下“云互動”的交流方式,實現了網上與現場、主會場與分會場的自由視頻交流,大大增強了“荷韻濟三”誦讀活動的影響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職工家屬參加到學習誦讀活動中。大力倡導以文修身的文化氛圍,推行親子共讀、夫妻共讀,培養家庭、親子閱讀興趣和良好習慣,讓職工家庭成員共享閱讀好時光,在書香里親近多彩世界、在閱讀中開闊視野,讓爭創書香家庭成為每名職工的新追求,實現職工家庭成員共讀書、共朗誦、共成長。目前,“荷韻濟三”讀書會微信群已連續誦讀1000 余天,累計誦讀11 萬余人次,營造了職工積極誦讀、家庭成員廣泛參與的良好氛圍。“荷韻濟三”職工文化動態經《山東工人報》等媒體宣傳報道,得到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
通過建立多層次、立體化和互動式的綜合性平臺支撐,為廣大職工和家庭成員提供了多元化的文化閱讀空間,形成了有形陣地和無形陣地相貫通、網上和網下相疊加的職工特色文化品牌,取得濃厚文化氛圍、提升品牌形象、促進和諧發展、激發內生動力的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