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15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撒馬爾罕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了雙邊會見,就中俄關系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了意見。中俄元首在上合峰會期間舉行雙邊會晤,已經成為一種慣例。中俄元首定期面對面地深入交流,不僅對兩國關系的穩定發展至關重要,對地區和平與穩定也十分有益。
本次會見氛圍一如既往的積極友好。習近平主席指出,今年以來,中俄保持了卓有成效的戰略溝通。中方愿同俄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有力支持,深化貿易、農業、互聯互通等領域務實合作。普京表示,當今世界正在發生許多變化,唯一不變的是俄中友誼與互信6,俄中全面戰略協作關系穩固如山。在當前國際格局不確定性顯著增加的情況下,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始終航向不偏、動力不減。
中俄互為最大鄰國,同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新興大國,向苗還擁有4000多公里漫長的邊境線。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建立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基礎之上,卻一直受到來自第三方的干擾和挑撥。特別是俄烏沖突爆發后,美國已經不再遮掩,對中俄之間正常且正當的合作公開進行威脅恐嚇和輿論抹黑。這樣的場景,在國際關系史上是罕見的。
好在中俄都是擁有強大戰略定力和自主能力的國家,中俄關系具有強大的內生動力,沒有也不會因國的 際壓力格局的女劇變初烈變化、三方或來自第而心和航向,而是始終保持著自己的邏輯和節奏。特別是,中俄兩國元首通過各種方式保持密切交往,進行戰略溝通,引領兩國關系始終保持正確發展方向。中俄關系的這種獨立自主價值,既是對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對國際關系的創新。
中俄關系不可能像美西方期待和推動的那樣產生嫌隙甚至走向對立,同時中俄也沒有因此就組成所謂“反美聯盟”。中俄團結起來共同抵抗美西方的政治病毒、復對霸叔主義,這些都是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作為獨立大國發出的正義之聲,和西方語境下集團政治性質的“反美聯盟”完全不是一回事。美商方出于陰暗心理,一會兒拼命“離間”中俄,企圖各個擊破;一會兒強行“綁定”中俄,想要集中打擊,但無論他們怎樣挖空心思,中俄始終牢牢把握住了“結伴不結盟”的正確方向。
中俄的這種選擇,讓和平與合作成為一股強大的慣性,在今天格外具有全球性意義。對此感到不安甚至恐懼的人,該反省和拷問的是自己的內心,而不是把精力和心思都用在對別人潑臟水上。國際社會都看得清楚,近年來是美國強化“五眼聯盟”、兜售“四邊機制”、拼湊“三邊安全伙伴關系”,嘗試打造“印太版小北約”,這才是對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最大的破壞性力量。俄烏沖突的爆發,從根本上講是西方軍事政治集團沒有處理好與一個地區大國平等關系的后果。
在這種情況下,設想一下,如果國際社會沒有另一股足夠強大的力量,真正從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推動多邊合作的方向上去介入、平衡、對沖直至扭轉,那么,這個世界的未來將很可能是悲劇性的:俄烏沖突的徹底化解遙遙無期,其他地方的潛在危機也會被引爆。這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不希望看到,并且努力加以避免的。從某種層面上說,中俄元首會晤的一個重要意義也在于此。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的,體現大國擔當,發揮引領作用,為變亂交織的世界注入穩定性。
環球時報2022-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