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偉,李佳蔚
(中鐵十四局集團電氣化工程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14)
截至2020年10月28日,全國有41座城市開通地鐵,而上海更是首當其沖,以705 km的成績領先全球。隨著軌道交通建設熱潮的到來,施工現場安全事故頻發,我國各項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與安全檢查力度的加大,每年傷亡事故人數也逐年降低[1-2]。
事故造成的代價往往是巨大的,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制定了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現場的不安全行為。而安全評價作為安全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各部門對現場的安全進行宏觀控制,可有效地預防事故的發生,減少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安全評價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叫作風險評價,其目的在于辨識出存在的危險,從而找到應對危險的對策及措施。通過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對既定的施工現場加以研究,剖析其存在的危險源,并針對剖析出來的危險源制定切實有效的安全卡控措施,評價出來的風險源往往是一直變化的,這就要求安全評價人員具有較強的專業素質。
安全評價是通過系統性地分析和辯證,從而找出造成危險的根源所在,客觀地分析造成危險的嚴重程度,可以根據嚴重程度的不同將危險源進行等級劃分,針對不同危險等級的危險源制定相應的卡控措施,但是安全評價并不能替代日常行為監督,只能是日常行為監督的一種輔助性工具,以有利于人們在日常行為監督中更有主次。
軌道交通工程施工本身就是一項極為復雜的系統工程,系統中存在著大量的交叉施工,這也大大增加了現場的不安全因素,如果不重視這些安全隱患就極易造成安全事故,提前做好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結合木桶原理,往往需要“人—機—料—法—環”齊同協調發展,所以不能在任一方面表現出短板,短板的出現就是事故發生的苗頭,這就需要在現場施工中全面卡控各項管理制度[3]。
與傳統施工相比,軌道交通工程具有其獨特的特點:作業人員素質低;多工種混合交叉施工,相互配合不易協調;大小型機具較多,容易發生碰撞、物體打擊等事故;作業環境特殊;現場各專業材料多、型號復雜。
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網站和國家統計局網站的統計分析:按事故類型分別進行頻率統計,根據圖1與圖2可以明顯看出,地鐵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不同于我國的普遍規律,具有其行業特殊性。

圖1 地鐵施工事故統計

圖2 我國事故統計
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不外乎人、機、料、法、環這五個方面,但是這五個方面都離不開項目的組織管理能力,因此組織管理是地鐵項目安全生產系統中的底板。
通過各種例子可以看出,安全事故的發生具有偶然性也具有其發生的必然性,事故的發生絕不僅僅是單一方面的原因,通過翻閱各個事故的案例進行分析可以得出,需要明確其主要原因跟次要原因,因此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
危險源就是施工中可能對人員、環境、機械等造成損害的根源或狀態,是導致現場發生安全事故的最重要的原因。
對軌道交通工程施工危險源進行分類,主要有三種分類方式[4-5]。
(1)根據軌道交通工程危險源在事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進行分類。
第一類危險源指可能意外釋放的能量或危險物質,是事故發生的前提。
第二類危險源指導致能量或危險物質約束或限制措施破壞或失效的各種因素,是第一類危險源導致事故的必要條件。
(2)按照導致事故和職業危害的直接原因進行分類。根據《生產過程危險和危害因素分類代碼》(GB/T13816—2009)的規定,將施工危險源分為4大類,14中類,52小類,如表1所示。

表1 危險源分類表
(3)根據事故原因及傷害方式進行分類。參照《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將事故類型劃分為二十項,根據軌道交通工程的特殊性,將軌道交通工程施工危險因素分為9類:坍塌、火災、觸電、中毒和窒息、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高處墜落。
安全本身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否安全的劃分往往受人員經驗影響較多。因此該次軌道交通工程安全評價的方法選擇模糊綜合評價法。設評語集m={m1,m2,…,mn}是有限集,評判因素集為n={n1,n2,…,nn},單因素n1的評判結果是m上的Fuzzy集,對確定的n1,可用(ri1,ri2,···,rij)表示,其中rij表示對于第i個因素ni獲得第j個評語的隸屬度。當每個因素都被評定之后,就可獲得矩陣R=(rij)m×n,稱評判矩陣,它是m到n的Fuzzy關系。由于各因素對整個系統的影響不相等,所以,需要對各因素加權。用n上的F集W=(w1,w2,…,wm)表示各因素的權系數分配(用層次分析法獲得),它與評判矩陣R的合成,就是對各因素的綜合評判。Y=WoR=(y1,y2,…,yn),其中:

評語集m設定為5個級別:安全、較安全、一般安全、危險、很危險,其中,一般安全(含)以上設為安全級別。評判因素集為指標集。
上海軌道交通14號線作為最后一條貫穿市區的地鐵線,全線均為地下車站,是聯系上海西北部和上海中心城區的便捷通道,貫穿5區可與13線換乘,因此也被稱為上海地鐵的“換乘王”。
影響上海14號線的安全的因素有人員責任心情況、現場機械設備情況、作業環境情況、領導重視情況、應急救援情況、各項管控制度建立及落實情況。
n={人員責任心情況、現場機械設備情況、作業環境情況、領導重視情況、應急救援情況、各項管控制度建立及落實情況}
將評價因素的權重進行確定,構造判斷矩陣:

?
將矩陣A按列歸一化:

將每一列經正規化后的判斷矩陣按行相加:

將得到的和向量正規化,即得權重向量:

計算矩陣最大特征根λ:λmax=6.132 4

表明判斷矩陣的結果可以接受,所以求的權重值可以使用。

?

由評價結果可知,上海14號線軌道交通工程安全狀況隸屬于“安全,較安全,一般安全,危險,很危險”的隸屬度為“0.62,0.36,0.02,0,0”,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上海14號線軌道交通工程的綜合安全狀況隸屬于安全。
軌道交通工程安全評價在軌道施工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有效解決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危險隱患。該文闡述了軌道交通工程近幾年狀況及大趨勢,以風險動態模擬的角度去思考了如何對風險進行動態管控,較為系統地梳理了軌道交通施工中主要的安全問題。鑒于軌道交通施工中安全的動態特性,該文引進了模糊數學理論,以先進的理念作為支撐手段,使分析得出的結果更加具有說服力,避免了各種誤差的累計與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