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麗君 郝海蓉 任順平 劉竺華 皇菊蓮 李 娜 劉 媛 張晶慧 杜寶慧 楊成龍
隨著人們的生活節奏改變、精神壓力增大、飲食習慣改變,功能性便秘的發病率逐年增長。近年來中藥代茶飲對傳統中藥湯藥進行了新的開發和應用,開水沖泡即可飲用,并且配方精煉、服用便利、藥效充分、口感清新,受到大眾的喜愛[1]。本研究將旨在探討決明子蕎麥茶對功能性便秘的臨床治療效果,收集相關患者80例,分別設置治療組和對照組進行療效對比觀察,以下將對結果進行闡述。
1.1 一般資料選擇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2020年7月—2021年4月脾胃病科門診接診的8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為研究對象,運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收集到的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40例: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20~50歲,平均年齡(33±6.59)歲。對照組40例: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齡20~50歲,平均年齡(34±5.78)歲。2組患者從一般情況,即年齡和性別來進行比較,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此研究在試驗之前已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且對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診斷標準參照現行最新的羅馬Ⅳ標準[2,3],首先需要排除腸道以及全身的器質性因素、藥物以及由其他原因所導致的便秘并且同時符合以下幾個標準:必須符合以下2項或2項以上:①排便至少有25%的感到費力;②排便性狀至少有25%的為塊狀便或硬便;③排便時至少有25%的有不盡感;④肛門直腸至少有25%的有梗阻或阻塞感;⑤排便時至少有25%的需要用手法輔助排便;⑥自發排便次數每周少于3次。不使用瀉藥的情況下很少出現稀便。不符合腸易激綜合征的診斷標準。診斷此病之前上述癥狀至少出現6個月,并且在近3個月內癥狀符合以上診斷標準。
1.3 納入標準①符合最新的羅馬IV功能性便秘診斷標準;②臨床表現難以用器質性、代謝性、全身性病變解釋;③患者年齡20~50歲;④患者知情同意,愿意接受相關檢査,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⑤入組前3個月未使用抗菌藥物。
1.4 排除標準①有嚴重的并發癥不能被納入者,如巨結腸、腸麻痹、腸梗阻、腸穿孔者;②伴有嚴重的神經功能缺損、精神疾病的患者,如失認、失語患者,懷疑或確有藥物、酒精濫用史者;③合并嚴重系統疾病者,如心、腎、肺、肝、血液系統等;④有腹部手術史者或有其他會引起便秘的外傷手術史者。
1.5 治療方法治療組:決明子蕎麥茶(決明子4 g,蕎麥4 g,紅茶4 g)(產品執行標準:GBT31740.1—2015茶制品第1部分:固態速溶茶),每日1包,沸水沖泡后代茶飲,連服8周為一個療程。同時每日攝入膳食纖維25~35 g,每日飲水1.5~2.0 L,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適當運動鍛煉,8周為一個療程。對照組:每日攝入膳食纖維25~35 g,每日飲水1.5~2.0 L,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適當運動鍛煉,8周為一個療程。
1.6 制作工藝決明子、蕎麥、紅茶用量按1∶1∶1比例稱量,總量為12 g,進行水提、減壓濃縮、浸膏,加入輔料后制粒、干燥,最后進行包裝、檢測,從而形成成品。
1.7 評定標準功能性便秘的證候療效評定標準:①臨床痊愈:指的是主要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療效指數≥95%;②顯效:主要癥狀、體征有明顯改善,70%≤療效指數<95%;③有效:主要癥狀、體征有明顯的好轉,30%≤療效指數<70%;④無效:主要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療效指數<30%。療效指數的計算公式為:療效指數=(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主要癥狀、單項癥狀的評分標準[4]:①糞便性狀:參考Bristol糞便分型標準,Ⅰ型,堅果狀硬球;Ⅱ型,硬結狀臘腸樣;Ⅲ型,臘腸樣,表面有裂縫;Ⅳ型,表面光滑,柔軟臘腸樣;Ⅴ型,軟團狀;Ⅵ型,糊狀便;Ⅶ型,水樣便。對Ⅳ~Ⅶ型、Ⅲ型、Ⅱ型、Ⅰ型分別計為0分、1分、2分、3分。②排便頻率(d/次):1~2、3、4~5、>5,分別計為0分、1分、2分、3分。③排便時間(min/次):<10、10~15、15~25、>25,分別計為0分、1分、2分、3分。④排便困難、過度用力評分標準:無、偶爾、時有、經常,分別計為0、1、2、3分。⑤腹脹評分標準:無、偶爾、時有、經常,分別計為0、1、2、3分。生存質量評價: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價表中目前應用較廣的是特異性測定量表PAC-QOL[5,6]。Valerie等[5]已經將PAC-QOL開發為中文版,量表共有28個條目,涉及到多個方面的內容,如患者生理、滿意度、社會心理、擔憂等。最后采用5點Likert法對答案進行選擇:①關于程度:依次列為沒有、有一點、一般、比較嚴重、非常嚴重;②關于頻率:依次列為沒有、偶爾、有時、經常、一直是。5點Likert法中所對應的各個條目所對應的分數依次為0、1、2、3、4分。

2.1 臨床療效治療后治療組臨床總有效率為87.5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2.50%,經χ2檢驗得出:χ2=6.763,P=0.034,2組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癥狀評分2組治療后糞便性狀、排便頻率、排便時間、排便困難、過度用力、腹脹積分均下降,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便秘主要癥狀評分比較 (分,
便秘是臨床常見病,其既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又是多種急慢性疾病發展過程中常見的一個癥狀,據流行病學調查及文獻顯示,便秘在中國發病率為4%~6%[7],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屬于功能性腸病的一種,其臨床癥狀多表現為大便的頻率或次數減少、大便干結難解、排出費力、排便不盡感等,無器質性病變及生化指標異常,病程最少半年及以上[8]。根據中國一項多地區大樣本的調查顯示,功能性便秘患病率為6%[9],但根據抽樣方法、診斷標準以及地域氣候等不同,統計的結果與實際情況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很多患者的便秘癥狀表現很輕微,所以不會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但是長此以往,便秘會導致很多其他疾病,例如痔瘡、肛裂等肛腸疾病,有時候還會誘發心腦血管等意外事件的發生,引起不良后果,嚴重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以及生存質量。
目前現代醫學對功能性便秘發病原因尚不明確,大部分醫家認為是由于腸道菌群失調、飲食結構改變、瀉藥濫用、環境和精神心理因素等所致。不良排便習慣、內分泌紊亂、攝入纖維素不足、缺乏運動、精神心理疾病、應激、合并用藥、創傷等均可導致功能性便秘的發生[8]。此病治療往往比較棘手,容易反復,其治療的目的是減輕臨床癥狀,使結腸動力恢復,進而可正常排便,主要治療原則是個體化綜合治療,如調節生活方式、建立正常排便習慣、增加運動、避免藥物濫用等均有助于癥狀改善。西醫目前治療此病尚無良法及良藥。多采用每日保證攝入足夠的水及膳食纖維、養成定時規律排便的好習慣、骶神經刺激、精神心理療法、口服瀉藥治療、微生態制劑、糞菌移植、生物反饋治療、手術治療等手段[10]。來治療此病但是諸如刺激性瀉藥、容積性瀉藥、滲透性瀉藥等對腸道刺激大,甚至有肝腎毒性,且排便時往往伴隨劇烈腹痛,許多便秘患者使用后常遺留心理恐懼,或者產生依賴,或者引發一些藥物不良反應。但是中醫對此病有著獨到的見解。
中醫將功能性便秘歸于“便秘”范疇,在古代文獻中常常稱為“大便難”“秘結”“脾約”“秘澀”等。一般病程較長,反復發作。其病位主要在大腸,也與五臟相關,正如《素問·五臟別論》中提到:“魄門亦為五臟使”。其病因病機復雜,《黃帝內經》認為病因病機為脾胃受寒、腸中有熱等,東漢醫圣張仲景總結出寒、熱、虛、實不同的發病機制,為便秘的臨床治療奠定了基礎。也有醫家將功能性便秘的病因總結為寒濕外邪侵襲胃腸、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勞欲久病;認為其病機為大腸傳導失常,腑氣傳導不利,臨床上以本虛標實多見,涉及表里、寒熱、陰陽、虛實。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在2017年出版的《便秘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11]中將功能性便秘分為實證和虛證,實證包括熱積秘、寒積秘和氣滯秘,虛證分為氣虛秘、血虛秘、陰虛秘和陽虛秘,并針對各個證型分別使用麻子仁丸、溫脾湯、六磨湯、黃芪湯、潤腸丸、增液湯、濟川煎來進行治療。本次研究中使用的決明子蕎麥茶由決明子、蕎麥、紅茶組成。
決明子始載于《本草綱目》,其味苦、咸,性微寒,歸大腸經,既有潤腸通便之功,又有清肝明目之效,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視物模糊、腸燥便秘[12]。其中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視物模糊體現了決明子升清的特點,治療腸燥便秘體現了其降濁的特點,其排出糞便是通過腸道的濡潤作用實現的。有研究表明[13],長期便秘會使腸道內堆積的毒素被吸收,最終使人體衰老,也可以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痔瘡、結腸癌等疾病的發生,決明子的導瀉作用不但不會引起腹痛等不適的癥狀,還可以在排便順暢的同時不至于稀薄,慢性便秘患者可以長期服用。正如《名醫別錄》所說:“(決明子)味苦、甘,微寒,無毒”。古人對其毒性也無詳細記載,因此能夠小劑量長期服用[14]。現代藥理研究:①決明子含有多種瀉下化學物質,包括蒽醌、多糖及纖維素類,在腸道內可以通過細菌酶的還原作用形成蒽酮,尤其是結合型蒽醌,在刺激腸黏膜的同時還能抑制鈉離子的轉運,增加腸道內的水分,使大便能夠通暢排出[15]。有研究表明決明子的致瀉強度與結合型蒽醌的含量多少有相關性[16]。②決明子可以降血壓、降血脂、保肝明目,也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抗衰老[17]。決明子中含有可以促進腸壁減少對膽固醇吸收的大黃酚二蒽酮苷等物質,促進小腸的推進作用,從而達到緩解便秘的作用[18]。此外,吳宿慧等[19]在研究不同炮制的決明子功效時發現,生決明子的通便作用比炒決明子力強,并推測可能是因為決明子中的油脂類活性成分經過加熱炮制后減少所導致。決明子價格低,易獲得,不良反應小,易被患者及家屬接受,同時發生蓄積作用的概率低于其他緩瀉劑[20]。
《本草綱目》中有對蕎麥進行描述:“苦蕎味苦,性平寒,能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能磨積滯,消熱腫風痛,除萬濁[21]”。現代研究表明,苦蕎富含蛋白質、蘆丁、多糖、膳食纖維、脂類、多酚和微量元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并具有其他禾谷類糧食所缺乏的黃酮類活性物質,因而具有較為可觀的保健食品開發前景。有研究證實[22],相較于其他谷類蛋白而言,苦蕎蛋白消化率較低,可作為腸道菌群的發酵底物,發揮調節腸道菌群的保健功能。研究發現,苦蕎蛋白可增加腸道中短鏈脂肪酸數量,使腸道pH值降低,從而抑制腸桿菌、腸球菌等有害菌生長和侵害[23]。蕎麥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其不可溶性膳食纖維難以被腸道微生物分解利用,可以在腸道中保持其完整性,直接增加糞便質量,使排便量增大;另外,不可溶性膳食纖維顆粒可以機械性刺激腸壁,通過局部反射促使大腸黏膜的上皮細胞和大腸腺中的杯狀細胞分泌黏液中的黏液蛋白,黏液能保護黏膜、提高糞便含水量并潤滑糞便,從而間接地增大糞便體積、改善糞便質量和質地,使糞便易于下行[24]。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蕎麥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還可以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抗腫瘤,不僅是一種重要的雜糧還兼有藥用價值[25,26]。
紅茶含有十分豐富的營養成分,還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可以促進人體對礦質元素的吸收,從而增強骨質密度,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帕金森癥的發生,改善神經性紊亂等疾病[27],還能夠抗氧化,降血糖、血脂和血壓,抗炎、抗病毒。紅茶是一種全發酵茶,茶多酚和兒茶素氧化聚合產物是其主要功能成分[28]。蔣慧穎等[29]研究表明兒茶素氧化聚合產物可以調節大鼠的腸道菌群。紅茶因其獨特的風味與口感受到了大眾的喜愛,添加到藥茶中可以起到矯味的作用。
綜上所述,決明子與蕎麥相配能夠增強通便的作用,但二者性寒,長期服用易損傷脾胃,佐以性溫的紅茶可以使決明子蕎麥茶適用于各種類型的功能性便秘患者。本次研究中治療組用決明子蕎麥茶后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這與主要癥狀評分的結果一致,說明決明子蕎麥茶能有效緩解患者多種癥狀,提高臨床療效。
功能性便秘是臨床常見病,雖然病情不重、病死率低,但是對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了極大困擾。中醫藥對其治療強調辨證論治,從整體上調理氣血陰陽、恢復大腸傳導功能,不僅能夠改善便秘,還能夠改善體質狀況,決明子蕎麥茶在運用中醫理論的基礎上改良了中藥湯劑口感差、煎煮復雜等缺點,更容易被大眾接受。