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敏,成 燦,林 波*
(1.皖西衛生職業學院護理系,安徽六安 237000;2.皖西衛生職業學院附屬醫院消化內科,安徽六安 237000)
學業拖延行為是指個體在學習過程中,即使已經預見到因拖延行為會引發不良學業后果但仍處于自身應對無效的狀態,是一種有可能延伸到生活及其他領域的逃避行為〔1-2〕。國內外均有研究顯示,學業拖延行為多與個體自控因素緊密聯系,并在學生群體中廣泛存在〔3-4〕。學業拖延行為也是引發其產生負性情緒的來源之一,不利于個體的成長發展〔5〕。在學生群體中,尤其是大學生,身處相對自由的生活環境,受多重內外因素的誘惑和影響,易出現自控能力不足的情況〔6〕,同時大學生面臨就業資源緊張、人才競爭激烈、交際關系復雜等因素影響,睡眠狀況可能會出現異常改變,已有研究證實睡眠是健康促進行為,有利于個體自我控制能力的提升〔7〕。本研究通過對自我控制在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學業拖延行為與睡眠質量之間的中介效應進行探索,為提升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身心健康提供理論依據,并為高校針對大學生學業拖延行為和睡眠質量問題干預策略的制定提供參考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分層抽樣法抽取皖西衛生職業學院護理專業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期間在校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調查,納入標準:①護理專業在校學生;②自愿參加本次調查,能夠如實填寫問卷信息者。排除標準:①有顯著心理障礙、正在接受藥物治療者;②不愿參加本研究者。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資料調查量表 該量表為自行設計量表,內容包括年齡、性別、年級、家庭所在地、家庭經濟條件、是否有補考史、每天使用電子產品時長、選擇護理專業原因。
1.2.2 學業拖延行為評定量表 該量表由韓貴寧〔8〕根據Solomon等〔9〕編制的原始量表進行譯制、校驗而成,包括5個維度37項條目,每項條目均按照李克特5級評分法由“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依次賦分1~5分,總得分范圍為37~185分,得分越高表示學生的學業拖延行為越嚴重,本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85。
1.2.3 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 該量表的原始量表由Buysse等〔10〕編制,劉賢臣等〔11〕在其基礎上進行調整、驗證而成,包括7個維度21項條目,每項條目得分范圍均為0~3分,總得分范圍為0~21分,本量表為逆向計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本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42。
1.2.4 自我控制評定量表 該量表的原始量表由Tangney等〔12〕編制,譚樹華等〔13〕在其基礎上進行修訂而成,包括5個維度19項條目,每項條目均按照李克特5級評分法由“完全不認可”到“完全認可”依次賦分1~5分,總得分范圍為19~95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控制能力越強,本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60。
1.2.5 資料收集方法 在征得學校同意的情況下,由專人負責問卷發放,學生采取不記名方式自愿填寫問卷,填寫完成后當場回收,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76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5.20%。
1.3 統計分析 應用SPSS 25.0軟件對問卷結果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學生學業拖延行為、睡眠質量和自我控制水平得分之間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使用溫忠麟等〔14〕提出的中介檢驗程序進行自我控制在學業拖延行為與睡眠質量之間的中介效應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476名納入研究的高職護理專業學生中,男生89人(占18.70%),女生387人(占81.30%);年齡<18歲112人(占23.53%),18~22歲309人(占64.92%),>22歲55人(占11.55%);一年級264人(占55.46%),二年級212人(占44.54%);家庭所在地:城鎮169人(占35.50%),農村307人(占64.50%);家庭經濟條件:較差82人(占17.23%),一般295人(占61.97%),較好99人(占20.80%);是否有補考史:有79人(占16.60%),無397人(占83.40%);每天使用電子產品時長:<3 h 36人(占7.56%),3~6 h 308人(占64.71%),>6 h 132人(占27.73%);選擇護理專業原因:自身興趣115人(占24.16%),他人推薦108人(占22.69%),容易就業192人(占40.34%),其他61人(占12.81%)。
2.2 學業拖延行為、睡眠質量和自我控制得分情況本研究結果顯示,476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學業拖延行為總得分為(141.53±19.68)分,得分率最高和最低的維度分別是自主學習和改變意愿;睡眠質量總得分為(13.59±3.41)分,得分率最高和最低的維度分別是睡眠時間和催眠藥物;自我控制總得分為(61.29±10.71)分,得分率最高和最低的維度分別是沖動控制和抵制誘惑。見表1。

表1 學業拖延行為、睡眠質量和自我控制得分情況

續表1
2.3 學業拖延行為、睡眠質量和自我控制得分的相關性分析 經相關性分析,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學業拖延行為與睡眠質量得分之間呈正相關(r=0.537),自我控制得分與學業拖延行為、睡眠質量得分之間呈負相關(r學業拖延行為=-0.319,r睡眠質量=-0.495)。
2.4 自我控制在學業拖延行為與睡眠質量之間的中介效應分析 運用SPSS中介檢驗程序對自我控制在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學業拖延行為與睡眠質量之間的中介效應分析:①設定因素效應參數:自我控制(M)、學業拖延行為(X)和睡眠質量(Y);②根據因變量和自變量設定分別進行回歸模型1(Y=cX+e1)、回歸模型2(M=aX+e2)和回歸模型3(Y=c'X+bM+e3)的線性回歸分析;③對比各回歸模型效應系數,根據公式計算中介效應值。經過分析,回歸模型1的總效應系數c=0.492;第二層模型學業拖延行為(X)對自我控制(M)的總效應系數a=0.511;第三層模型自我控制(M)和學業拖延行為(X)對睡眠質量(Y)的總效應系數c'=0.607。因三層分析均具有統計學意義,因此,可計算自我控制在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學業拖延行為和睡眠質量的中介效應值為:ac/c'×100%=41.42%。見表2。

表2 自我控制在學業拖延行為與睡眠質量之間的中介效應分析
3.1 學業拖延行為、睡眠質量和自我控制得分情況分析 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學業拖延行為總得分為(141.53±19.68)分,較既往研究〔15-16〕偏高,得分率最高和最低的維度分別是自主學習和改變意愿,表明參與研究的學生具有中度以上的學業拖延行為問題。研究表明學業拖延行為是消極的心理認知〔17〕,因自身原因無法完成既定計劃,具體表現為情感和行為上的焦躁和逃避,不利于個體人格發展,也有研究證實拖延行為與教師最后期限的妥協程度具有相關性〔18〕。對于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而言,相對處于較為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中,和大學之前的學習狀態不同,可支配時間較多,且無頻繁的考試安排和教師的嚴厲監督,加上手機、電腦、平板等電子設備的廣泛應用,進而影響到自身的學習安排,在學業拖延行為中自主學習維度得分率較高。
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睡眠質量總得分為(13.59±3.41)分,處于中度水平,得分率最高和最低的維度分別是睡眠時間和催眠藥物,分析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①當前大學生普遍存在電子產品使用過度的問題,加上電子設備的光源刺激等均會對個體的睡眠過程產生不利影響〔19-20〕;②大學生宿舍多為聚集性居住,不同的學生作息時間略有差異,均會使其入睡時間拖延〔21〕,增加睡眠障礙風險。有研究將超過其承受能力的生活壓力事件作為一種應激源〔22〕,睡眠障礙的出現進一步影響睡眠質量,導致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睡眠時間不足的問題較為突出,因此,睡眠時間維度得分率較高。
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自我控制總得分為(61.29±10.71)分,得分率最高和最低的維度分別是沖動控制和抵制誘惑。自我控制指的是個體能夠克制自身不當欲望而努力完成計劃的自我調整能力〔23〕,有學者〔24〕將自我控制分為外在型自我控制和內在型自我控制兩類,對于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而言,其外在型自我控制受生活環境影響較大,有研究表明“伙伴效應”是引起大學生有利自我控制能力的應激源之一〔25〕,在外界環境有利渲染情況下,個體能夠具有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同時也是引起其社交焦慮的重要因素,因此,對于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而言,具有較高沖動控制水平的學生自我控制能力更強。
3.2 學業拖延行為、睡眠質量和自我控制的相關性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學業拖延行為與睡眠質量得分之間呈正相關,因為睡眠質量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說明學業拖延行為會影響到睡眠質量的提升,另外,低質量睡眠也會對其自身情緒產生干擾,長此以往,影響學業的正常進行,因此,學業拖延行為與睡眠質量之間形成不良循環,不利于個體健康發展。相關性研究結果還顯示,自我控制得分與學業拖延行為、睡眠質量得分之間呈負相關,說明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是有助于降低其學業拖延行為和提升睡眠質量的有利因素,可以從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制定干預措施,從而間接改善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學業拖延行為和睡眠狀態。
3.3 自我控制在學業拖延行為與睡眠質量之間的中介效應分析 通過應用中介檢驗程序對自我控制在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學業拖延行為和睡眠質量的中介效應分析顯示,自我控制在學業拖延行為和睡眠質量中占據41.42%的中介效應值,說明自我控制能力顯著地通過學業拖延行為影響著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睡眠質量。從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自身層面來看,增強個人自覺性和能動性以減少學業拖延不僅有利于其有效應對學業壓力〔26〕,而且有助于提升睡眠質量,通過對學業拖延行為進行積極調整,使得自身能夠留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專業課或參加課外活動,心理壓力減輕更有助于睡眠質量的提高,從而達到個體生活質量的優質化。從社會層面來看,高職護理專業學生是臨床一線人員的儲備力量,學業拖延行為若是延伸至工作領域,會對護理質量和患者安全造成潛在威脅,自我控制作為減輕學業拖延行為和睡眠障礙的有利因素,建議高校管理者重視學生的教學和生活管理,加強學習過程考核,并通過開展講座等方式指導學生應用學習計劃策略以及高效時間管理方法,提高自控能力,降低學業拖延行為,提升睡眠品質,有利于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健康發展。
自我控制體現的是個體自身的積極調適過程,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對于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身心良性發展具有積極意義,本研究結果提示護理教育者,校園教育不僅是學生專業學習的培養期,更是對其潛在職業素養和人格特質培養的塑形期,建議院校管理者應積極采取合理措施培養學生自我控制能力,達成高效、自律的行為模式,促進護理人才的優質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